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是粤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全国的“粤剧之乡”。如今,虽然东莞并没有专业规模的粤剧团,但却有不少业余粤剧团、曲艺社、粤曲班散落在东莞各镇街上,凝聚了不少粤曲、粤剧爱好者。在当前传统曲艺日趋式微的大环境下,东莞的粤曲“私伙局”接连拿下多项国内外比赛奖项。这其中既少不了政府的扶持和推动,也离不开深植这片土地上的民间曲艺爱好者们自发的热情。
1、“发烧友”自发成立曲艺社
如今,道滘的曲艺团队数目已经达到22个,其中包括20个曲艺社、1个民乐团和1个业余粤剧团,总人数达近500人之多,仅南城村就有3个曲艺社。
走进道滘镇南城村平桥刘公祠,只见这一数十平方米的祠堂空间已被改造为一座小型曲艺表演空间。祠堂正中央是一座戏台,上面摆放着平桥曲艺社成员平时演奏使用的瑶琴、中阮、二胡等乐器。一旁墙上贴着曲艺社历年来参加曲艺比赛的获奖奖状和曲艺社成员们的活动照片,其中还有已故粤剧名伶红线女来访时留下的身影。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部分省剧团的名家、名角、编剧、导演来我们这里采风,和我们打成一片,还帮我们润色、修改、指导剧目。”见记者对老照片有兴趣,道滘镇文广中心粤剧曲艺股股长梁柏生便介绍说,粤曲是道滘的传统文艺项目,喜欢粤曲的群体比较多,范围比较广。“在田边务农的,休息的时候都可以唱一首曲艺。”
2001年,毕业于广东粤剧学校的梁柏生作为优秀外来人才被道滘镇文化站招聘而来到这座水乡小镇。在此之前,他曾经在广西工作了8年之久。与广西相比,他觉得道滘的曲艺氛围更为浓厚。“大家会在榕树头下唱粤曲,很是热闹。”
如今,道滘的曲艺团队数目已经达到22个,其中包括20个曲艺社、1个民乐团和1个业余粤剧团,总人数达近500人之多,仅南城村就有3个曲艺社。“每届东莞市老年人文化艺术节,道滘报名人数一般都是最多的。”梁柏生说,去年道滘镇就报了约20个节目,有约100人参加,还斩获了三个银奖。
上世纪90年代起,道滘镇对传统曲艺的扶持力度就逐渐加大,并不断从外面引进曲艺人才。1999年,道滘、麻涌两镇被中国曲协、文联评为“中国曲艺之乡”。2000年5月,道滘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光荣称号。梁柏生可谓是正赶上了道滘曲艺蓬勃发展的好时候。
据梁柏生介绍,道滘早年间的曲艺社都是粤曲“发烧友”们自发成立的,没有政府扶持。2003年后,政府开始整合民间文化资源,向曲艺社提供场地,招聘文化站专职辅导员指导曲艺文化活动。这间用于平桥曲艺社演出场地的刘公祠就是翻新过再投用的。
梁柏生说,为扶持道滘粤曲,镇文广中心下设置了粤剧曲艺股配有专职人员12人,帮助指导道滘的粤曲文化事业。
随着道滘镇曲艺团队阵容的壮大,曲艺社的演出水平也逐渐得到提高。如今,道滘的几乎每间曲艺社都能独立参加演出,撑起一台戏。东莞市、道滘镇有专项资金为他们提供经费,用于曲艺社购买服装、乐器和参加比赛。
“刚来道滘的时候,节目一般比较普通,主要是两人对唱,也没有专门的场地,就在平地上表演。”梁柏生说,“现在表演有专门的舞台,硬件水平比以前提高很多,表演形式也更多样化了。”
2、外出“游子”回乡习粤曲
平桥曲艺社成立至今约10年,算是道滘乃至东莞曲艺界的“老牌劲旅”,近年来几乎每次参加比赛都能斩获奖项。10年期间,有人退出,也有新人加入,目前的成员年龄区间在40至70岁之间。
晚上8时许,平桥曲艺社的成员们陆续来到刘公祠内,开始了一晚上的排练。
