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奇葩 南国红豆

南来求学,初遇粤剧,在依稀懵懂中感受到粤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驱使着我对粤剧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粤剧名列于公元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公元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昆曲是江南的兰花,粤剧是南国的红豆”,把粤剧与中国最古老的昆剧相提并论,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赞扬,从此,“南国红豆”成为粤剧的美称。粤剧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及香港和澳门地区,存在于人民的生活形态中。粤剧在其演进的过程中,传播到东南亚、美洲、欧洲等华人聚居的地方,成为他们思想故乡、联结祖国的情感纽带。

清乾隆二十二年(1157年),清政府实施闭关政策,仅留广州作为全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各地商人云集广州,同时各地戏班也随着商人蜂拥南来。当时本地人惯称外省人为“外江佬”,外省入粤的戏班也统称为“外江班”。粤剧早期称为“土班”、“本地班”,最早见于清道光广东梅县举人杨懋建的《梦华琐簿》中记述:“广州乐部分为二:曰外江班、曰本地班。”“本地班”后来分为“广府班”与“过山班”。“本地班”擅长演武打戏,以艺人的高难动作吸引观众。又使用大锣大鼓,气氛炽烈,风格粗犷。而且“本地班”善用工艺精良的“广绣”做戏服,伶人所穿的服饰华丽夺目,以致台下观众无法直视。

在“本地班”日益壮大的同时,“外江班”渐次退席。大量的“外江班”除继续带来高腔、昆腔外,还常带来各地新近兴起或流行的梆子、西皮、二黄、四平、罗罗、吹腔等各地声腔。同时带来大量的剧目和不同剧种,不同风格而异彩纷呈的表演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借鉴,使本地戏班的表演艺术更趋于成熟。到了光绪年间,“本地班”几乎完全占领了广州、佛山等大城市及广大农村镇戏台。粤剧从此走上了度独立发展的道路。剧目方面,出头戏、正本戏、排场戏、文静戏、武大戏、现实题材戏、地方掌故戏等,都有所发展。除“江湖十八本”之外,“新江湖十八本”和“大排场十八本”成了历演不衰的戏目。在语言上,早期粤剧舞台讲的是“戏棚官话”(中州音韵),唱腔音乐包括昆、弋、秦(梆子)各腔,到了清中叶以后,乱弹勃兴,这时的粤剧则以梆子、二黄为主体,昆曲、吹腔等逐渐变成“过场曲”的牌子音乐,遂以“梆黄”作为基本曲调,并吸收南音、木鱼、粤讴、龙舟、板眼等广东民间说唱的曲调。自清末民初,随着总体演剧风格的转变,粤剧剧目的重点由武戏向文戏转移,表演手段从侧重武技到以演唱为主;演员的唱念从戏棚官话转为广州话;小生小武等行当演唱发声方法从假嗓过渡到真嗓,促使粤剧在“唱”方面产生重大变化和发展,形成了以唱腔为代表的岭南演剧风格。

传统粤剧在舞台表演方面,创造了许多具有浓烈地域人文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段。在基础表演程式方面,传统粤剧的基础表演程式,如“拉山”、“云手”等动作,都有自己的特点,保留着古拙、刚劲的艺术风格。如“大架”、“十八罗汉架”、“五更新”、“锣边大滚花”、“七槌头”等表演程式组合,形成了鲜明的粤剧特点。清末民初,“十大行当”根据演出市场和剧目的需要进行整合,演变为“六柱制”,即以六位主要演员负责担任剧团所有剧目的主角。这六柱:武生、文武生、正印花旦、小生、第二花旦、丑生。在武功技巧方面,粤剧把使用性和技击性都十分强的少林武功,搬到舞台上表演,以实用性武技入戏。这在其它地方剧种种较为少见。相对以京剧为代表的北派武打技巧,人们惯将传统粤剧武戏技能称为南派武技。这也成为粤剧表演艺术的重要特征。其内容包括;“打真军”、“六点半棍”、“打五件”等武技和“呕真血”、“玩肚”、“耍牙”等特技表演,以及跟斗、把子等武功技巧。

粤剧的特色乐器如二弦、竹提琴、高胡、椰胡、大笛、笛仔、长筒、广镲、高边锣、文锣等一直在乐队中占主导地位。其与众不同的音乐在剧中不同的场景和唱腔的伴奏中轮换出现,也使之成为构成粤剧独特地方色彩的要素之一。此外,粤剧还大量地吸收、借鉴、融合诸如外地剧中的音乐,我国的民族音乐、各地歌曲的旋律、西洋音乐等各种要素来丰富自己。

从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珠三角农村盗贼横行,使流动乡间演出的粤剧戏班不单演出戏金不高,更饱受盗贼威胁。一些大型戏班索性就在设备完好的城市戏院中演出不再下乡,这些大班虽也常到东南亚和美洲等地演出,但以省、港、澳等城市演出为主,名角集中,规模较大,观众多为市民阶层,粤剧史上称之为“省港班”。在省港班出现以前,粤剧还以广场演出为主,后渐变为以剧场演出为主,同时也标志着粤剧有别于过去新的粤剧艺术风格正逐渐形成。进入剧场后,原来质朴、粗犷的风格渐淡,精巧、华丽的色彩渐浓。由于当时广州有了电力,剧场的舞台条件可以使用灯光、布景技术,粤剧布景从软景到硬景,平面布景到立体布景、机关布景。灯光从白光照明到使用彩色灯、聚光灯、旋转灯、幻灯、“宇宙灯”。

在1933年至1934年,粤语电影业刚刚兴起,正急需人力资源和创作素材,粤剧演员和粤剧剧目成为电影业最为便捷的资源。逆境下的粤剧与萌生的粤语电影一拍即合,粤剧演员走上了“亦伶亦影”的道路,粤剧剧目改编搬上银幕成为粤剧电影。20 世纪的早期电影,多借戏院放映,与粤剧同场献艺,并未对粤剧造成很大的影响。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广州、香港等地出现了有声电影,粤剧演出市场受到极大地冲击。为了与有声电影抗衡,粤剧新编剧目大量出现,这些新编剧目数量庞杂,大多是借用民间故事或杜撰的古装戏,还有一些剧目是有意与电影唱对台戏,把一些当时流行的外国戏剧、电影改编为粤剧。粤剧与电影从剧目到创作人员都有密切的渗透。粤剧,一边在舞台上继续着唱念做打,一边也在银幕上找到了另一种新生。

时值当下,我们思索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复兴和繁荣,有一点是不能忽视的。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注重舞台的表演。了解粤剧的最佳捷径就是走进剧场,融入戏剧表演的氛围,唱念做打、一招一式无不绽放着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不朽魅力,今天的粤剧应做的工作就是让更多不了解粤剧的人走进粤剧的大舞台。2008年初教育部决定在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等十省市中小学试行“京剧进课堂”,振兴京剧从“娃娃抓起”,反观粤剧是否也可以同样地去尝试一番呢?

“越王台下种相思,种得相思子满枝。采采相思寄何处,相思愁煞次春时。”——南国红豆的嫩芽,在珠三角的土壤上长出。南来的弋阳腔、昆腔,嫁接上本地的民俗文风,越俗歌谣,在本地弟子口种,唱出了广调广韵。粤剧以其鲜明特色和创新改革精神,终将永葆生机,成为盛开在岭南大地上的一朵奇葩。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