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粤剧被列入香港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内,意味这文化须要加强保护,而小孩子就是最重要的新血。将参演《灶王爷爷》的小演员昨天做最后綵排,虽然他们未有化妆,但穿上戏服、手持道具时的态度还是相当认真,在「查笃撑」之声中顺利完成綵排,完成后他们还兴奋得跳下来,保持了小孩子的天真和可爱。

为未来发展注入新动力

「查笃撑儿童粤剧协会」总监马曼霞称,类似的交流活动始于2012年,佛山非物质遗产专家梁国澄邀请她出席专题研讨会,并安排剧团演出,以期吸引当地年轻一代重拾对粤剧的兴趣。今年剧团更获安排于佛山祖庙及粤剧博物馆两处作重点演出,显示当地对演出的重视。

马曼霞认为,粤剧戏服多彩,而且有多样性的道具,对儿童的吸引力甚大,但至今未能普及,原因在于粤剧观众群出现断层。她表示,现今的家长,因在教育层面中未有涉猎,一般对粤剧可谓「零认识」,亦因粤剧没有证书等学业上的「实际价值」,很难说服家长花金钱让子女参与其中。

她认为,粤剧实际上并非是「纯粹的艺术」。例如儿童可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守规矩以及满足导师的要求,因为演员在幕与幕之间要等候出场,而即使是最尾出场的儿童亦要留在现场守候,培养他们的纪律。而导师亦会为小孩子安排不同的训练及排演,久而久之,学员便学会了解导师要求并遵从。然而,马曼霞认为教导小朋友排演粤剧,切不可要求过多。而在培训上,她主张兼顾培养儿童对演出的兴趣,以及训练基本功,认为两者相辅相成方对未来发展最好。

今次共有19名儿童演员参演,自暑假起排练了半年多。马曼霞称,暑假时孩子一开始排练就是半天,虽然他们都会感到辛苦,但却绝口不提,因他们都知道须经过刻苦的演练才可演出成功。她又谓最困难是帮孩子「夹时间」,因同场的演员须一起排演,而每幕也有五至六名演员同场。

明赴佛山演《灶王爷爷》

在《灶王爷爷》中饰演「小灶君」、七岁的中英混血儿梁思瀚今年第一次参与演出。他自言当初是婆婆带他欣赏粤剧,看过几次后便迷上了,甚至想参与演出。学习半年便迎来首次演出,他表示不紧张,甚至因初次前往佛山而感兴奋。年纪小小的他坦承最怕「肌工班」的拉筋动作,因为过程中会感痛楚。

而饰演主角之一的「工工」、九岁的刘少杰,今次已是第三次往佛山演出。他稚嫩的脸上洋溢驾轻就熟的神气,原来两年前他抱病北上佛山演出,更因这份精神而获赠特别纪念品。他坦言喜欢于台上表演,亦认为戏服十分「有型」,但对化妆就表示怕怕,因为他不喜欢化妆品的气味。

《灶王爷爷》由协会原创,主要讲述灶君在天庭教训顽童,而小孩子最后也学会了服从的意义。协会已与佛山第一小学结盟,共同推广儿童粤剧。今次交流活动为期四天,而下周二及三便正式在佛山演出。

不要小看小小身躯的威力,摆出姿势来功架十足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