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舞台十多年的陈韵红,至今仍让很多粤剧发烧友铭记于心:曾几何时,“陈韵红”三个字红遍珠江,当时的陈韵红和著名粤剧演员丁凡是公认的“金童玉女”。身为广东省粤剧一团的台柱,他们带领全团演员班子在全国院团体制改革初期,筚路蓝缕,闯出一片天地。1994年获得中国戏剧界最高奖项——— 中国戏剧“梅花奖”,让陈韵红的事业达到了巅峰。
然而,鸿运高照之际,陈韵红却作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因结婚生子移居香港之后,她惜别舞台,全力照顾家人,抚育一双儿女。2009年,陈韵红在香港成立个人戏剧工作室,担纲广州粤剧院花旦,标志着她的正式回归。
为了家庭放弃事业的陈韵红曾经有过怎样的内心挣扎?做了十多年的全职主妇,她在家庭生活方面又有何心得?告别十多年后是什么契机和动力促使她决心重返舞台?日前,陈韵红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为我们讲述了她不平凡的人生和“以情为重”的生活态度。
她曾经囊括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出奖、文化部首届文华个人表演奖、广东第四届艺术节表演一等奖、第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广东第五届鲁迅文艺奖,红遍省港澳粤剧舞台;
她在艺术巅峰之时毅然告别舞台,定居香港相夫教子;
她在阔别15年后选择回归,并伙拍新鲜出炉的“梅花奖”得主黎骏声,重返羊城舞台……
陈韵红广东澄海人。1984年毕业于广东省粤剧学校。主演过粤剧《风尘知己未了情》、《焚香记》、《范蠡献西施》、《三跪九叩寒江关》、《白蛇传》、《魂牵珠玑巷》等剧目。1991年凭《魂牵珠玑巷》获第二届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出奖、文化部首届文华个人表演奖、广东第四届艺术节表演一等奖。1994年凭《宝莲灯》获得第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6年获广东第五届鲁迅文艺奖。
亲子情
头牌红伶巅峰隐退
台上台下的陈韵红都给人一种端庄稳重的“大家姐”印象。粤剧演员、主持人李池湘在专栏中曾经写道,陈韵红在家是家姐,有两个弟弟要照顾,从小就有超出同龄人的懂事成熟。在粤剧学校学戏的时候就很擅长青衣戏,十三四岁时演《仕林祭塔》中的白素贞,就可以把妈妈的角色塑造得似模似样。
1989年广东省粤剧院一团率先作为改革试点,自负盈亏,被抛入了市场的滚滚洪流中。当时是台柱的陈韵红和丁凡两人担起了为全团人马找出路的重任,不但要团结演员、编排新剧目、打磨表演,剧团营运上也花了不少心思。经过数年艰辛耕耘,省粤剧院一团迎来收获时节,赞誉接踵而来,演出邀约不断,每年春班档期甚至在一年前就被预订了。当时该团一晚的戏金已经高达6万元,在全省粤剧界几乎是最高的。
1993年,陈韵红嫁给香港一位商人,移居香港。此时粤港两地往来还非常不便。怀了女儿后,陈韵红不得不作出一个让所有人惊讶、惋惜,也让她自己难过、纠结的决定——— 离开粤剧舞台,赴港相夫教子。最初不同意的除了剧院领导,还有身为粤剧迷的妈妈。“从小到大,妈妈为了培养我耗尽心血,听说我要放弃演戏,她当然难以接受,认为我是为了先生舍弃表演舞台!”陈韵红笑着说道。
即便难以割舍,但陈韵红决心已定。“很多人问我,生了孩子之后为什么不能重回广州演戏,兼顾事业和家庭?对我来说,孩子非常重要,她还那么小,我不能丢下她。我想一路陪伴孩子成长,这个阶段一旦错过了,无论如何都是挽回、补偿不了的。”
此后不久,陈韵红又生下一子,照顾一双宝贝儿女的饮食起居,占据了她每天大部分的时间。从明艳照人的舞台中央,突然淡入平静安逸的卧室厨房,会不会有失落?“刚开始肯定有,不过我是闲不下来的人,会自己找事情做。”平时陈韵红喜欢织织毛衣,唱唱民歌,还钻研出一手好厨艺。
好在两个孩子没有辜负母亲为之牺牲事业的一片苦心。他们都很懂事,很优秀。陈韵红自称教育孩子的方法是“老派”和“保守”的,包括要尊敬师长,为人大方,不能自私,要学会感恩,与人为善。“我跟孩子说,挨了批评要感谢别人,别人批评你自然有他的道理,先检讨、反省总是没有坏处的。”
受她的影响,两个孩子都很重视亲情,尤其是儿子。他是班长,每天忙学业、忙社团,但无论多忙,每天下课第一时间就是打电话给妈妈。外婆因为住不惯香港,独自生活在广州。她教育孩子逢年过节务必记得打电话问候外婆。
同窗情
同学会20年维系不断
离开舞台这十多年,陈韵红一直没有中断过看戏,既看粤剧,也看音乐剧、歌剧,偶尔会低调客串一些慈善演出。她坦言,有时候看着台上的花旦,会忍不住在心中默默追忆、回味台上的旧时光,感到“技痒难耐”,但她始终没有为自己当年的选择感到后悔。陈韵红说:“人生难免有得有失,我在事业上获得过一些成就,但我知道,内心深处我是非常向往婚姻和家庭的,既然作出了选择,就看你怎么权衡了。”