坐在戏台正中间演奏瑶琴的中年人叫做刘金棠,是平桥曲艺社的发起人之一。据他回忆,平桥曲艺社成立于2004年,起初约有20名成员。刘金棠说,“刚成立的时候没有资金,大家就一千几百地捐钱,慢慢地把曲艺社撑起来。”
从平桥曲艺社成立之初直到现在,刘金棠对粤曲的热爱一直未减。他从十几岁开始学习粤曲,入门竟是无师自通,靠的是自己摸索,看书学习,以及“偷”人家的功夫。到现在,刘金棠也是习粤曲四十多年的老前辈了,他不仅会演奏瑶琴,还通晓多种乐器,堪称曲艺社的骨干成员。
除了道滘本地粤曲爱好者外,曲艺社也吸引了不少生长于道滘而后离开的“游子”。莫婉芳是土生土长的道滘人,从小就对粤曲耳濡目染,但无奈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机会真正接触学习。如今,在东莞市区居住的莫婉芳每周都会搭乘慢悠悠的镇街公交来曲艺社排练。
“现在小孩长大了,没什么牵挂了,终于才有时间学习一直想学的粤曲。”莫婉芳说,一开始学习时没人教,自己便一遍又一遍地听录音练习。起初,她只能唱唱简单的小曲,现在也能独挑大梁唱起粤曲了。“学粤曲已经五六年了,之后也会唱下去。”
另一名曲艺社成员叶柏忠也是生长于道滘,现在东莞市区经营一家大排档。每次排练完回到家中,已是约半夜12点。叶柏忠只能睡3个小时,就得赶着起床忙着做早餐了。即便如此,曲艺社的排练也总是少不了他的身影。
曲艺社成立至今约10年,算是道滘乃至东莞曲艺界的“老牌劲旅”。近年来,平桥曲艺社几乎每次参加比赛都能斩获奖项。10年期间,有人退出,也有新人加入,目前的成员年龄区间在40至70岁之间。刘金棠对记者坦言,唱粤曲的人之中,有的人受不了别人直白的批评,有的人又喜欢指点别人,一言不合就离开了。“有的曲艺社内部有矛盾,来来去去的人也多,我们曲艺社算是比较稳定的。”
经历了曲艺社成立初期的艰难阶段,成员们对硬件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现在要买戏服、买乐器都太贵,像一部好的瑶琴就要5000多块钱,戏服几千块一件的也都有。”刘金棠笑着说,“人总是希望不断有提高的。”
3、成立少儿粤剧团培育人才
近年来,为了更系统、更全面地培养少年粤剧曲艺人才,麻涌成立了少儿业余粤剧团,聘请粤剧界名人执教,让团内演员系统地学习粤剧表演艺术。“小英雄粤曲班”取得多项比赛奖项后,麻涌镇政府也开始为粤曲班提供经费,并将这里作为麻涌四个少儿粤剧团的示范点之一。
提及道滘曲艺团队的未来方向,梁柏生也坦言,人才断层确实是面临的一个难题。虽说曲艺社有时会有新鲜血液的输入,但新加入的年青一代人数极少。大部分曲艺社的成员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
2005年,道滘成立了道滘镇青少年粤剧曲艺培训中心,这是全东莞第一家培训青少年学习粤剧曲艺的机构,如今配有12名老师指导青少年学习。“但有的时候很长时间也发现不了好苗子,培养新人的事情也急不来。”梁柏生说。
刘金棠告诉记者,他的儿孙都不喜欢学习粤曲。“他们吹葫芦丝倒是学得有模有样。”他认为,目前粤曲编剧人才短缺现象也值得重视。虽然也会尝试写写提纲,但由于素材较少等原因,最后还是难以做成一出戏。
而在麻涌,传统曲艺人才青黄不接的情况正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改善。每逢周末,麻涌镇漳澎村数十位小学生都会来到一处名为“小英雄纪念馆”的场地排练粤剧。
“小英雄纪念馆”由黄日辉和曾镇安夫妇于2011年创办。起初,黄日辉办这个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教授自己粤剧的师傅,后来他转念一想,何不用这个场地多教导一些学生,将传统粤剧传承下去?2011年暑假,有一批家长带着二十来个孩子向黄日辉拜师学艺,“小英雄粤曲班”的名声也渐渐在当地传了开来。如今,常在这里学艺的学生已达近百名。
