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大戏院复业一年后又歇业了,江南大戏院的《红豆Show》项目无奈遭遇搁置;广州文化局排出的5月份的演出排期名单中,“粤剧浓情耀明星”和《睿王与庄妃》这两个项目是粤剧之外,以木偶剧、话剧、音乐剧、现代舞周的节目占据了各个演出厅的大半个舞台。
粤剧作为南方的大剧种,曾被誉为“南国红豆”的它已经有了非常深厚的文化历史特色,形成了粤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广州著名的莲香楼之前都实行过粤剧演出与早茶时段相结合的方式。岭南一带素有早茶习惯,而在广州这个日渐国际大都市的城市里,粤剧与早茶却只是广州中老年市民的固定习惯了。随着他们年华老去,粤剧的沉落也成为一种趋势,挣扎之后也只有解散的混乱。
记得在去年的广东省两会上,粤剧以及一些地方的戏种的代表直接向省文化厅伸手要钱,负责人面对伸手者丢下一句:“要发展,靠自己。”仅仅靠着廉价的门票生存的各大戏院及演出团体们都在落幕之前,蹒跚离去。
提倡文化繁荣与多样化的背后竟也有如此尴尬的境遇。现代舞周从2004年开始就受到了多方的关注。与粤剧的观众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代舞的观众都是年轻人。市场就是这么残酷,将所谓的艺术等级化了。近几年电影院复兴了,国外的音乐剧、歌舞剧、现代舞等都隆重地的来了,只是可怜曾经被誉为文化经典的戏剧、曲艺连栖身之地都不能保,竟然还有人称之为老古董。吹拉弹唱对抗腾挪跳匍,舞台上的很多动作在本质上表达的意境是一样,但是人们却不愿意买古老戏剧的账,一个是一颦一笑,一个是面无表情,后者更符合现代人的精神状态?艺术啊,艺术!请你告诉戏剧、曲艺表演者们,是否也要走一下现代的风格,或是来个混搭出台?歌剧在西方世界历史悠久,是一种普及大众的文化艺术。同样在中国,戏剧也悠悠走了千年的路,一路唱来不也都是老少皆宜。
有多少胭脂点缀,有多少描眉画面的功夫都在戏退之后从回忆中,凭着《霸王别姬》的影像来寻找了,抑扬顿挫的唱腔也许偶尔能从电视或是电影的背景音乐中隐约透出它古老的韵味。
广东省这几日的气温非常寒冷,从黄色警报到橙色警报,足见在南方这种冷是异常的,但是气温的回升是必然的。同样,不管是粤剧,还是现代舞、歌舞剧、音乐剧,都希望能随着岭南早春的到来起开花齐放。也许将来的街头巷尾有很多坐着喝咖啡听粤剧的年轻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