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伯铨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主持人晓华专访


梨园佳话数不胜数,其中有一对伉俪的粤剧人生更是被后人津津乐道。这就是朱振华、黄洁屏夫妻。1938年朱振华在马来亚怡保埠由罗品超作证婚人与黄洁屏结为梨园伉丽。他们有什么传奇故事呢?资深粤剧武功教师朱伯铨作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韵味岭南》节目,接受主持人晓华专访,向我们讲述了朱振华、黄洁屏夫妻的传奇人生。


朱振华与中山女经常切磋舞台表演艺术,这是他们对练南拳《手桥》。

朱振华结缘粤剧得益于胞兄朱波。当时朱波在红船上当柜台,便把朱振华带上红船做跑腿。因朱振华勤奋刻苦,深受红船上叔父、伯父喜爱。他先后拜何细纪、吴文飞为师,与新马师曾成为同门师兄弟。朱振华少年时期也有幸在戏剧养成所与罗品超、陈酉铭、张活游等一起学习。戏剧养成所由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开办,是广东最早的粤剧培训机构。朱振华从中得益匪浅,从此走上了粤剧人生之路。
罗品超曾赞誉朱振华为“表演艺术多面手之王”。朱振华多次临时帮大佬倌上阵演出。如帮生病的马师曾演出《黄金种出薄情花》、帮新马师曾演出《殇妃井》。能将大佬倌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并且深受观众喜爱,可见朱振华的艺术功力深厚。戏行的戏德是救场如救火,朱振华可谓是德艺双馨。


罗品超为朱振华题字“表演粤剧多面手之王”。

朱振华一生塑造过许多经典角色,其中有五个角色最具代表性:一是在现代粤剧《中华儿女》中反串的朝鲜老大娘“阿妈妮”,他以一个舞蹈身段表演家乡被美军轰炸后的悲愤心情,获得汇演评委的一致赞赏;二是在人才辈出的省粤剧团《杨八姐游春》一剧中反串饰演佘太君一角;三是在《刘海取金蝉》一剧中饰演“白猿”一角,当时50多岁的朱振华仍能在舞台上翻跟斗,并且将“猿”的表演形式有意识地与猴戏孙悟空相区别;四是在省、市团《陈姑追舟》一剧中与多个名旦合作饰演老艄公一角;五是首演粤剧《十五贯》“娄阿鼠”一角,大获成功。
为了能演活《十五贯》的娄阿鼠,朱振华专门抓老鼠进行观察研究。退休后无私地传授艺术给后辈。
广州市粤剧团主要演员吴宝志在他的《回忆录》中谈到:“我在粤剧《十五贯》中扮演娄阿鼠一角,得到同行和观众的赞许。扮演这个角色,是我在艺术行当中的一个重大转折,……求教了朱振华前辈。”


朱振华与罗品超练“金鸡独立”功


朱振华在拍摄电影《南拳王》饰戏班师傅与儿子朱伯钊打木人椿。

朱振华心怀粤剧,心系祖国。抗战期间朱振华、黄洁屏及其他粤剧大佬倌通过各种方法筹款捐飞机回国,声援抗战。解放后朱振华与太太一起参加了广东省文联组织的农村粤剧演出队,朱振华担任第三队队长。在此期间,他们配合当地的土地改革运动演出《白毛女》、《血泪仇》等剧。送戏下乡、宣传政府政策,一举两得。


前排(左二)广东农村粤剧演出队第三队队长朱振华,(前中)指导员陈仕元,后来任省剧协副主席。


广东省文联组织的农村粤剧演出队总部(现光孝寺),前排(左一)朱振华队长。


朱振华参加广东农村粤剧团第一届汇演获表演奖。


1983年参加了中新社与香港乐丰影业公司合拍的电影《南拳王》。


朱伯铨与师叔新马师曾合照。

(未完待续)


本稿件转载自韵味岭南微信公众号,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转载稿件负法律责任。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