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水平的高低,与乐师有很大关系。一台好的粤剧音乐,会令剧目生色不少,特别是上佳的粤剧唱腔,能使观众获得美妙的艺术享受。本文在这里介绍若干饮誉剧坛的乐师,正是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使观众更加喜爱粤剧。

(一)卜灿荣,1949年出生,男,广西贵县人,一级演奏员。卜灿荣出身音乐世家,自小酷爱音乐,6岁开始学习乐器,从不间断,后考入广州音乐专科学校,196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1977年起在广州粤剧团工作,先后在该团的青年剧团、三团、二团担任乐队头架及音乐唱腔设计。卜灿荣音乐功底扎实、技艺全面,尤擅高胡与小提琴。他设计唱腔敢于革新,善于吸收兄弟剧种音乐及外国音乐的长处,融入粤剧音乐之中。20多年间,他先后为70多部粤剧作音乐设计,多次获奖。如1986年在广州市粤剧音乐唱腔改革大赛中,连获音乐唱腔改革奖、配器奖和个人伴奏奖;1989年,《南唐李后主》获第一届羊城艺术博览月音乐唱腔设计一等奖、配器一等奖;1991年参与《莲花仙子词皇帝》的音乐创作,获广东省艺术音乐唱腔设计一等奖;1995年参与《睿王与庄妃》的音乐创作,获广东国际艺术节音乐唱腔设计一等奖;1997年,粤剧《土缘》获第五届中国戏剧节音乐唱腔设计优秀奖。

卜灿荣还创作了大量广东音乐作品,并多次获奖。如1988年创作的《出海》等四首曲,获广州市广东音乐大赛优秀作品奖;1995年他与中央交响乐团合作演奏《出海》(他担任高胡独奏),受到首都音乐界赞赏;1990年创作的《飘色》,获广东省广东音乐创作大赛优秀作品奖;1998年,他创作的高胡独奏曲《猴戏》获第三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二等奖。他还先后于1993年、1997年,在广州、新加坡举行“卜灿荣作品音乐会”。1997年,中国唱片出版社发行《卜灿荣音乐作品演奏专辑》。进入21世纪后,卜灿荣继续发扬他的音乐创新精神,谱写了许多新颖的音乐作品,并获得过多个奖项,收到广大乐迷的欢迎。

(二)万蔼端,1946年出生,男,广东东莞人,1993年被评为一级演奏员。万蔼端1959年考入广东粤剧院,后被选送到广州音乐专科学校进修。他谱写的第一首粤曲是为毛主席诗词《送瘟神》谱曲,及后又为粤剧移植样板戏设计音乐唱腔。他善于在粤剧传统基础上创新、发展、吸纳,并吸收其他兄弟艺术品种之长来塑造音乐形象。他为《魂牵珠玑巷》所作的音乐设计,获第四届广东省艺术节音乐唱腔设计二等奖;为《花蕊夫人》所作的音乐设计,获第五届广东省艺术节音乐唱腔设计一等奖;他参与音乐设计的《唐太宗与小魏征》获广东国际艺术节音乐唱腔设计一等奖。此外,他还参与过《情系中英街》、《伶仃洋》、《宝莲灯》、《牌坊村新传》等剧目的音乐设计,也获得好评。他创作的器乐曲《雁南归》获广东省首届“鲁迅文艺奖”。

(三)尹自重(1903—1985),男,广东东莞人。尹自重受其父尹琴卿的影响,自小喜爱音乐,先跟随乐师梁丽生学艺,后拜粤乐名家何柳堂为师,11岁参加香港钟声慈善社的演出,14岁受上海精武体育会及中华音乐社的聘请执教音乐,并随旅居上海的菲律宾乐师李嘉士顿学习小提琴,20岁时应邀赴新西兰演出。随后,他陆续在美国、加拿大等地巡演。他还采用小提琴演奏粤乐,独创广东小提琴演奏法;其特点是将小提琴的定弦GDAE改为广东弦乐的定弦FCGD,吸收广东传统二弦的走指、揉弦以及弓法,形成独具一格的小提琴技巧。尹自重从1928年起在大罗天剧团担任乐队头架。 1930年改往觉先声剧团任头架,并与薛觉先结拜为兄弟。他领导的乐队引进小提琴、色士风、吉他等西洋乐器,在粤剧音乐“洋为中用”上作出贡献。他还常与薛觉先研究唱腔与音乐的配合,两人一唱一奏十分默契,对薛腔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