9岁的叶欣羡是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小时候因家里姥姥爱听粤剧,耳濡目染之下,自己也爱跟着姥姥唱上两曲。今年暑假才开始正式学习粤剧的叶欣羡,如今已经去过北京、韩国等多个地方参加比赛。“学粤剧不累,很好玩,可以戴漂亮的头饰,还可以去很多地方表演。”叶欣羡现在表演起来已经有模有样,不在粤曲班排练的时候,她在家也会自己练练唱腔,走走台步。
黄日辉坦言,刚开始办粤曲班的时候,一批学生是不情愿地被家长带过来的。但是一看见同龄人戴着演粤剧的头饰,手里拿着长枪的威武扮相,不少孩子就动了好玩的心思。接触了一段时间之后,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喜欢上了这项传统曲艺。令黄日辉惊讶的是,这些才接触粤剧没多久的孩子,居然一连在广东省、港澳地区、韩国等地的比赛中多次斩获金奖。
看着自己教出来的弟子们从对粤剧一无所知到现在的有板有眼,黄日辉心里也含着喜悦。这家粤曲班起初靠着两夫妇做生意挣来的资金维持,至今仍然没有收取任何学费。黄日辉也坦言,孩子们都是周末、国庆等假期才有充足的时间来学习,自从粤曲班办起来之后,两夫妇就没怎么休过长假。一到比赛时期,两夫妇带着几十个孩子出外表演也很是辛苦。
值得庆幸的是,黄日辉等人的努力正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近年来,为了更系统、更全面地培养少年粤剧曲艺人才,麻涌成立了少儿业余粤剧团,聘请粤剧界名人执教,让团内演员系统地学习粤剧表演艺术。“小英雄粤曲班”取得多项比赛奖项后,麻涌镇政府也开始为粤曲班提供经费,并将这里作为麻涌四个少儿粤剧团的示范点之一。
如今,最早一批在粤曲班学习的孩子们已经小学毕业,黄日辉说:“即使他们今后不能再演粤剧,我也希望至少能培养出一批能看懂粤剧的观众,将粤剧文化传承下去。”
组建少儿粤曲团
擦亮文化品牌
访谈
麻涌宣传教育文体局局长莫浩强:
成立仅一年的麻涌少儿粤剧团屡屡斩获大奖,麻涌粤曲文化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事实上,早在4年前,麻涌镇便启动了“粤曲进校园”,不但培养了更多的小粤曲演员,更培养了越来越多的粤曲爱好者。那么,在麻涌少儿粤剧团大获成功之后,麻涌未来将如何保护和发扬粤曲文化?记者近日采访了麻涌镇宣传教育文体局局长莫浩强。
南方日报:麻涌粤曲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这是否给麻涌粤曲文化发展带来了显著的优势?
莫浩强:麻涌的粤曲文化传承有深厚的基础。早在1999年开始,麻涌镇便获得了“中国曲艺之乡”的荣誉。另外,麻涌临近广州,当地粤语发音与广州接近,因此在演唱以广州腔为标准音的粤曲时有先天优势。更重要的是,粤曲在当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尤其是老一辈人随便找一个人都能唱上几句粤曲。
事实上,麻涌的凉棚文化、祠堂文化都与粤曲文化紧密相关,粤曲文化可以说是麻涌自农耕时代延续至今的文化传统。发展至今,麻涌已经有超过20个民间曲艺社,这些曲艺社的粤曲发烧友随时都能凑成一台精彩的粤曲晚会。常态化的粤曲表演,不但让麻涌的粤曲戏迷过足了戏瘾,也让很多原本不了解粤曲的市民耳濡目染,对粤曲产生了兴趣。
南方日报:麻涌为什么现在这么重视粤曲文化的发展和保护?
