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人情歌》的一本新书,最近得到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出版专项基金的支持,由花城出版社在广州出版。此书的作者——该院的专业作家、岭南文化学者钟哲平将三年来在《新快报》上所发表的粤剧粤曲文化“札记”重新整理扩展,合订结集,内容十分丰富,引起了粤剧曲艺界人士及众多钟爱岭南文化的朋友热切关注和一致好评。岭南文化学者罗韬光先生与笔者遵作者之嘱分别撰写了《序言》和《南音代序》,表达了我们的敬意和感受。
此书的主要篇幅,书写了百年粤剧不断演变的一些重要侧面和历史痕迹,其中还包括了不少故事、趣闻、人物、作品等,作者以一种独特的写作风格,酣畅细腻的文笔,将文献的梳理研究和当下现状的调查密切结合,对读者娓娓道来。
如书中写到了清代广州的外江梨园会馆碑记的探查,佛山祖庙万福台那样的老戏台的台上台下,作为粤剧符号的红船的出现与消失;写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粤剧曾有的粗制滥造,五十年代广州的“戏改”和艺人的艺术追求,省港粤剧的血脉相连、同喜同悲,而浮华的旧上海也有过粤剧的繁华;还提及到传统例戏的开演,各大行当的变迁,粤剧电影泛起的热潮与舞台美术设计的竞争等等。
在人物与作品方面,从清代名人梁启超编写仅演出过一场的《班定远平西域》写起,又写到活跃在“志士班”中的粤剧名伶靓雪秋;当然不会漏掉意义深远的“薛(觉先)马(师曾)争雄”的流金岁月和两位大师的艺术境界,还将同期京剧舞台的梅(兰芳)程(砚秋)争辉联系起来。对于红线女,则从“女腔”到“红派”分作两大阶段,细析其艺术的升华所体现的深刻的历史内涵,而对罗家宝的追记,就集中在其创建的“虾腔”的魅力与在民间传唱普及出现的奇迹;作者去年采访过从美国回穗的名伶白超鸿和林小群,不仅作者细写了他们对粤剧的一片痴情和老当益壮,更介绍了粤剧在海外(特别在美国)的传播;此外,书中还赏析到唐涤生、南海十三郎、陈冠卿、秦中英等多位名编剧家感人肺腑的佳作及不同的创作风格……
对南音、粤讴等广府民间说唱的仔细追寻与拼力传承是本书的另一大亮点。书首就写屈大均与粤歌,招子庸与粤讴及康有为与南音,再写到陈鉴的平腔南音及其一门三代(包括其孙女陈丽英)在传承出力,杜焕、润心等几位瞽师、瞽姬(失明的男女唱家)在漆黑的世界中歌唱地水南音,其歌声却有不可替代的美;书末更写到连白驹荣、红线女等粤剧大师都曾向失明艺人“偷师”,获取灵感。至于作品,对《吊秋喜》、《今梦曲》乃至《客途秋恨》、《叹五更》、《男烧衣》等名曲不乏赏析,并涉及新中国成立后好些“红色”南音的出现,还特别点到了2011年澳门将地水南音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成功和2014年12月瞽师欧均祥在澳门郑家大屋为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以韵味独特的歌音演唱了地水南音的喜事……
在这里,笔者特别要指出,作者钟哲平不仅有独到的学术眼光,而且是饱含着对这些“粤人情歌”的痴爱和深情去撰写每一篇文章的,正如她自己所说的:“记录下这种艺术,是如何深入我们的血脉,代代相传。”在书的“跋语”中,她就刻意引用了一首南音名曲《祭潇湘》,表示“对传统文化的一往情深”,自己是“怀着祭奠的心情书写”,并认定“只有情歌,才可以毫无功利,只为自己的内心,而一直唱下去。”
罗韬先生的《序言》说得好,钟哲平“笔锋常蘸感情,文字俱含温度”,她“努力传播一种行将逝去的歌谣,让她的余韵萦回,不至遽灭;就像掬一掬夕阳的余光,让它暖于手心,传热他人。”笔者在《南音代序》中,也赞“真正系粤人粤韵多灵性,加咗个痴情痴语钟哲平”;在唱过“赞不完民间歌者腔圆字正,数不尽梨园历代闪烁群星,唱不完流派名曲怡情悦性,演不尽感人好戏异彩纷呈”四句后,紧接着还强调了两句:“或说曲终人散难见一朝再盛,却仍声声入耳心底永播温馨”,并鼓吹“最紧要系粤人情歌不停多唱咏”,抒发的是同样一种感怀与心声。
“一直唱下去”、“不停多唱咏”——十分可喜的是,钟哲平正是这样做的。如今书稿虽已结集出版面世,但作为“粤人情歌”的报纸文化专栏,至今仍在继续:9月9日她发表了这个专栏的第150篇,写的是“广府南音荡漾中山纪念堂,三千观众醉了”,9月23日她最新推出的第151篇,则用“她以劳动人民的诚意,打造出精英的艺术”为题,再说粤剧大师红线女的艺术追求和不朽贡献。接下来她的美文,让我们和广大读者再一起期待分享!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