尹自重在20世纪20年代已灌录不少粤乐的唱片, 并在胜利唱片公司任制片主任。 1935年,他在香港创办音乐社,收徒传艺,不少门生后来成为名家,如骆津、冯华、卢斌、廖森、芳艳芬、吴君丽等。1942年他与吕文成、何大傻等合作,在广州的大东亚、温拿等茶座演奏,被誉为粤乐“四大天王”,其时演奏代表作有《小桃红》、《凯旋》、 《归时》、《饿马摇铃》、《雨打芭蕉》、《昭君怨》等。尹自重热心粤乐创作,代表作有《夜合明珠》、《华胄英雄》、《朝天子》等。1949年尹自重在香港重返粤剧舞台,先后为名伶新马师曾、芳艳芬、吴君丽等担任乐队头架。尹自重1952年退出粤剧舞台。1957年由香港移居美国三藩市,开设音乐社,执教音乐,并常参加慈善义演。后来又到波士顿侨声音乐社任教。

(四)文卓凡,1930年出生于香港,男,原名文志广。1987年被评为一级演奏员。 其父文林是知名的粤剧掌板。他11岁起随父学艺,当过掌板,打过大锣,后因特别擅拉小提琴,改名文卓凡(寓意要拉一手“卓越的梵铃”)。20世纪40年代起,他先后在关德兴、白玉堂、何非凡、曾三多、白驹荣等名家的剧团担任乐队头架。1951年应聘参加广州交际处乐队,1954年调到广州粤剧工作团任乐师。60年代初,他加入广州粤剧团,与陈笑风密切合作。1991年移居美国旧金山后,仍对粤剧音乐十分热爱,担任南中国乐社的音乐指导,1994年成立南国曲艺研究中心,收徒教学及开展演出活动,影响甚广。

文卓凡的高胡与小提琴演奏手法细腻流畅,伴奏时各种方法运用自如,与演员配合十分默契。他还积极从事音乐唱腔的设计工作,古装戏《绣襦记》、《宝莲灯》、《山伯临终》、《朱弁回朝》,现代戏《崇高的职业》、《刘胡兰》等剧目的音乐设计中,做到继承传统,勇于创新,甚受好评。他与乐师谭健等合谱《刘胡兰》中的“大青松” 一曲广为流行。他与陈笑风一起设计的《六号门》“胡二卖仔”一曲,对【反线二黄】、 【乙反中板】等板腔作精心改造,将剧中人的内心世界揭示得十分深刻,成为名曲名腔,并被后来不少曲目套用。文卓凡在音乐唱腔理论方面亦有建树,发表过不少论文,著有《粤剧乐队与伴奏》一书,并参与《粤剧音乐唱腔概论》的编写工作。

(五)何浪萍,1915年出生,男,广东南海人。世居广州,自小爱好音乐,7岁起学习弦管,10岁便到业余乐社演奏。青年时加入香港钟声慈善社音乐部,常与吕文成、梁以忠、丘鹤俦、尹自重、何大傻等切磋演奏技巧,并在香港各大舞台演奏粤乐,也在香港和声唱片公司录制粤乐与粤曲伴奏唱片,并从事粤剧音乐工作。他擅长吹奏色士风,有“色士风王”之称,还能操箫、扬琴、秦琴、木琴、黑管等多种乐器。抗日战争初期,他在香港加入中华音乐团,与其他粤乐名家改编《双声恨》、《饿马摇铃》、《连环扣》等粤乐,变换节奏加强乐感,连同一批类似的改编作品,统称为“精神音乐”。1942年,他与何大傻等随梁上燕组织中华音乐剧团到广州演出,随后复组中华音乐团,在广州的大东亚、丽丽、温拿、百乐门等音乐茶座演奏粤乐。当时有人称他与尹自重、吕文成、何大傻为粤乐“四大天王”。

