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和中国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广东粤剧院新编粤剧《还金记》作为2016年重点打造的剧目之一于6月30日至7月2日连续3晚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上演3场。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郑雁雄、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杨树7月1日现场观看了此剧。

该剧由粤剧编剧梁郁南根据罗宏长篇小说《骡子和金子》改编,文华导演奖、中国戏剧优秀导演奖得主王佳纳任总导演,广东粤剧院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丁凡任艺术总监,国家一级演员文汝清领衔主演,音乐设计则由跨界青年作曲家陈挥之担纲,值得注意的是,他此前曾操刀粤剧《决战天策府》《白蛇传·情》等新编粤剧的音乐设计。

该剧虽然是主旋律题材,但没有空洞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而是以情动人、以小衬大,以“小人物”马夫马得金的长征路折射出红军二万五千里艰苦卓绝的长征路。6月27日晚,南方日报记者专门前往观看了带妆彩排,剧中由两个演员操控的高头大“马”让人印象深刻。该剧将新的现代舞台表现形式与传统戏曲相结合,表现出中国戏曲最为独特的魅力。导演还创造性地把跑步机这样的现代产物搬上了舞台,让整个剧目显得创意十足、符合当代人审美。

“小人物”演绎长征大背景

《还金记》整个剧目通过对人物马得金的塑造,侧面描绘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从立项到最终搬上粤剧舞台上,该剧主演、青年粤剧演员文汝清充分发挥了他作为年轻一辈敢想、敢试、敢演的冲劲。

文汝清回忆,当初他一眼就相中了《骡子和金子》这个故事,因为人物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这是一个关于个体诚信和承诺的故事,以小人物的视角观察了长征,展现了大时代的缩影。这是一个现代戏,而且要面向年轻观众,我有信心演好。”下定决心以后,文汝清用他入选“广东文化英才计划”的20万元资金启动了这个项目,也得到了广东粤剧院和业内同行、长辈们的大力支持。

文汝清踏入粤剧行当已经21年了,现实生活中他长相英俊,以往也多扮演面相“精明”的文武生,此次在剧中他扮演马夫“傻金”,着实是个不小的挑战。“这是我遇到的最难演的角色,常常被王导骂。”文汝清笑着说。“傻金”的“傻”体现的是一种对于诚信的执拗,而非表面意义的“不聪明”。正如该剧的总导演王佳纳所言,“这个戏是为了让大家感受人性一诺千金的魅力。”尤其是作为一部新编粤剧,演员必须从内而外地去感悟这个角色。

“一定要掌握‘傻金’的这种心理状态,才能演得好。”王佳纳说。整部剧里没有口号,而是用马得金的“内心戏”来表现主题。从醉酒被骗偶然成为红军马夫,到偶然拾得金子决定兑现承诺,再到因为心爱之人、战友牺牲而情感升华,“一根筋”的傻金通过将内心思想斗争转化为粤剧舞台上的唱、念、做、打,一招一式并不刻意,相反,人物鲜明、情感炙热的表演让“信义何止值千金”的思想变得格外能打动人。

“人偶马”跑步机上舞台

《还金记》是广东粤剧院今年的重点创作剧目之一,原著《骡子和金子》也已经在电影、电视剧、连环画全面开花。编剧梁郁南认为:“用戏曲形式表现小说的故事,取舍和重构恰当与否,决定着改编的成败。把相当于几十集电视剧的长度用两个小时演出来,就不能简单地选取几个片断拼接成戏,必须以戏曲的手法进行再创造,根据戏曲的特点和需要进行取舍或重构。”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的戏曲程式并没有丢。

总导演王佳纳在剧中运用了人偶、弹簧高跷、干冰、旋转升降台、跑步机等多个元素,开场就现身的人偶马“黑青”让人眼前一亮,两个演员分别在“马”的前腿下和后腿下操纵“马”,演员的脚上踩着健身用的弹簧高跷,跟舞台剧《战马》里的马有得一拼。

此外,《还金记》还加了一场傻金去牢房救邱排长的戏,体现了戏曲的虚拟化,采用的是经典折子戏《三岔口》的手法来演绎。“傻金”走过雪山和草地遇见冻死的红军战士,他们已经成了“雪人雕像”,这也是一个经过重构的戏剧场面,悲壮崇高。“构造这样一个静止般的场面,是为了完成粤剧主题曲抒发情感的需要。”梁郁南说。在这样的场景下,傻金再度受到震撼和鼓舞,他跑上了舞台中央的升降台开始跑动,“其实演员脚下有一个跑步机,这样类似跑酷的跑动更能展现傻金内心兑现承诺的急切,以及向着光明前进的热烈。”王佳纳说。

这次的主创团队中还有南方歌舞团的编导参与,这让舞蹈的表现手法在粤剧中也有很好的展现,剧中“花姑”和“傻金”在庙里跳了一段双人舞也引发观众一片喝彩。(周豫 梁彦兰)

(摘自 《南方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