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剧界,能够叫得出名字的名伶数不胜数,而更多的是不为人所知的演员,无论是文武生、正印花旦,还是小生、花旦、武生,他们都是这个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几十年如一日地执着于粤剧艺术,塑造一个又一个经典角色。

近日,在湛江粤剧团的练功台上,一众粤剧演员正在认真地一遍遍对戏。他们正在排练《子建会洛神》和《双枪陆文龙》,其中,该团副团长郑建平在两部剧目中分别饰演曹丕和陆登。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力争达到真正上台表演的效果,一点也不含糊。

喜欢演有挑战性的角色

下了舞台的郑建平斯斯文文,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丝毫看不出他已经在粤剧界打滚了近20年。

郑建平说,小时候,只要“做大戏”的来了,他一定会跑去看。舞台上那漂亮的戏服、优美的唱腔深深吸引了他,对粤剧的喜爱就从那时起就扎根心里。1995年,郑建平从湛江艺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湛江粤剧团。

“记得第一次上台演的是《窦娥冤》,当时感觉很兴奋,很紧张,脑子里全是老师教导的东西,演出完之后有虚脱的感觉,可能是过度兴奋紧张吧。”郑建平对记者笑言。

能够从事自己喜爱的职业,对他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所有的劳累、困难都可以转化为动力。上班、练功、演出,基本上构成了他每天的生活,平时只要一有空,他就练唱腔、腰腿功、把子功和身段,钻研剧本,甚至钻研化妆。“我们所有演员都是自己化妆的,可别小看化妆,有时妆容决定角色的成败。”

郑建平说,在以往演过的众多角色当中,他最喜欢的是《子建会洛神》中的曹丕。这个角色有不少心理戏,需要细细揣摩,在眼神、表情、动作中表现出来,发挥空间非常大。正是这样极富挑战性的角色,让他深深着迷。多年来,他随团参加了多届湛江市艺术节,都获得剧目金奖,个人获得优秀演员奖;在广东省艺术节中获得优秀剧目奖,还获得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三等奖。随团到省港澳、新加坡、加拿大、美国演出时,他也得到不少戏迷的青睐。

视“南国红豆”如珍宝

平时,剧团的主要市场在农村,一年演出的100多场次里有80%是在农村,拓展外地市场非常重要。郑建平告诉记者,剧团刚开始到香港演出时,香港观众对湛江粤剧团还不熟悉,对他们的实力也半信半疑。后来,经过两年的磨砺,剧团演员们的演出越来越成熟,剧目也非常新颖,他们凭借着精彩的表演,赢得了香港戏迷的喜爱,湛江粤剧团在香港的名气也越来越响。

很多人都说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可能是这样的性格令我这么多年对粤剧艺术热情不减吧。”郑建平说。对粤剧事业的爱,让郑建平对粤剧这颗“南国红豆”视如珍宝,不断追求艺术的更高境界,也让他对粤剧行业的前景有了更深层的思考。“现在粤剧行业面临体制改革、人才匮乏、观众老龄化三方面的严峻考验。创作一个艺术精品,需要一个团队的通力合作和一丝不苟的排练、舞台演出,在演出中发现问题再反复修改,这其中不但需要时间而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少了政府资金上的投入,不但难以创作出粤剧精品,而且连剧团正常的运作也是举步维艰。”

当前,粤剧行业成才率低、工作艰苦、待遇偏低,难以吸引年轻人加入这个行业,如何将这门艺术传承下去,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粤剧要改革,在保留粤剧精华的前提下,我们要去创作贴近时代脉搏的粤剧精品,吸引更多年轻的观众;政府也要加大扶持力度,让粤剧进入学校,进入课堂,哪怕是兴趣课,也是迈出了意义非凡的一步。”郑建平说。

郑建平

湛江粤剧团副团长郑建平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