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岁高龄的著名曲艺演唱家、“子喉王”谭佩仪与爱徒——著名子喉唱家、星腔传人、香港星腔芳韵碧艺轩主席梁碧,做客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生活广播直播室,接受粤剧曲艺节目《粤韵飘馨》著名主持人郭权的采访。谭佩仪和梁碧不仅畅谈了她们40年的师徒之情,以及教学的宝贵经验,分享了谭佩仪与白驹荣对唱的经典名曲《白云松涛》,以及梁碧最新录制的首播名曲,听众反响非常热烈,争相拨打热线电话到直播室与两位嘉宾畅谈,网上听众的互动也较为踊跃,纷纷留言赞赏。师徒二人的唱功,让大家大饱耳福,更有听众称赞这次节目访谈是一次宝贵的岁月留声。
谭佩仪:我们一直都有保持联系
谭佩仪是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曲艺家协会理事。代表曲目有《蔡文姬归汉》、《雷峰塔》、《姑苏晚咏》、《燕子楼》、《文成公主》、《潇湘夜雨》等,对唱曲有《锦江诗侣》、《白云松涛》、《梨花罪子》等。粤剧一代宗师薛觉先还誉称她为“子喉王”。
谭佩仪1958年加入广东音乐曲艺团先任演员、后任教师,曾任多届广州市人大代表,是广东省曲艺界的代表人物之一。谭佩仪于1987年、1995年、2013年先后三次举办师徒演唱会。
谭佩仪与她的徒弟梁碧从1973年开始结下了师徒缘。
1964年,信宜县开办了一个青少年粤剧团。年仅八岁的梁碧是全团最小的演员,培训一年后,她便成为担纲演出的台柱。四年后,青少年剧团与信宜县粤剧团合拼,演出同样由梁碧担纲。后来,梁碧先后调到茂名市粤剧团及佛山粤剧团,梁碧擅演闺门旦,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不同场次分别反串梁山伯及演过祝英台)更成为梁碧的代表作,创下一个月演56场的记录。
1973年,梁碧拜“子喉王”谭佩仪为师,她的唱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1976年,梁碧拜李少芳为师;1981年,梁碧移居香港,认识了今乐府名宿从而加入今乐府歌坛;1985年,李少芳应邀到香港演出,亲自把梁碧介绍给“江南才子”、曲坛名宿靳梦萍夫妇;1990年,中国唱片公司邀请梁碧灌录了《金粉南唐梦》、《泪洒相思地》、《情为董小宛》、《一段幽情》多首靳梦平的作品。
梁碧难忘恩师谭佩仪、李少芳以及靳梦萍夫妇的教导,对她们多年的教导铭感于心。移居香港后,梁碧依然心系曲艺,对曲艺不离不弃,担任香港星腔芳韵碧艺轩的主席,多年来不辞劳苦推动曲艺事业、推广粤剧,为传承岭南传统文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谭佩仪觉得,这次徒弟梁碧专程从香港回来相聚,她觉得很亲切。梁碧表示:“其实四十年来我们师徒间一直都保持联系,像今天这样觉得很亲切,这么多年来,我都很爱和很尊重我的恩师,谭佩仪恩师是我子喉的开山师傅,我很小的时候她已经开始教我唱曲,在剧团里每演一个剧目,我都会请恩师帮我‘执’曲把关,我才会正式演出,我一直非常感谢她。”
当年,梁碧荣幸地得到时任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月刊主编黄培亮的引荐,由著名作家曾伟亲自带她到广东音乐曲艺团拜著名唱家“子喉王”谭佩仪为师,她的子喉唱功便是谭佩仪老师所教。
谭佩仪回忆说:“说起梁碧,我们有一段故事,当时茂名市粤剧团的领导很重视她,从局长到宣传部,很多领导向我推荐她,还惊动了曾慧的伯父曾伟,因为曾伟跟我居住在同一个大院,连他也来跟我做思想工作,生怕我不收梁碧为徒。”
梁碧接过话题说:“曾伟跟谭佩仪师父做完思想工作后亲自带我去拜师,虽然当时我已经在剧团是主要演员之一,但我的基础还不够扎实,唱功、做功等都要靠自己摸索,后来经过恩师的教导,她对我很用心,经常是一教就是几个小时,而我也很勤奋学习,当时的交通不像现在这么方便,从茂名到广州的路途很遥远,来广州一次要坐一天的大巴。”
当时剧团的领导很重视培养梁碧,只要她到广州跟随谭佩仪老师演出学习,整个剧团就停演来迁就她的时间。
谭佩仪回忆说:“那时候我的演出很多,很难抽出时间慢慢教,梁碧所在的剧团知道我有演出便整个团停下来休息,让她跟着我去演出。我一边演一边教,梁碧的子喉和平喉都很好,又很努力学习,所以我很用心来调教她,从中也可以看出团里对她的重视和培养。”
梁碧:恩师为人很乐观
在节目中,郭权特意播放了梁碧在1977年到1978年调到佛山市粤剧团后,在一个晚会上的平子喉演出的现场录音。梁碧介绍说:“这首曲是我的朋友在当时现场录下来,后来才拷贝给我的,由于时间太长了,已经想不出当时是怎样录的。当时由于谭佩仪恩师在广州,而佛山市粤剧团又非常希望我能调去做正印花旦,因此我决定调往佛山市粤剧团。每次我有演出,我必定会把曲子唱给恩师听,让她来指点我,例如哪个唱段用平声会平稳点,她都会一一地给我点拨。”
在节目中,郭权向谭佩仪提出:“在教学上是否首先要讲究基础?练声、练音准都很重要的,听说最早的时候您是用钢琴来伴唱,梁碧跟您的时候是否也是用钢琴来伴唱呢?”
