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乡街道西乡社区兴发楼的五楼,几乎每天都会传出一阵阵演唱粤曲的声音。演唱者常常泪眼婆娑,饱含深情,独具韵味的粤曲让人梦回古代,体验一番深刻的穿越之情。粤曲练唱、表演粤剧,十七年来,一班粤剧爱好者常年欢聚并交流粤曲演唱心得,但这一景象很快将不复存在。近日,义风曲艺社社长周小菊收到了一份通知,该场地要收回,义风曲艺社将要搬离此处。周小菊一下懵了,未来这一百二十多名粤剧爱好者要到哪里去唱粤曲呢?
已成立17年
拥有120多名会员
周小菊出身于粤剧世家,她的外公是唱戏的,母亲是茂名公馆粤剧团的主要演员。从小耳濡目染的她,也顺理成章地走上了粤剧之路,一直在民间传播粤剧文化。1994年周小菊从茂名石化来到深圳定居于西乡并进入了西乡粤剧社团,和一批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票友一起练习、交流、演出粤剧,粤剧社团还会定期邀请一些国家级的专家前来演出。
1999年,周小菊和朋友合伙在西乡盐田街租了一间5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开了一家曲艺社,取名“义风曲艺社”,主要为西乡和香港的粤剧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唱戏的平台,粤剧爱好者每天都能在这个社团里尽兴地表演《琵琶行》《鬼怨》《孟姜女寻夫》《帝女花》等经典剧目,实现古今穿越之旅。17年间,义风曲艺社经历了重重考验,在逐渐高涨的房租面前,也搬了好几次家,最终在市人大代表林玉堂的帮忙之下,才免费在香港宝安西乡同乡会的会址,兴发楼五楼安家。“目前有120多名会员,将近三分之一都是跟着我唱了17年的会员,实属不易。”周小菊说。
开设公益课堂 免费教唱戏
2009年,粤剧被正式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一名粤剧爱好者,周小菊感到特别骄傲。2010年,周小菊加入了西乡义工组织,为义工队伍开设公益课堂,免费教市民唱戏,免费为劳务工子女提供学习的平台,希望让劳务工子女也有一技之长。自创班以来,周小菊一直秉承“兴趣、传承”的原则培养学员,如今,她的学生有10岁的孩子,也有65岁的老人。
从2003年至今,周小菊获得了第三届广东“曲艺杯”表演银奖、广东政协第三届“四洲杯”粤港澳粤曲大赛广东赛区优秀奖、深圳市鹏城金秋戏剧大赛金奖等十多个奖。面对明天,周小菊充满信心:“如今,我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能力培养更多的粤剧演员,做一名非物质文化的传播者。”
经营困难 亏钱也要撑下去
据周小菊介绍,开一间曲艺社投资需10万元左右。一个月包括聘请乐手和后勤的工资费用以及房租、员工宿舍租金、员工伙食费等,需要开支近3万元。由于房租、人工成本涨得太快,周小菊每个月都要亏损7000多元。合伙人退出后,只剩周小菊一个人独撑。2013年底,义风曲艺社搬到了现在的西乡兴发楼,由于免了租金,曲艺社得以继续维持下去。目前西乡仅存三家粤剧社团,一家由社区工作站和股份公司全力支持;一家已经完成了商业经营模式;现在只有义风曲艺社是纯公益性粤剧社团。面临着场地即将被收回的境况,周小菊说,现在外面的租金疯涨,想要租到相同面积的场地,至少也要过万元租金,如果无力承担这笔租金,义风曲艺社有可能面临闭社的局面。
“我开这个曲艺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粤剧爱好者提供一个唱戏的平台,给老中青戏友一个学习的机会,他们跟着我唱了十几年,我舍不得关,即使亏钱也得撑下去。”当被问及为什么还要继续经营曲艺社时,周小菊说:“作为一名粤剧人,首先就要尽到传承的作用,我希望能有更多人来学习粤剧,把粤剧文化传承下去。我想发挥我的‘洪荒之力’,把曲艺社继续办下去。”
宝安日报记者 陈影/文 邹扬科/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