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炯坚


  挥毫泼墨,妙笔生花抒写千秋家国梦;急管繁弦,燕舞莺歌唱颂百世粤韵情。这正是对粤剧编剧、粤曲撰曲家吴炯坚的写照。

(一)

  2014年12月2日晚,“中国梦•粤韵情——吴炯坚戏曲作品展演”在佛山市南海影剧院举行。粤剧表演艺术家彭炽权、郭凤女、李淑勤以及星腔表演艺术家梁玉嵘等,联同佛山粤剧院一众演员,共同演绎吴炯坚的代表作。

  当晚虽然寒风冷雨,但阻挡不住广佛两地粤剧曲艺爱好者的热情,观众纷纷而至,剧院内座无虚席。

  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李时成,广东省曲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肖小青,广东省文联戏剧影视工作部副主任、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胡琦,佛山市文联主席杨凡周,澳门佛山联谊会会长梁华,以及著名曲艺家黄少梅、谭佩仪、黎佩仪等嘉宾出席观看演出。

  这次展演由佛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广播电视台岭南戏曲频道主办,佛山市曲艺家协会、佛山市戏剧家协会、佛山粤剧院、南海区文化馆、南海区文联承办,南海区曲艺家协会、南海区戏剧家协会协办。展演旨在展现吴炯坚多年的创作成果,表彰他对戏曲事业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向社会各界展现佛山粤剧曲艺的魅力风采,激励新一代戏剧曲艺作者承前启后,薪火相传,并借助吴炯坚不同时代的粤剧粤曲作品,反映时代发展的脉络和时代精神的变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自20世纪五十年代末至今,吴炯坚在戏曲的艺术创作道路上从未止步,一直为佛山乃至广东的戏曲艺术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现场观众欣赏到的作品,是吴炯坚五百多个作品中的一小部分,通过这些创作于不同时代的作品,透过他真诚的笔墨,观众可以看到时代精神的脉络。吴炯坚就是生活的有心人,时代的记录者。


吴炯坚近照

(二)

  2014年12月2日演出当晚,观众们一起欣赏吴炯坚的代表作。粤曲大型歌舞《珠江弄潮》拉开了晚会的序幕。这个作品,是吴炯坚为第六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式暨纪念百花奖二十届联欢会而创作的首演节目。当时由彭炽权、李淑勤、黄伟坤、劳艳娟主唱,佛山青年粤剧团集体演出。通过这气势十足的旋律,观众们已感受到作者吴炯坚饱满的激情。

  佛山粤剧院青年演员李伟聪、梁妙彤演唱了入选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曲协合编《粤曲新作一百首》、荣获广东省群众曲艺创作评选获一等奖的粤曲对唱《花卉世界》。这首作品又是吴炯坚的得意之作。

  吴炯坚从艺大半个世纪,看着一代又一代粤剧粤曲新秀不断成熟,甚至成为名家。在他心中,粤剧粤曲薪火相传后继有人,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尽管他的作品已由不少名家演绎,但他仍不忘为那些未成名的红豆新芽撰写新曲。南海里水和顺中心小学为观众们带来的表演唱《粤韵欢歌》,也是吴炯坚特意为小朋友而创作。

  观众们看到的,只是台上的精彩,但并不能感受到作品形成阶段作者寻章索句时的苦与乐。编剧、撰曲家,就是这样一种以苦作乐的人。吴炯坚表达心声的作品,以一首《七绝•七秩自嘲》为题,反映他在创作过程中内心感受。

  佛山电台节目主持人晓君是吴炯坚的女儿,在现场演绎父亲的作品《一帘幽梦几回歌》。从作品中,观众分享吴炯坚多年笔耕的心路历程。吴炯坚辛勤创作,为的是把属于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向听众传达。

  吴炯坚当年创作的“红色经典”,如今已成为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他于1978年为南海粤剧团创作的《江姐》,现场由南海里水和顺中心小学的小朋友重新演绎。

  广东音乐曲艺团平喉演唱家李蕙雯,为观众带来平喉独唱《柳轻飏》。这是20世纪九十年代初,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吴炯坚以毛主席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为题创作的作品。

