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13日晚,广州粤剧院下辖的广州红豆粤剧团的大型现代粤剧《刑场上的婚礼》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一连演出了两晚。演出反响热烈,逾千名北京市民观看了演出,并为表演送上了热烈的掌声与喝彩声。本次演出受北京市剧院运营服务平台邀请,此行亦是广州粤剧院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粤剧艺术中国行”北京站的演出。
《刑场上的婚礼》创排于2007年,是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暨广州起义80周年,由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大师红线女任艺术指导,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出品,曾获得了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特别奖”等多个奖项。今年恰逢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暨广州起义90周年,该剧亦走过第一个10年。
该剧演出阵容庞大,由红线女老师亲身创办的广州红豆粤剧团逾百名演职员共同打造,粤剧艺术名家、梅花奖“二度梅”得主欧凯明与梅花奖得主崔玉梅领衔主演,该剧亦是二人分别摘得“二度梅”及梅花奖的获奖剧目。
《刑场上的婚礼》改编自真实故事,讲述1927年,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周文雍、陈铁军假扮夫妻进行革命活动。广州起义失败后被捕,两人宁死不屈,以刑场为婚姻殿堂献身革命的历史故事。该剧以独特的视角再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风云,着重描写了周文雍、陈铁军的爱情故事,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的角度,突出艺术性、观赏性。虽然同一题材的电影、舞剧等都登上过舞台,但这个版本是以写人、写情为主的,全剧没有空洞的口号,没有枪林弹雨的战斗场面,没有脸谱化的正反面人物,没有豪华的包装,而是通过浓墨重彩描写人的情感世界的变化,折射出人文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亮点。




该剧历演不衰,于2007年8月1日首演,先后在广州、北京、上海、广西、杭州、成都等地演出,至今已经演出逾500场。本次借北京市剧院运营服务平台及国家艺术基金这两大项目的东风,第四度在京展演,与北京观众进行更进一步的艺术交流。
《刑场上的婚礼》一连两晚的演出受到了北京市民的热情喜爱。12日晚演出结束后,该剧经过观众口口相传,第二晚的演出吸引了更多观众捧场,全场爆满,还有外国友人慕名而来,全程观演饶有兴致、十分投入。
不少北京观众表示,第一次现场看粤剧,虽然不太听得懂词,可是依然觉得粤剧音乐曲牌丰富、唱段动听,演员表演充满张力,全剧极富感染力,为革命烈士的英勇大义感到动容,情不自禁地留下感动的泪水。“《刑场上的婚礼》——红色题材融入现代元素,演绎出丰满的人物形象。现场反响比我预期的要热烈得多。没想到自己会看哭,中途偷偷摸摸拿出纸巾擦眼泪,怕人发现,后来才意识到我不是唯一一个被打动的。”青年观众小鹤说道。谢幕时,全场观众齐齐起立,掌声雷动,为主演鲜上鲜花以示敬意。




值得一提的是,《刑场上的婚礼》本次在京展演,受到了北京多所高校及多个社区的党组织的关注,纷纷将观看该剧纳入为党员教育学习活动,党员们积极参与,热情观演,通过观看表演重温党史,深受剧中人物的革命精神感染。
“粤剧艺术中国行”为广州粤剧院今年的重点项目。广州粤剧院风雨兼程,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在广东、北京、南京、上海、杭州、金华、南宁、海口、梧州、北海等多地巡演逾80场,分别为各地观众送上了《刑场上的婚礼》《搜书院》《睿王与庄妃》《一把存忠剑》等多出经典剧目。该项目在国家艺术基金扶持下将粤剧艺术“推出去”、吸引观众“走进来”,突破粤剧作为地方戏曲的地域局限,让国内更多观众领略到粤剧艺术及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粤剧剧目及人才传承的景象,展示粤剧在现今社会发展中的创新成果。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