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大学师生编演、曾被中国剧协在某戏剧展演活动时淘汰的话剧《蒋公的面子》,二度来粤商演,观众表现出罕见的踊跃和热情。而以粤剧为主的广东戏剧,缺乏扛鼎剧目,即使在粤地主场也仍未能创造出红火的观众市场。与《蒋公的面子》塑造的精彩人物形象,以及对人性的深度剖析相比,不少新编粤剧剧目,审美创造力明显不足。广东戏剧的市场突围长期受挫,很大程度上正是受阻于此。
深圳市粤剧团编演的《情系中英街》和广州市粤剧团编演的《土缘》,均是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新编剧目。两个剧目表导演及音乐舞美都十分出色,备受赞许,然而,两个剧目的人物设置、情节演绎都浮在表面,主要人物从头至尾都是作为某一共同意志的化身、代表,审美外观的塑造明显逊色,缺乏灵气贯注不同凡响的奇妙关目,缺少个性独特色彩丰富的艺术形象。再如广州市粤剧团编演的《花月影》,在音乐唱腔改革、唯美戏剧情境营造方面令人瞩目,但是,这种以戏曲表演媒介为主的革新,给人一种表层化呈现的感觉。这几个影响相对较大剧目的审美创造尚留有遗憾,众多一般化剧目在这方面就更不如人意了。
剧目的市场召唤力和实现跨时空交流,其审美价值起着决定性作用。塑造出性格、情感不是那么单一的艺术形象,或者凸现风格鲜明的戏剧情调,编织新颖奇特的戏剧冲突,营造妙趣横生的戏剧场面,以满足观众的审美欲望,这是戏剧编演最起码的要求。可惜,众多新编剧目的舞台呈现令人失望。
如今的戏剧舞台已经不再像以往存在那么多行政干预,但“文以载道”、“文以载政”的现实功利色彩却毫不褪色——题材蕴含的政治影响、主题的现实意义、内容与地方性形象的关联等,往往成为选择和评判剧目的主要标准;大多数剧目的演绎,仍然是在道德、善恶、是非评价或某一主流意志和价值观表达的套路中腾挪。编导们无法实现自我超越,艺术思维未能进入自由的审美境界,因而剧目审美外观的创造多见俗套凡庸。
广东并不缺少阅历、功力深厚的编剧人才,但他们参与戏剧创作的积极性却不高;同时,有行政支撑的艺术单位、团体,在戏剧资源如人才、资金、评判、剧场等方面处于绝对优势,具官方色彩的剧目在新编演剧目中占了绝大多数,这对剧目艺术风格多样化和艺术个性的发展是不利的。
总之,必须如《蒋公的面子》导演吕效平所说的那样,要让一出戏获得成功,“在于让戏剧艺术成为艺术家的个人表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