  一个全面的粤剧、粤曲作者,总能既掌握时代脉搏,又贯通古典文学。听了几首反映现代风云的曲目,观众们又一起欣赏吴炯坚独具古典情致的作品。吴炯坚创作的《牡丹亭》之“叫画”,最早由张少华演唱,于1981年由香港江南唱片公司出版录音带,后由罗家宝演唱,并由香港宝华影视制作公司录制出版大影碟。现场演绎这作品的,是广州红豆粤剧团文武生陈振江。

  吴炯坚的粤剧作品,不但在粤语地区受欢迎,在全国戏曲舞台上,也有一席之地。展演中的微型粤剧《飞琼公主之初遇》,曾在中央电视台1998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当时由李淑勤主演,杨雁、季华升合演。

  吴炯坚对各表演流派的特点比较熟悉,因此能根据流派特点,为演员量身订造适合其表演风格的曲目。《春残葬落花》就是一首极具红腔特点的曲目,这首作品,于1981年由当时观众誉为“西江红线女”的肇庆粤剧团正印花旦陈露诗演唱,并由中国唱片公司广州分公司录制出版唱片。在展演现场,“红派”表演艺术家郭凤女为观众演绎这首子喉独唱《春残葬落花》。

  作为一个好编剧,对粤剧行当特性、表演特色都要了然于胸,才可以发挥演员表演特性,让演员在舞台上挥洒自如,得心应手。吴炯坚深谙此道,所以其作品总让演员感觉可演,好演,能常演。不少青年演员,更通过演绎其作品,发挥出自身表演优势,获得行内认可。展演中的《戏妖》由佛山粤剧院青年花旦杨雁和丑生周文主演,曾获得广东省戏剧演艺大赛银奖。

  高明的作者,总能于或古或今的题材中,捕捉到与自己心灵投契的元素,并将其打磨提炼,反复推敲,最后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作者和他笔下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后的心血结晶。吴炯坚的《夜访妆楼》讲述洪升与京都名伶吴玉箫之间的情感故事,演唱者是彭炽权和李嘉宜把这两个人物演绎得淋漓尽致。

  时代造就了吴炯坚,他也感恩于时代,感恩于佛山,因此,他曾创作出不少赞颂时代和城市发展的作品。《佛山赞》是他另一首作品《佛山颂》的姐妹篇,获佛山曲艺创作百花奖一等奖。获奖后,由梁玉嵘在《我是佛山人》粤曲新作晚会上演唱,并收录于《我是佛山人》粤曲作品集。在展演中,梁玉嵘再次为观众演绎这首《佛山赞》。

  近一个甲子的笔墨生涯,造就五百多首传世佳作。吴炯坚,一个时代,一个领域的标杆,观众们就以这个难忘的晚上,去留下用粤韵刻画的时代印记。他坚韧和执着的创作精神,激励一代代梨园子弟,振兴粤剧,传承粤韵。


吴炯坚与女儿晓君

(三)

  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李时成评价说:“吴炯坚,一个响亮的名字:炯炯有神,心智弥坚,我们都亲切地称他‘坚叔’。吴炯坚从小学习音乐,资质尤甚,精通音律。音乐出身,曾任剧团、曲艺班头架师傅,戏曲音乐理论、板腔结构、伴奏常识、谱乐笺章无所不晓。他不光是当下一位炙手可热的唱腔设计的抢手货;还是一位兼剧作、曲作一身的多产作家,从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创作,至今作品逾五百首,曾担任过粤剧团的团长、文化馆的馆长、文联的秘书长、协会的主席。他1996年便是广东省曲艺家协会的副主席,获得中国曲艺家协会颁发的‘建国五十年优秀曲艺家’的光荣称号。”

  李时成说:“吴炯坚不辞劳苦、辛勤耕耘、一丝不苟、任劳任怨的高尚品德,凝结出展演光彩夺目的亮点。他为广东戏曲事业拼搏的誓言,已经不仅是那‘一帘幽梦几回歌’了,在他发过的许多梦里,这梦中之梦已经实现了,他做对了,做好了,但仍永不停步,继续追梦。”

  李时成指出:“都说戏曲人大都是出生前就选择好了职业的,从呱呱坠地便开始大声地哭、大声地唱,这就是天分。但在他们中间,却只有那一部分具有特别的勇气和胆识、又特别具有天赋和理想的,才可以让自己的一生永远享受这歌唱赢来的快乐。吴炯坚便是这百里挑一中的一个。”

