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原黄沙八和会馆那一对炸不倒、浸不烂的传奇大木门,又被重新树立在位于恩宁路的新八和会馆的大门口,这应该可视为粤剧复兴的一个象征吧。然而,要真正让在风急浪高的历史大潮中苦苦挣扎多年的粤剧重获生机,仅向她抛几个救生圈是不够的。换言之, 粤剧要实现现代化, 尚须推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改革。有感于此, 笔者意欲趁此春风,谈谈自己对粤剧改革的一些粗浅看法。
粤剧危机之起因
粤剧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呢? 归根究底, 就是遇到了生存危机,而产生危机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在外:过去, 粤剧及曲艺实为岭南地区广大群众的主要娱乐方式, 舍此无他, 故粤剧一枝独秀, 长年兴旺。而自二战以降, 科技发展一日千里, 各种娱乐层出不穷, 选择一多, 观众自然分流与减少;况兼经历长期战乱, 教育制度变革, 生活节奏加速等原因, 青年一代的文化素质普遍下降, 视阅读古文与欣赏戏曲为畏途, 加上受到近现代西方思潮的冲击, 将传统的、民族的文化艺术视同落伍、废旧之物, 从而抱持鄙弃的态度, 粤剧观众便由此而产生断层。
其一在内:笔者认为, 粤剧发展至今, 存在着剧目内容陈旧, 曲牌缺少创新, 演员功力不足, 剧本结构散慢, 表现手法单一, 管理传销落后等弊端。尤其老一辈艺人日渐凋零, 许多优秀的传统功架及角色行当亦随之失传。昔日粤剧有“十大行当”, 后来便精简为“六柱制”, 而近年更缩减至“三条柱”甚或“二柱(生、旦)擎天”, 导致一些忠实老戏迷也觉得无甚可观, 意兴阑珊。由此可见, 今天的粤剧艺术难免黯然失色了。综上所述, 由于外部环境及内部弊端之相互作用与冲击, 从而引发了粤剧日趋严重的生存危机。
粤剧改革之意义
时至今日, 粤剧艺术还有否传承与发扬之价值呢? 粤剧改革又有何现实意义呢? 粤剧大师马师曾先生有云:“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综合了小说、诗歌、词曲、民谣、舞蹈、音乐、绘画、雕塑、杂技、武术等艺术的精华结构而成”。作为一门高度综合的传统艺术,粤剧自然大有予以继承宏扬之价值。在中国,京剧享有“国剧”之誉,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皆为戏迷票友,嗜之若狂;在西方, 欣赏歌剧被视为高级 优雅的艺术活动, 例必盛装以赴, 著名的三大男高音广受尊崇, 历演不衰。而粤剧作为岭南地区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地方戏剧, 更曾受到老一辈国家领导人, 尤其是周总理的肯定与赞扬。因此,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这一宝贵的艺术财富呢?再者, 广州正在进行打造现代化国际都市的“大变”工程, 还要着力打造广州的“文化名片”。因为一座有生命、有活力的城市决不能只有硬件而没有软件, 广州人的生活里更不能只有“一盅两件”,而没有“秋月无边”。推行粤剧改革,正好配合广州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粤剧改革之途径
考诸史实, 粤剧已经历多次变革。远的不说, 自三、四十年代起, 吕文成、薛觉先、马师曾、唐涤生,以至红线女、白雪仙等,均对粤剧的各个方面作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广州也早于五十年代便引进了导演制。然而,现代社会急促的发展步伐迫使粤剧必须进行一场悠关存亡的全面改革。