尽管从戏剧主角变成了观众,陈韵红丝毫没有舍弃和粤剧学校同学、剧团同事之间的感情联系。每次粤剧院到港演出,她必然前去捧场,还会请昔日同事们到家里吃饭。和老朋友们一边举箸把酒,一边叙旧谈心,是她最为开心的时刻。
陈韵红从粤剧学校毕业将近30年了,一直是广东粤剧学校84届同学会的核心骨干。当年班上有50多位同学,许多人已经转行,还有一些移民海外,但每年在广州举行的例会至少都有30多位同学参加。在老同学眼中,陈韵红是一个很重感情、有亲和力的大姐,同学关系持续了30多年从未中断,离不开陈韵红等一批热心同窗的联络、维系和组织工作。
谈到同学聚会,陈韵红一脸笑容:“我们是每年聚会一次,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这个同学会可不简单,大家组织了常委会,常委会里有秘书、财务、委员、理事长,责任明确。每年聚会的形式、内容都很丰富,绝不局限于饭局,有时候会租借场地搭建小舞台,让大家自娱自乐,随性登台,再过一把戏剧的瘾儿;有时候像迎春“团拜会”一样热闹,还会设置抽奖环节,妙趣横生。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弹指一挥间,似水流逝。同学当中境遇不一,有事业风生水起的老板,也有的生活平平。要维持同学会,自然离不开对人情世故的洞悉和对人际关系的拿捏。陈韵红举例说,同学会的日常运作资金都是靠大家自觉捐助,约好每年会费100块。捐的时候,常委会一视同仁,每人发一个信封,大家把钱放到信封里,不署名。谁放不放钱、金额多少,都不知道。常常有人往信封里几千、几千地大把塞钱,也有一百几十元的。“重在一片心意,多少没有关系。”陈韵红笑言。
除了定期聚会,重叙旧情之外,同学会对于那些生活较为困难的老同学,会予以一定的关照和慰问。陈韵红提到,去年有个同学因癌症去世了,留下一对双胞胎女儿。在同学会的号召和组织下,许多人慷慨解囊,不仅给予经济上的援助,还委派代表去看望两个孩子,关心了解其学习生活近况。
师生情
以德为先 不分贵贱
2005年中央电视台邀请各届梅花奖得主参加纪念演出,陈韵红发现,她很可能是同台演员里唯一为了家庭舍弃戏剧表演事业的人。随着两个孩子渐渐长大,她心里开始有一些振动。但要说真正唤醒她重回舞台的,却是2008年作为得意弟子,参演师傅陈小汉的艺术欣赏晚会。
新闻发布会上,师傅在台上的一番回顾艺坛生涯的讲话,让陈韵红莫名其妙地大哭了起来。“师傅已经七十多岁了,自小身体就不好,现在疾病缠身,依然在这个舞台上坚持了这么多年,我感到很羞愧。”在师傅“老骥伏枥”精神的鞭策之下,陈韵红萌发了复出的念头,家人全都表示支持,师傅、同学和朋友们也多次鼓励她不要放弃。
为了给复出“热身”,陈韵红2009年在香港成立了“陈韵红戏剧工作室”,制定了一连串演出计划。“退出了这么多年,刚开始很多年轻一点的观众都不认识我,于是我得从培养观众慢慢做起。”陈韵红在香港举办了几场折子戏及演唱专场,为观众呈献她的首本名剧,包括《焚香记》、《一把存忠剑》、《范蠡献西施》、《宝莲灯》、《游湖册封》等。
每一次演出,她都做足准备功夫,除了重拾腰腿基本功、修身塑形之外,还不畏舟车劳顿,定期回广东粤剧院练功及排戏,并特地请来省粤剧团表演班底,包括老搭档丁凡助阵,获得香江观众一片称赞。
工作之余,常有粤剧票友们慕名而来,她也乐意设帐授课,传播粤剧文化。不过,陈韵红收徒是有原则的:“首先,票友要有一定的自身条件,主要是声腔条件,戏剧没有一定的天分,是很难学下去的;此外,虽然是票友,也要对自己有所要求,不上心的人我是不教的,学完之后不温习、不琢磨,又有什么用呢?我希望学生们是学有所成、能出效果的。”
前来投奔的弟子们有老有少,有贫有富,陈韵红从来不以身家几何作为对待学生的标准。“我这个人有点怪,选学生要看品德,会通过一段时间的试教来观察。”她很认真地表示,尊重老师、和同学之间相处要融洽,要谦虚谨慎,这都是梨园行里最基本的规范准则。若是品德不过关,出再多学费她也不为所动,反倒是那些品学兼优却囊中羞涩的弟子,她宁愿分文不收。
陈韵红自认是一个“严格而不严厉”的人,与弟子们打交道喜欢用“春风化雨”的温柔方式。她投之以桃,学生们也懂得报之以李。他们自发组织了一个陈韵红戏迷会,办网站,搞宣传,爱师之情溢于言表。每年生日、节假日,她总能收到弟子们包含热忱和敬意的祝福。
今年4月,收到广州粤剧团邀请意向的陈韵红,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结果全家人都表示支持她复出。尤其是她的戏迷父母,比她本人还高兴和激动。而女儿说了一句话,更让她倍觉贴心:“只要是妈妈喜欢做的事情我都支持,放心去做吧!”
眼下,陈韵红正在为复出主演的新戏精心规划。回想这10多年来在舞台和家庭之间的徘徊取舍,陈韵红感叹说:“对待人生,我认为要有一颗平常心,要努力,但不强求。”“活到了我们这个阶段,就会发现,其实人生到头来真正拥有的财富不是名利、权力、地位,而是感情。家人之间、同学之间、同事之间、师生之间,每种感情都十分珍贵,这是维系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所以要珍惜眼前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