莫浩强:粤曲的正面意义非常突出。首先,我认为粤曲是一个居民之间的交流平台,因此各个村和社区都在财力、场所等方面对曲艺社进行支持;第二,粤曲为市民增加了休闲爱好,具有很好的文化惠民效果。例如麻涌20多个曲艺社各自表演和排练的时间不同,达到了天天都有粤曲文化表演的效果;第三,粤曲文化让社会更加和谐,市民也确实需要粤曲这样健康以及能够带给人们愉悦的娱乐项目。
南方日报:麻涌镇成立了少儿粤剧团,并发挥出巨大的影响力,成立这个剧团是否是为了解决当前粤曲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
莫浩强:近年来,我们很少有听说粤曲界涌现出知名度很高的新秀,这从侧面说明粤曲的青黄不接问题已经很明显了。为此,麻涌近年来一直在推动粤曲进校园。让镇内的粤曲发烧友,通过学校的第二课堂教授孩子们粤曲知识。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始于2013年年底的麻涌少儿粤剧团。从民间曲艺社到麻涌政府,各界也越来越重视粤曲文化传承。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活跃于麻涌的小英雄戏班的传人,近年来重新建起小英雄纪念馆,并注重培养儿童学习粤曲知识,受到小朋友和家长的支持,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少儿粤剧团成立之后,不但屡屡在国内外粤曲表演比赛中斩获金奖,而且今年6月还在玉兰大剧院举行公开表演并大获成功。
未来,麻涌将更加重视粤曲师资力量的提升以及充分发挥民间粤曲爱好者的力量。按照“扶上马,送一程。”的思路,给予粤曲文化更多的支持,同时以知名度较高的小英雄纪念馆带动,集中资源提升少儿粤剧团的水平,更好地提升麻涌粤曲文化的特色和影响力。
私宅小院里的曲艺社
个案
在明珠花园一区10号住宅中,每逢周三下午,便能听到里面传出阵阵粤剧歌声。这处大宅屋门大开,在门口隔断墙上,挂着“厚街宝屯曲艺社”的小招牌。在隔断墙后,则是另一处花园:几方石桌零散地安放在草地上,中央是一个小舞台,舞台上,有老人正在引吭高歌,而另外几十名粤剧爱好者,则围着几方石桌,欣赏着表演者的倾情演唱。每逢一曲唱完,便有掌声响起,而后,另一批爱好者上台,继续演唱。
花园、茶水、果盘、粤剧。爱好者们在这“私伙局”中尽情交流,切磋技艺。
住宅主人刘旭坤就是这样一名粤剧粉丝,他用自家住宅开“私伙局”已经持续了5年时间,并以此建立了宝屯明珠曲艺社。
这就是宝屯明珠曲艺社。
在厚街镇众多曲艺社中,宝屯明珠曲艺社是唯一一个开设在小区住宅中,以“私伙局”这一粤剧传统交流形式开设的曲艺社。“主要是在周三练习,其余时间也会有不少爱好者们过来唱戏。我们希望每一位会员,都能在这里有一次登台唱完一曲的机会。”曲艺社副社长林敬梅说。
据刘旭坤介绍,来这里唱戏的会员已经有20余人,还有许多周边镇街的粤剧爱好者,也时常过来练习。在住宅外,既能看见轿车停泊,也能见到不少自行车停放。“来我这里唱戏的有企业家,更多的则是普通市民,只要爱好粤剧,想唱粤剧,都能来我家一展歌喉,相互交流。”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