笔者认为,粤剧若要实行有效的、彻底的改革,则必须针对造成危机的内外两大因素,来制定切实的改革措施。于内部弊端方面,一要整理、革新剧目内容。以往的传统剧目,大多宣扬忠孝节义等传统伦理道德,以及男女间的爱情离合,此类剧目过多过滥,难免令人有千篇一律、陈旧落伍之感,当然,我们并非排斥传统伦理道德,而是现代观众见多识广,品味多样,不可能长久满足于单一内容。笔者建议,有关方面是否考虑举办一个由广大市民与专家学者共同推选“十大粤剧”的活动,一方面可吸引市民共同关注粤剧改革,另一方面亦可藉机抢救、挖掘及整理一批堪为经典的传统剧目;“十大粤剧”应尽量体现各个传统行当、各派经典唱腔的艺术特色,令其成为一座欣赏与研究的艺术宝库。其次自然要大量创作新剧目,无论古今中外的人物事件均可入戏,而新剧创作则应该注重新视点、新手法、新风格, 尤须创作一批易于流传、脍炙人口的新曲调。
二要大力培养、提高演员素质。一个演员的表演能否感动观众, 完全取决于演员的表演功力与艺术素养, 而任何戏曲艺术有否生命力, 则取决于是否拥有优秀的表演艺术家。放眼当代之中青年演员, 已创出个人独特唱腔的可谓绝无仅有, 粤剧艺术难免有青黄不接之虞。 当然, 传统行当与功架的大量消亡, 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笔者建议, 是否可以参照电影的明星制度, 集中力量与资源, 经过有步骤的包装与宣传, 打造出一批粤剧明星, 藉以推动粤剧的传播与发展。
三要着力改善管理、传销。现代商业社会, 任何行业均有赖于广告宣传, 而企业规模更需做大做强。 笔者建议, 可否考虑由广东粤剧院牵头, 集合各地剧团共同组成一个粤剧演艺集团公司, 借鉴企业集团的管理模式, 实行资源共享, 统一宣传, 高效管理, 使之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大型演艺企业。其实, 这也是马师曾先生的早年宿愿。 当然, 兹事体大, 或许仍然存在着今天还难以克服的各种困难。求其次者, 可以考虑成立一个粤剧发展基金会, 吸纳各界人士及社会资金来促进粤剧发展。 或者最后考虑成立一个宣传部门或广告公司, 统一负责粤剧在国内外的宣传与推广, 致力打造粤剧的艺术品牌。 我国加入世贸后, 此项工作尤其必要。
至于外部环境方面, 则需要政府及社会来共同参与。如前所述,当今青少年一代缺乏古文修养,不谙历史人物,不通诗词歌赋,自然无法、也不会有兴趣欣赏传统戏曲。如是粤剧观众便后继无人,譬若一口日渐枯竭之水塘,焉能蓄养肥美健壮之大鱼?另外,有关粤剧历史的研究资料十分稀少,有计划的宣传活动更是欠奉。因此,即使中老年人对粤剧亦只是一知半解。笔者建议,文化部门可否考虑仿造一两艘昔日戏班专用的“红船”,泊于新改建之西濠长堤边,日间则作为粤剧展览馆,入夜则作为演出舞台,既为新秀演员提供多一个实习场地,也为市民提供多一个消遣场所,更为美丽珠江增添多一道人文风景。此外,可否考虑由有关部门出面组织,由社团企业捐资赞助,成立一个粤剧艺术推广计划,旨在资助一些有合作意愿的大中院校开办粤剧艺术课程,向学生讲授粤剧历史及戏曲欣赏常识,藉此培养粤剧未来的观众群或工作者。
结语
当然,上述建言或许在实际运作中不可能全部实施。然而,倘若我省各级政府能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将推动粤剧改革纳入打造地方文化品牌的综合工程之中,粤剧定能获得一个坚实的发展基础;倘若广大粤剧工作者及爱好者能以振兴粤剧为己任,以贡献粤剧为光荣,粤剧定会拥有一个美好的发展前景。而广州方能无愧于“历史文化名城”之誉,广东人民亦可无愧于先辈,无愧于子孙。于此,谨以马师曾先生诗句共勉:“岂言六艺中,首要在礼乐?何敢趋下流,端人自谔谔”。(郭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