谭佩仪回应说:“那时候剧团里才有钢琴,梁碧主要是到我家跟我学唱子喉,以及拿些她演出的剧本给我看,而跟我去演出主要是学身段各方面的东西,我会听她唱曲,然后一段一段地给她指出哪里要高哪里要低,一点一滴地传授给她。当时我并没有用乐器带梁碧,家里并没有乐器,全部是以口传身教的方式来教她的。”
梁碧感激地说:“虽然谭佩仪恩师家里没有乐器,但她的音是很准的,她叮嘱我要记住,一开声就用这个调,因此,很多人都感叹地对我说,想不到你一开声就用C调,音很准。恩师还叮嘱我,要理解每一句曲词的意思,这样才能唱好曲,因此到今天我的基础这么扎实,是谭佩仪恩师造就了我。”
谭佩仪接着说:“由于我带梁碧的同时,已经在广州市粤剧团里带倪惠英她们了,团里有钢琴,所以带倪惠英她们是用钢琴带的,而梁碧到我家主要是以我的听觉来辩别,C调是去到哪个位置,主要在发声方法上调教她,她的声线天生就很靓,经过一段时间调教后,她的发声和发音都很顺,所以教她也教得很顺利,后期主要是“执”她的曲,从教到跟我去演出,她都能吸收得很好,她进步很快。”
郭权提出:“当时你们教与学的过程是不是很艰苦呢?”
梁碧回答说:“谭老师辛苦是肯定的,我也很艰苦的,象刚才所说的,我要坐一整天的大巴才到达广州,然后老师去演出,我又马上跟着老师出发。”
平常所说的严师出高徒,谭佩仪并不认同“越严越好”这一说法:“我教学生并不是很严的,跟我的学生年纪都不大,不能对她们那么严格,反而是教武功的老师相对严些,手拿着藤条稍不听话就会打过去,但我很反对这样教,而且我表示,如果被我看见打学生我会去文化局告发,所以武功老师对我们这些教唱功的老师也有意见,认为我们把学生宠得很调皮。我认为,越是用藤条打学生,学生越会反叛,学生做得不好,我会耐心地告诉她们哪里做得不好,错在哪,学生也听得心服口服。作为老师,除了教之外,还要有爱。”
梁碧称赞说:“谭佩仪恩师就象慈母一样从来不打我们,一看见我们就笑哈哈的。”
听众文先生打通热线电话后,评价说:“刚才播的梁碧所唱的曲子很好听,谭佩仪老师那首《白云松涛》也唱得非常不错。师徒两人都唱得很好听,梁碧师父什么时候能再回来开场演唱会?”
梁碧回答说:“谭佩仪恩师在去年已经举办过一次师生演唱会,当时我刚好到了新加坡,赶不及回来参加,但我跟恩师说好了,到她再开师生演唱会的时候我一定回来。”
梁碧感激说:“谭佩仪恩师为人很乐观,心地很好,我们有着四十年的师徒缘,她一直都是乐呵呵的。”
郭权很感谢谭佩仪老师能接受直播采访:“谭老师已经89高龄了,前一天还有点不舒服,但今天从中午到现在已经几个小时了,一直能坚持下来,真的很感谢。师徒二人能百忙中抽空来到直播室,我实在是深表感恩。”
郭权在节目开播之前安排了谭佩仪、梁碧师徒足足一个多小时的专题采访,精彩片段连续在《粤韵飘馨》节目播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