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涌镇新基村,一湾河水穿村而过,小龙船停靠埠头,座座凉棚依水而建。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莫氏祠堂历经400多年风雨依然伫立,每到夜间就会传出一阵阵悠扬的粤韵。年近九旬的莫叔和村中老友组成的“私伙局”,奏起了村里最动听的乐音。这宛转悠扬的唱腔,伴随着东莞唱响了数百年,成为岭南地区最为兴盛的民间活动。尤其是最近几年,在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下,东莞粤剧曲艺团体数量剧增,目前已达到355个之多,有的还从“私伙局”起步直接唱进了人民大会堂。

古戏台上传出的不仅是声声粤韵,还有历史的沧桑

“发烧友”自发组局悠悠吟唱几百年

“双飞燕杨柳风轻如杏雨,流水画桥西,山外红楼倚……”还没有走进新基村,莫氏祠堂里就已经传出了悠扬的粤曲声。一到晚上,村里年近九旬的莫叔就与20多名“老粤曲”唱开了,从《花田错会》到《红豆相思》,从《梦会太湖》到《花好月圆》……而台下,总有100多个戏迷朋友认真聆听,无论天晴还是下雨,这都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光。这就是水乡人的“私伙局”,从广府大戏一路唱来,从明末清初唱到了现在。
新基村立村于宋淳祐五年(1245),至今已经800多年,现保存明清时期祠堂11座,其中的莫氏祠堂是东莞规模最大的祠堂之一,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由明嘉靖年间工部尚书陈绍儒题写牌匾。走进祠堂,只见祠堂空间已被改造为一座小型曲艺表演空间,瑶琴、中阮、二胡等乐器应有尽有。
近年来,为了让古老的祠堂焕发活力,麻涌镇文化部门将莫氏祠堂作为主戏台,着力打造“古梅乐韵”文化品牌系列活动。“周周有专场,月月有讲座,每季度有名家精品欣赏,让发烧友们直呼过瘾”。麻涌曲艺协会李会长告诉记者,“发烧友”们都是自发组织的,在早年间所有经费都是自掏腰包,直到近年才得到政府部门的扶持。

所有演出的演员都是自备行头,自己化妆

曲艺之乡不胜枚举“私伙局”模式受欢迎

古往今来,麻涌人对粤剧曲艺的情有独钟,可谓东莞水乡的代表。一个麻涌镇,像莫叔这样的“私伙局”就多达20多个,人们不仅爱看爱听,还会弹唱编演,每到闲时或节假日,到处都是一片锣鼓欢欣、乐韵悠扬的景象。粤剧界的第一个“文武生”靓少华、著名编剧袁润澄和著名曲艺作家周自涛都是麻涌人。1999年,麻涌镇被评为“中国曲艺之乡”。
而在整个东莞,诸如麻涌这样的“曲艺之乡”不胜枚举。以同在水乡的道滘镇为例,曲艺团队数目已经达到22个,其中包括20个曲艺社、1个民乐团和1个业余粤剧团,总人数达近500人之多,仅南城村就有3个曲艺社。目前,全东莞有类似的曲艺团体355个之多,形成了“政府扶持、社会兴办、中心辅导”的“私伙局”运作模式,在粤剧曲艺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乐队和演员虽非专业,但都是合作多年的街坊

业余粤剧团发力演进了人民大会堂

村落里、榕树下,“私伙局”这种民间自娱自乐的形式,总给人难登大雅之堂的假象。但在东莞长安镇,一个业余粤剧团从“私伙局”起家,自筹资金、自编剧本、免费演出,越“玩”越大,甚至还演到了北京的人民大会堂。
长安老镇区中心如园公园,是该镇戏剧曲艺协会办公所在地,也是长安业余剧团的大本营。羊城晚报记者日前到访时,一群20多岁的青年人正在舞台上加班加点排练现代粤剧《浴火凤凰》。上个月30日,这部大戏已经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而早在2002年,由该业余剧团排练的《思源》,就应中国戏剧文学学会邀请进京演出,长安业余粤剧团也成为全国第一个进入人民大会堂献演的业余剧团。
长安业余粤剧团成立于1992年3月,其前身便是1988年由痴迷粤剧的李应梅组织的“私伙局”。成立之初成员还不到30人,条件非常简陋,仅有的几件乐器,都是李应梅自己掏钱或动员老板赞助购买的。
从成立至今,该团至今为止共创演了60多部作品,其中原创20多部,拿到国家、省市级奖20余项。该团“艺术团长”何秋聃告诉记者,剧团以前没有拿政府的资金,道具、场地费用全靠自己掏腰包,而他们的所有演出都是免费对公众开放的,但装备却全部按专业标准来配置。这些装备都是当初“当家人”李应梅自己花钱一件件挑选购置而来,就连角落里可供演员用的小麦克风,当年一只的价格就是1000多元。

每周日晚上,麻涌镇各村轮流在古梅戏台带妆演出

政府加大投入力度 学校复兴曲艺人才

麻涌中心小学的曲艺培训室内,每天下午都热闹非凡。近年来,东莞力推“戏曲进校园”,让传统的粤剧在校园复兴,全市一大半的镇街学校都开设了戏曲班,但专业教师的紧缺成为推广的最大瓶颈。
东莞文化馆培训部主任张卫红也坦言,优秀的专业老师一直都紧缺,主要是因为本土的人才太少,所以不得不花大成本外聘。
“东莞不单民间的私伙局兴旺,而且经常有赛事都在东莞举行,还有几个曲艺之乡,有的还是全国曲艺之乡,所以我觉得东莞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搞得很繁荣,但是今后希望在曲艺创作人才这方面要加强培养。”在日前召开的东莞市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研讨会上,著名粤剧曲艺撰曲家陈锦荣就如此建议道。
对此,东莞市文广新局表示,将充分做好规划调研,继续完善保障机制,扶持粤剧精品项目和优秀粤剧曲艺团队的发展;加强人才培养,从根源上解决戏曲传承人才问题;让戏曲从剧场走进家庭网络、走进百姓生活,逐步建立粤剧曲艺重大题材创作项目库,使东莞市粤剧曲艺文化不断繁荣发展。


本稿件转载自金羊网,由记者唐波、王俊伟摄影报道,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转载稿件负法律责任。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