当我再听起红线女演唱的《荔枝颂》,便有回味余甘之感。近日有人问我,《荔枝颂》是否《荔枝换绛桃》的主题曲? 说明有些人对此曲还不大了解,借此浅谈一下这首名曲。
此曲是红线女以著名的青年戏剧表演艺朮家身份,参加一九五七年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唱而获金质奖章的。而这首名曲是粤剧著名编剧家陈冠卿专为红线女出国表演而精心编撰的。这首《荔枝颂》,曾在广东剧协主办的《舞台与观众》刊物上发表。作者音律黯熟,撰曲技艺精湛。在《荔枝颂》一曲中,一开曲便以简练的笔墨,惟妙惟肖地描绘了荔枝的外形美与内在美,接着仅用一句“甚么呀?可是弄把戏……”意思是说,不是弄把戏,用今天的话来说,不是卖广告,多么俏皮的用语,多浓郁的曲趣。紧接着,笔锋一转,引出杜牧和苏东坡咏荔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日啖荔枝三百余”。名人美果,相得益彰,顿使“果王”身价百倍。随后,又用极其抒情的笔触,绘画出一幅青年男女动人的采果图。“乡村姑娘带着一班小伙子,成群结队摘果去”,其中一个“带”字,意趣盎然,无论读者或听众,(听)到这里,都会对这人美果香的胜景,而心往神驰。
令我印象难忘的是,艺术家和编剧家那种不断精益求精的精神。“十年浩劫”后,“女姐”重新录制这首《荔枝颂》,卿叔把这首曲词再度修改,使整首曲更高雅和贴切,其中一段是介绍荔枝的品种,曲词是[好佳果,品种各异爽口桂味,肥浓糯米糍,荔枝早熟,早上市,三月红,有名气。增城挂绿美名驰。黑叶荔枝甜又脆]。这段曲词改得十分好,它高度概括了荔枝的不同品种、味道和特色,使人听了真的想去品尝一下各种荔枝的风味。无怪乎每年七、八月荔枝节时,不少人纷纷走到荔枝产地亲自品尝,有些人甚至爬上树上吃它个够。
同时,作者在这首曲中,巧妙地抓住红线女腔调尖脆高昂的特点,使用[四不正]小曲和[七字清中板],作全曲的主旋律,使整首曲调跳跃活泼,韵味醉人,多姿多采。[四不正]曲牌一般是用作穿插舞蹈过门及丑角人物出场较多,很少用作主旋律。但陈冠卿突破常规,把小曲与梆黄紧密地糅合在一起,形成有机的联系,使人听起来既是小曲,也有梆黄韵味,诚属一种创新。
我告诫学生:“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所以,这首曲要着重于学习女姐的神韵,在唱到《荔枝颂》的最后第二句[荔枝花开香万里荔枝],这里是拉一个长腔的。在处理唱腔技巧上,可吸收[花腔]女高音的唱法,用[花腔]拉那个长腔,既有洋为中用,也乎合这首曲是描写今天乡村姑娘那种现代女性的气质。最后一句[卖荔枝!]用[衣]音拉长到最终来一个滑翔音休止。给人留下一种袅袅余音的感觉,就好像看见乡村姑娘在珠江三角洲一带高叫卖荔枝。
下面兹录《荔枝颂》曲词,以供欣赏。
卖荔枝!
身外是张花红被,轻纱薄锦玉团儿,入口甘美,齿颊留香世上稀,什么呀,可是弄把戏?请尝个新,我告诉你,这是岭南佳果靓荔枝,果中之王人皆合意。说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早替荔枝写颂词,东坡被贬岭南地,日啖荔枝三百余,好佳果,品种各异,爽口桂味,肥浓糯米糍,荔枝早熟,早上市,三月红有名气,增城挂绿美名驰,黑叶荔枝甜又脆,乡村姑娘,带着一班小伙子,成群结队摘果去,珠江两岸歌声起,万艇千帆载荔枝。说荔枝,一果一木来非易,多少园丁挥汗雨,换来万紫与千红,枝垂锦弹含春意,隔山隔水心连心,献给四海五洲兄弟万般情意,情如荔蜜甜,心比荔枝果核更细致,荔枝花开香万里荔枝,听我来为荔枝唱颂词,卖荔枝!
红线女参加世青,演唱荔枝颂获金质奖章归带誉来。
左起:林小群,郑绮文,郎筠玉,红线女,谭玉真,卫少芳,李艳霜,练玲珠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