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7日晚香港新光戏院,粤剧名伶李秋元首次公开唱京剧,与乾旦尤海波合作一折《霸王别姬》引起了观众高度关注,人们把焦点放在秋元身上同时,也关注到这位八零后的京剧乾旦,素有“广州小梅兰芳”之称的尤海波身上。
童年在家人的影响下,尤海波经常通过电视广播收看收听戏曲、影视、曲艺节目,每当睇到戏曲节目,他或拿起枕巾当水袖,或披上被单模仿人物身段。小学时还参加了学校的话剧班。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原广州京剧团的张媛老师和李秀兰老师,在老师悉心、严厉的教导下,使他逐渐入门,从云手、拉山、圆场、各种台步、水袖功、翻身、探海、双剑、尘拂等基本功。为了练好圆场,晚上他等家人入睡后,在家中客厅空地跑圆场,走台步,先穿高靴练,然后脱下靴子练,每天二十圈圆场,从未间断。海波告诉笔者,梅兰芳弟子、京剧大师张春秋老师偶然间在电视看到他《红线盗盒》的圆场,称赞道:“这孩子脚底下不错!”除了练功,还得练嗓,他去沈冕光老师家中,老师给他吊嗓子,每次一唱就是两小时,唱完后沈老师再和他研究唱腔。除此以外还要学习实践相结合,海波站宫女跑龙套等等都试过,有时缺个小生或其他角色让他“顶硬上”,也是家常便饭。
2004年,海波开始跟随当时76岁高龄的“梅派”名宿陶世桐先生学习唱功唱腔,陶老师除了逐字逐句逐腔教他“梅派”唱腔,还逐句唱词解释其含义以及出处,并引申了许多例如中外经史子集等的典故与知识,使海波明白“梅派”艺术的博大精深,就这样开始了每周到陶老师家学唱的日子,直到陶老师2009年去世为止。2011年,在赵均老师的推荐下,他拜名旦关肃霜先生的弟子,也是当年受粤剧大师红线女邀请,担任粤剧“红派”艺术演员培训班的“北派”老师及导演,广州市京剧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韵老师为师。王韵老师先后传授了海波《金山寺》《穆柯寨》《百花赠剑》等剧目。在今年香港演出前两个月,老人家不辞劳苦,专程回国,为其加工把关,尤其是剧中的“虞姬剑”,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示范教导讲解。除此以外,师父还将她父亲王蓬春先生演《别姬》时在虞姬舞剑前“三拜”霸王的排场教给了他,使他塑造虞姬这个人物更上一层楼。
海波在露天广场练功
2005年在珠岛宾馆与陶世桐老师合影
与师父王韵老师在一起
亲描丹青向赵均老师贺寿
“不能唱糊涂戏”,尤海波从小喜欢看书,看历史,闲时水墨丹青,以充实自己的艺术修养。2015年12月,海波有幸与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以及戏聚会合作,主演了广州市戏剧孵化计划剧目展演的话剧《菜鸟的狂想》,该剧的导演是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编剧梁郁南老师。他告诉笔者,与梁郁南老师合作,可以用舒服两字来形容,梁老师没有脾气,从不会与演员和演职员发生争执,总是乐呵呵地出现在排练场。他在剧中饰演的“无厘头”,要在此剧中扮演五个不同性格的人物,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性格迥异,并且没有很明显的容妆作为区分,全要靠演员自身塑造,于是他与梁郁南老师和编剧杨晓丹磋商协调,自我设计五个人物的原始性格,包括说话语气、口音、肢体语言,人物扮相等等,公演那天得到了观众专家的一致肯定,认为他的这五个人物形象是该剧一大彩点,导演梁郁南老师评说道:“海波塑造的这个角色,独一无二,无人可代。”
《红线盗盒》剧照
海波不断结交良师益友,无论京剧还是其他剧种,能多学习的尽量多学,因为省港地区的主要剧种是粤剧,他认识了许多粤剧界的朋友,在与粤剧同行的接触中,使他也学习了不少粤剧知识及艺术规律。2010年与李池湘合作,首尝录制粤曲专辑,2015年在澳门加盟客串粤剧《六国大封相》中的推车。
早在学戏之初,他时常在思考,为什么年轻人都不爱看对戏?带着这疑问,从2005到2008年,他在广州市各间高校、中学巡演,几乎广州城内能喊得出名的中学都有他的足迹!而所到之处演出效果都很好,因此他得出了答案,并非年轻人不爱看戏,而是他们根本上就没看过,没接触,人云亦云而产生抗拒心理。培养年轻观众,得从校园做起,于是从2007年,他便与广州市第47中学学生社合作,开办了广东省第一个中学京剧社团,先后为他们学校培养了四届学生,另还在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新塘小学等多间学校开展了京剧教学课程。他也在一些粤剧院团中教授学生,为她们排戏。而他一直都想为京剧、粤剧做些事,想成为一名戏曲导演,以承接师父王韵老师的衣钵以及众位老师的期望,为广东戏曲尽点绵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