广州解放初期,何浪萍在广州参加大众粤剧团任音乐员,与曾三多、梁荫棠等合作。及后广州市文化局把该剧团改为民营公助的南方粤剧团,由曾三多、徐若呆与何浪萍负责筹建,何浪萍任行政委员。该团成立后何仍任音乐员,也曾参与编写剧本。如1962年参与将郭沫若的话剧剧本《武则天》改编为同名粤剧。何浪萍从艺数十年,创作了《春满桃园》、《双飞燕》、《大地回春》等音乐作品。他还热心辅导群众戏曲工作,组建“广州粤乐研究会”。1993年12月,广东省音乐研究会主办“何浪萍音乐作品欣赏会”。

(六)陈卓莹(1908—1980)男,乐师,编剧,广东南海人。7岁入学,12岁到香港做杂工,业余喜爱粤乐、粤剧。1925年进入周康年戏班学艺,1929年加入上海俭德储蓄会粤乐团。他在提高粤乐演奏水平的同时,广泛阅读文学书籍,受新文艺思想影响较深。1932年回粤,先后在台山县立师范学校、澳门新华中学当音乐教师。期间编写出版《粤乐入门》,并与人合编《粤乐府》一书。1938年后,在香港、澳门从事粤剧音乐伴奏,并撰写了一批粤曲和粤剧剧本。其粤曲作品《花弄影》由小明星演唱及灌录唱片,《南唐金粉梦》等曲由梁以忠、张琼仙演唱,均有影响。1942年至1944年他在新声、花锦绣等粤剧团任乐师、编剧期间,常为新上演的剧目的唱段设计新小曲。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陈卓莹连夜创作粤乐《月媚花娇》,第二天即在电台播出,轰动一时。1947年他回到广州,被选为广州音乐工会主席。后回香港以音乐伴奏和编撰粤剧粤曲为业。1948年至广州解放前夕,中共领导的香港文委通过黄宁婴团结在港粤剧艺人,研究粤剧改革问题时,陈卓莹积极参与。他编写进步粤曲在报上发表,其中《入城纪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还灌录成唱片。在黄宁婴协助下,他把含有反封建斗争内容的解放区京剧《九件衣》、《血泪仇》改编成同名新粤剧,除在《文汇报》发表外,又由新民主出版社出版。广州解放初期,《九件衣》由胜利剧团在广州首演,仅在广州便上演48场,观众达5万多人次,被评论界誉为“粤剧革命第一声号炮”。

广州解放之初,陈卓莹任广州市军管会文艺处干部、华南文联戏剧部编剧、华南人民艺术学院讲师。1953年起, 历任广东省、 广州市戏曲改革委员会创作组组长, 广东音乐研究组组长,广东民间音乐团副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职。20世纪50年代起,陈卓莹改编及创作的主要剧目有《笑面虎》、《红娘子》、《闯王进京》、《选女婿》、《一门忠奸》,参与创作《珠江泪》、《红楼二尤》等;撰写的粤曲主要有《萝岗香雪》、《潇湘听雨》、《血溅上元灯》、《岳武穆班师》及长篇木鱼书《梁祝》等。1952年出版专著《粤曲写唱常识》,被后学者视为学习编剧、撰曲的必读书籍。他还发动、组织音乐界发掘整理了数十首广东音乐,并交付出版和灌录唱片。

1957年反右运动中,陈卓莹被错划为右派分子,贬到农场劳动。1961年“摘帽” 后任广州粤剧团艺术室副主任。1966年退休后仍坚持对粤剧粤乐的研究。1976年他带病编写了20万字的《粤剧音乐研究》,交付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78年发表《红船时代的粤班概况》、《试论广东曲艺源流》 等粤剧粤曲研究论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卓莹的“右派分子”问题获得平反,恢复名誉。20世纪90年代,为纪念陈卓莹在粤剧粤乐方面作出的贡献,广州粤艺发展中心等单位在广州南方剧院举办“陈卓莹戏曲作品展演”活动。

(本文选编自《粤剧大辞典》)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