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由广东八和会馆主办的《图说薛觉先艺术人生》赠书广东粤剧界仪式在广州举行,《图说薛觉先艺术人生》回顾了薛觉先的人生与艺术历程,全书精选珍贵历史照片,部分更是首次公开的私人珍藏,辅以中英文对照介绍,展示这位粤剧大师的贡献及全貌。
郭英伟向广州老市长黎子流夫人邱焴文赠书
梁洁华资助并策划主编
广东八和会馆主席郭英伟致辞说:“粤剧大师薛觉先先生为粤剧革新、粤剧的发展作出毕生的贡献,他曾接连两届担任八和会馆的理事会主席,在繁忙的演出工作中认真参与、组织策划主持会馆会务,对八和会馆的行会工作作出重大贡献。《图说薛觉先艺术人生》得到了知名人士梁洁华博士的资助,她资助并策划主编,并委托广东八和会馆以及香港大山出版社合编,广东八和会馆名誉会长崔颂明担任主编,香港李居明先生也做了大量工作。”
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理事长刘长安在致辞中表示:“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图说薛觉先艺术人生》一书的广州赠书仪式,我谨代表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向该书的编辑出版单位表示衷心的祝贺!”
刘长安评价说,薛觉先先生是粤剧艺术发展历史中一个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薛派名剧《胡不归》、《花染状元红》、《女儿香》、《姑缘嫂劫》等至今历演不衰,成为粤剧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薛先生提倡粤剧演出由官话改为白话,使粤剧得到更广泛的普及;他还积极推动粤剧演出团体改革,使全男班向男女班转变。这些改革使古老的粤剧艺术获得新的活力,从此进入大发展大变化的历史时期。1954年,薛觉先先生从香港回归祖国大陆,在广州定居,为新中国的戏剧事业贡献力量。薛先生热心培育新人,同时继续登台表演,赢得了“万能老倌”的美誉。1956年10月,薛觉先在演出时突发脑溢血,但他以“戏比天大”的艺术信念和坚毅的意志作支撑,坚持演出到谢幕,最终倒在舞台上,把生命的最后一息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粤剧艺术事业。
刘长安在致辞中说:“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图说薛觉先艺术人生》一书的赠书仪式,也是对薛觉先大师的缅怀和对大师精神的学习。《图说薛觉先艺术人生》图文并茂,真实翔尽地展现了一代宗师的艺术人生,是一部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献。感谢该书的编辑、出版组织者们对薛氏艺术人生资料的系统收集和整理,这对粤剧艺术的传承发展、振兴和繁荣必将产生深远的意义。”
《图说薛觉先艺术人生》赠书广东粤剧界
以史为鉴重温“薛马争雄”
广州市戏剧家协会主席王筱頔在致辞在评价说:“薛觉先先生是一位杰出的粤剧表演艺术家,他勇于创新,精益求精,吸收京剧、电影、话剧等艺术的长和,提升粤剧的表演手段,对粤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他做工干净洒脱,儒雅大方;唱腔精炼优美,韵味浓郁,擅于运用旋律的变化表达人物感情,并且创造了不少粤剧唱腔的板式,丰富了粤剧的唱腔。他的表演被称为‘薛派’,他的唱腔被称为‘薛腔’,他不愧是一位开宗立派的艺术泰斗。”
王筱頔评价说:“1954年,薛觉先先生举家回广州定居,担任广州粤剧团艺术委员会主任,曾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回国后,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粤剧工作中,排演了一批质量较高的剧目,并且不辞劳苦地带领剧团深入工厂、农村、水利工地、边防部队作慰问演出。薛觉先先生对艺术的忠诚,对观众的负责态度,一直被后辈视作学习的楷模。”
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乔平指出:“粤剧界‘一代宗师’、人称‘万能泰斗’的薛觉先先生,对粤剧改革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薛觉先先生是一个成功的粤剧改革者,他从20世纪30年代起,不断地净化粤剧舞台,还博取众长,将京剧精粹融入粤剧之中,洋为中用,将西洋乐器引入‘棚面’(乐队),把粤剧带入全盛时期,尤其是那个‘薛马争雄’的年代,可以说是粤剧史上最为辉煌的一段时期。薛觉先先生一生对粤剧艺术勇于创新,他的表演做工干净洒脱,唱腔精炼优美,善于运用旋律和节奏的变化表达人物感情,善于突破曲调原来的板眼、句格而创作新腔。薛觉先的艺术自成一家,人称‘薛派’;他的唱腔被称为‘薛腔’,别具一格,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乔平评价说:“薛觉先先生以其高尚的艺德、人品、情操,卓绝、非凡的戏剧技艺,优良的学术修养,为粤剧界同业及广大观众,留下极其丰富、宝贵的思想财富和艺术财富,建立了岭南戏剧事业的历史丰碑。今天,粤剧界积极进行粤剧传承创新的时候,重温‘薛马争雄’时期的改革内容和成败,会有‘以史为鉴’的作用。今天,举办敬赠《图说薛觉先艺术人生》仪式茶话会,对于深入探讨薛觉先改革的深远影响,对于粤剧发展史的研究,对于传承薛腔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让我们发扬薛觉先粤剧改革的精神,为粤剧的发展,团结奋进。”
参加赠书仪式的广东戏剧家协会主席、广州文联专职副主席倪惠英说:“薛觉先是粤剧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这些前辈的努力使粤剧荣耀当代。薛觉先曾说过粤剧表演者应该走在观众前头,如果跟不上观众的欣赏水准,就会成为落伍者。这话现在仍有启示意义。”
小神鹰向粤剧同行赠《图说薛觉先艺术人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