  谈到第一次举办作品展演专场的感想,吴炯坚显得很兴奋:“我是第一次开作品展演专场,我心里很高兴,感谢朋友们对我无微不致的关怀,很多老倌在百忙中来参加演出演唱我的曲,香港、澳门、广州、顺德、高明等很多地方的朋友都从远方前来捧场,真的很难得,很感动。但我暂时没有继续开专场的打算,因为举办一场专场要投入太多精力了。”

  谈到“写曲容易还是办专场容易”这个问题,吴炯坚表示:“写曲可以慢慢来,今天写不出明天再写,但办专场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投入的精力要大得多。我的专场里的作品有些是罗家宝、陈露诗、梁玉嵘等粤剧名伶唱过的,但我要把谱重新拿出来让乐队奏,还要选曲目,请演员来演出,要想的事情太多了,举办专场相对来说比写曲难多了。”

  吴炯坚直言女儿晓君为举办他的展演专场出了不少力:“女儿很用心帮我举办专场演出,还有我的太太也帮我打点很多后勤的工作,需要办很多琐碎的事情。专场筹备大概筹备一个多月的时间,女儿很忙,她既要忙她电台的工作,又要帮我打点专场的事,她在专场上花了很多心思。”

  写曲半世纪的吴炯坚,在70岁时写了一首七绝诗:“孤灯索句自吟哦,起舞披枷奈若何。偶得曲成词寄意,一帘幽梦几回歌。”

  这首诗也是吴炯坚的心声:“时任佛山市曲艺家协会主席的黄白龙提议以词谱新曲给女儿演唱,本来展演专场是用‘一帘幽梦几回歌’这个名称的,后来为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改为‘中国梦·粤韵情’,也算是与时俱进。我希望一定要振兴岭南文化瑰宝粤剧,把我们的本土文化代代相传下去,很多年青人都喜欢唱流行曲、喜欢西方的热门东西,我觉得要与时俱进,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的同时不要忘记本土文化,有些年轻人认为唱粤曲很老土,我觉得很痛心,说粤曲老土,要看你怎么理解,在小学生里如何传承岭南文化,传播粤曲粤剧。我在20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写了一部《江姐》,这次抽了其中第七场‘就义’的片段出来,专门为小学生度身订造的,适合小学生唱的,我不是说要现在的小学生能唱得很好,也不要求他们将来一定要进粤剧的专业学校学习当专业演员,我只希望他们能认识粤剧,不要拒绝粤剧,不要嘲笑粤剧,能走进剧场看粤剧。曾经有电视台采访我,我当时说过一句话:想培养一个出色的演员很困难,培养一批热爱粤剧的观众更艰难。”

  吴炯坚的作品展演专场有专门为小朋友们写的曲,他认为:“为小朋友写曲要注重小朋友应该在舞台上表现什么,那种思维是一种立体思维,要把自己想象成小朋友在台上演出,站在台上应该如何唱如何表演。”

  吴炯坚表示:“当年完全是兴趣原因令我执笔写曲。我是玩音乐出身的,从读小学到中学我都喜欢跟着一些老叔父玩音乐,真正写曲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当时我搞抗美援朝以及土改等宣传工作,我第一首曲得意之作是比较多人唱的,曲名叫《桃红柳绿绣丽湖》。20世纪50年代末撰写的南音《朝阳飞舞》和《钢花飞舞》,当时由黄少梅和妙生演唱,录制后在电台播放。写曲中有时觉得灵感滔滔,有时候又停滞不前,也经常有这种情况出现,当我没有灵感想不出的时候,我不会钻牛角尖,我会先停下来到处走走,这样才会有新灵感。这么多作品中,可以说每首都难,每首都易,想得通就容易,想不通的就难。”

  吴炯坚感到最自豪的是有太太、儿子、女儿的全力支持,最重要的是名伶们支持,写出来的作品有人喜欢唱,这就是最大的支持。他由衷地说:“我今年78岁了,一直退而不休,我的性格比较随遇而安,想写曲的时候就写曲,想喝茶就去喝茶,生活比较自由快乐。”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