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辐射面极广的大事件。在这段时期内,并非只有新军营的枪声和革命家们的奔走,并非只有政坛上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斗争,社会的许多方面都被深深卷入。在作为辛亥先声之地的广东,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粤剧成为革命的宣传车,不仅在经济方面给予革命有力支持,更从思想观念上起到了革新的作用。
光绪三十四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广州地区先后出现了20多个由新闻记者、学生、店员、工人等组成的业余剧社,大多数演改良粤剧,少数演话剧(文明戏)。由于这些剧社的成员很多都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人们称之为“志士班”。一批新学志士撰写改良新剧,辛亥前后近20年间,产生了一批表现辛亥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以及以移风易俗、激励爱国为宗旨的新剧。
根据原荔湾地方志办主任胡文中等人的研究,兴中会和同盟会的知名人物、著名革命家冯自由就表示:“广东号称革命策源地,世人咸归功于新学书报之宣传。然剧本之改良,及维新志士之现身说法,亦与有大力焉。”此外,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了在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之中开展革命活动,也指出可以借助于粤剧的“高台教化”而收宣传鼓动的实效。
1911年黄花岗起义之前,孙中山到美洲各地筹集革命经费。旧金山的中国同盟会会长李是男奉命后,与致公堂总理黄三德等成立“洪门筹饷局”,并组织了“新舞台剧团”,演出了《唤国魂》等一批以反清革命为主题的粤剧,一方面宣传群众,另一方面借此筹集革命经费。他自己常常登场,担纲演出戏中的小生角色。
戏假情真,以真情感人,是戏剧艺术的核心特质;与时俱进,反映现实,则是戏剧艺术的生命力所在。粤剧与辛亥革命的融合,正是顺应了这种社会潮流的结果。辛亥革命前后十年间,在广州、香港、澳门等地先后出现过30多个“志士班”,这既是广东戏剧史上的盛举,更是反射出让辛亥革命得以成功的社会思潮、历史大势的一个独特镜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