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粤剧文化展览正在广州塔站展出,地铁站内步履匆匆的路人,都被墙上的精美剧照、卡通人物、名伶海报所吸引,纷纷放慢脚步,欣赏美轮美奂的戏曲文化。
这是一次传统文化的快餐,也是一次成功的粤剧广告。商业广告是戏剧生命力的一种表现。在粤剧兴旺的年代,烟酒、化妆品等日用百货,常用粤剧人物和故事做广告,粤剧名伶就如现在的影视明星,同样是广告界的宠儿。
广告是戏剧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见证。那些老广告上的戏曲元素,印着一种褪色的繁荣。戏外之味,也堪寻味。
粤剧文化主动走进城市交通工具
“经典剧目展示区”利用地铁灯箱展示了《搜书院》等11部经典粤剧剧目,“行当区”则利用地铁站长廊的10个柱面空间,介绍粤剧“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中的10个经典角色,“表演技巧区”以剪影形式展现了踩跷、梅花桩等20多个经典的粤剧表演技巧,“实物展示区”展出戏服、头饰、鞋子和兵器等服饰道具,“专题摄影展区”展现了难得一见的粤剧台前幕后影像……如此内容丰富的粤剧文化展不是在粤剧博物馆内举行,而是进驻地铁,走进真实的城市生活,让行色匆匆的人群为之驻足。
这是在广州地铁广州塔站开出的“非遗文化地铁”之旅,粤剧展的时间将持续到11月30日,对粤剧有兴趣的市民不妨探个究竟。
粤剧与商业活动的互动还体现在不久前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漫画节上。在星海音乐厅举行的漫画节开幕式上,广东粤剧院的新编粤剧《决战天策府》作为压轴表演呈现,让不少年轻人尖叫。在琶洲会馆举行的“剑网3五周年嘉年华暨古风音乐会”上,《决战天策府》同样为网络游戏注入了传统戏曲元素,成为动漫游戏最华丽的广告。
然而,不管新生代粤剧人如何努力,不可否认的是,在现代娱乐越来越丰富,传统戏曲越来越边缘的今天,粤剧已不再是主流娱乐。粤剧文化主动“走进”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主动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未尝不是传统戏曲与现代生活保持更多联系的一种姿态。
木鱼书上有形形色色的药品广告
戏曲作品与商业广告的结合,较早可追溯到明清时期的木鱼书。木鱼歌的重要听众群体是家庭妇女。木鱼书的封面印刷,很能反映它的受众特点。
在印刷上,木鱼书色彩鲜明,图案丰富,常有花边设计。一般全书首册多为红色,其后的卷册则相间黑白、绿色、紫色、橙色等不同的颜色,易于辨认顺序。
木鱼书上的广告,多为药房及居家常备药物的广告。
如佛山芹香阁版《南唐全本》封面,印着“欧家全药房丹仁,每包一毛,提神醒脑解渴去口气辟励疫。”
华兴书局版《拗碎灵芝》封面,印着“立止牙痛水,每瓶一角。”
醉经书局版《朝上莺歌》封面,印着“肾亏夜尿请服欧家全补品之王,卫生药精精,补气补血强脑固肾。”
此外,木鱼书上还有书坊自己的广告,如日历通胜、学校教科书、新出连环画与曲本等广告。木鱼书,就如现在的时装杂志,是清代与民国时期妇女喜爱的时尚读物。木鱼书出版繁荣,养活了很多书坊。
出版木鱼书最多的是广州五桂堂,历史悠久,老版书多。五桂堂开设于光绪年间,位于广州第七甫,在香港有分局。五桂堂经营近一个世纪,至1972年才结业。广州其他出版木鱼书的书坊还有第七甫内的醉经堂、状元坊内的以文堂,以及丹桂堂、广文堂、文畲堂、右经堂、崇德堂等。
京剧名伶纷纷代言民国香烟广告
民国时期,含戏剧元素的商业广告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尤其是烟酒等消遣用品,更是随手拿起都有戏。
在民国的香烟广告上,常见京剧脸谱及名剧。在一张京剧《芦花荡》的图画上,戏台两边画着两根柱子,柱子上写着一副对联:“听名伶好戏知音共赏,吸红士香烟回味无穷。”
中国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曾推出一款“梅兰芳香烟”,烟盒上画着梅兰芳在《洛神》和《天女散花》中的扮相。1928年广州《民国日报》上的香烟广告,广告词为:“观梅兰芳佳剧,吸梅兰芳香烟。”梅兰芳来粤演出时,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又不失时机地推出“梅兰芳香烟贺梅兰芳来粤”的活动。“梅兰芳香烟”刊登在《良友》杂志上的广告写着:“梅兰芳香烟系由高等技师拣选顶上烟叶加工制成,罐上印有梅郎倩影,置诸案头,不啻与梅郎晤言一室也。”
遥遥相对,天津的烟草公司则推出了出了“小冬”牌香烟,以孟小冬的戏剧照为包装。这款香烟是10支一包的小包装,新颖时髦,而且每一张剧照背面都有剧情介绍,相当精美。
此外,程砚秋、尚小云、杨小楼、王凤卿等京剧名伶,也是各家烟草公司的争相寻求“代言”的明星。
粤剧《白金龙》广告深入人心
最成功的名伶香烟广告,非粤剧《白金龙》莫属。
上世纪20年代末,英美烟草与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竞争激烈。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别出心裁,计划推出一款新的香烟“白金龙”,并请薛觉先编演一出新戏,以“白金龙”为戏匦。薛觉先改编了美国电影《郡主与侍者》,上演了一场摩登爱情剧,剧名是《白金龙》,男主角也叫白金龙。该剧由薛觉先饰演,剧中加入一些西方魔术与舞蹈,使用了小提琴、电吉他等新乐器,令观众耳目一新。薛觉先饰演的白金龙是个能文能武、智勇双全的人物,经历丰富,充满传奇色彩。
1930年,粤剧《白金龙》首演。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剧院挂上大幕,绣着“观白金龙名剧,吸白金龙香烟”。观众进场每人获赠白金龙香烟一包。烟盒上印着:“良烟如益友,须臾不可离。”那个时候,可是没有“吸烟危害健康”这种警示的。
粤剧《白金龙》红遍省港澳,满座率持续一年多。薛觉先随后又与上海天一影片公司合作,把《白金龙》拍成电影。白金龙香烟也深入民心,收到前所未有的广告效应,不仅扭转了英美洋烟在中国的垄断局面,还随着薛觉先的粤剧走出国门,畅销东南亚。
民国香烟盒上的京剧脸谱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