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上午10时许,江门市粤剧团饭堂里,剧团几任领导严泽芳、余阳丽、冼仲汉、高桂强等围坐一起,观看着南方电视台录播的粤剧专场《红船声动五邑情》。这是2014年7月江门粤剧团重建35周年在香港新光戏院连续三晚的精品剧演出,看着自己的演出身影和受访片段,他们思绪凝重,剧团的发展不甚理想。
红腔花旦余阳丽曾担任过剧团团长,她在2014年两会上以政协委员身份提出《关于加大对粤剧艺术保护、传承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社会支持的建议》,指出粤剧与我国许多传统地方戏剧一样进入了低谷,“粤剧团由于受制于体制约束以及时代变迁,和国内其他的地方传统剧团一样,都面临着经营困难、市场萎缩、人才流失、硬件落后、从业人员待遇偏低等困境。”如何走出困境,除了希望政府加大扶持补助,还能有什么途径?
困境1:经营困难市场萎缩
粤剧团的困境,是因为没有了观众吗?余阳丽说,“不是粤剧没观众,是舍得花钱买票看粤剧的人不多,没有形成一个消费群”。每年在东湖影剧院的惠民演出都是爆满,“2013年是应观众强烈要求,从原定3场增加到6场”,但是,票都是派出去的,场地费用还要剧团自己掏。
现在的江门粤剧团,是一个以自筹经费为主、政府专项补贴为辅的文艺单位。目前剧团的生存除了有专项活动向政府申请专项补贴外,主要是努力开拓农村包场演出市场,通俗说就是常到各处下乡做“春班”或唱“堂会”。“每场演出费不到两万元,除了交通、运输、差旅食宿、折旧摊销等费用外,所剩无几”。余阳丽说,尽管采取了多种办法,但对于一个有50名演职人员、年支出近400万元的粤剧团来说,资金缺口仍存在。
余阳丽建议,为确保这支肩负着保护和传承粤剧艺术的粤剧专业队伍和粤剧工作者有生存的空间,希望市政府能参照周边地市,以多种形式或政策上的倾斜加大对粤剧工作者的重视和经费的投入,逐步改善粤剧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
对此,市财政局表示,市粤剧团于2004年过渡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财政部门每年安排7.2万元的台柱补贴,专项补助基本保持每年100万元的水平;2011年剧团实行改制转企,按照市粤剧团改制转企的实施方案,一次性给予扶持经费300万元。市委市政府2012年由市本级财政一次性安排江门市粤剧团改制转企补助专项经费200万元,另由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100万元,并维持江门市粤剧团改制前的补助水平不变,每年给予不低于100万元的专项补助,用于演出排练补助。
市财政局建议,转企改制后的剧团应着眼于市场,本着创新的经营理念,提高市粤剧团的整体素质和知名度,拓宽收入渠道,打造一支以自主经营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的粤剧艺术表演团体,达到改善市粤剧团目前经费不足状况的目的。
2014年,市财政部门考虑到市粤剧团的实际困难,在财政收支矛盾严峻的情况下,除维持往年补助水平不变的基础上,还通过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方式支持粤剧团“送戏下乡”服务,增加经费30万元。
也就是这15场“送戏下乡”,让剧团看到了乡镇广阔的市场。“好多乡镇几十年没看过戏,人潮汹涌,观众感叹剧团演出的大型专业”,但是,“喜欢归喜欢,要让乡镇的观众掏钱就很难了,所以政府采购是个好办法”,“江门80个镇(农场),一年来一场,剧团就有了许多固定的演出,既解决了基本生计,也满足了乡镇的文化需求”,在剧团团长冼仲汉看来,“就算江门市区有了固定的剧院,乡下的老人要进城看戏依然不方便,还是送戏下乡好”,虽然下乡演出要面临交通住宿、日晒雨淋等等难题,但看到观众的热情,演员们也很满足,“希望政府能够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或者加大采购力度,让粤剧更多地走进基层。”
困境2:待遇偏低 人才流失
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观众结构出现断层,整个广东的粤剧市场逐渐走入低谷,省内很多地级市专业团体要么散伙,要么得过且过,市粤剧团也同样陷入尴尬的市场困局。而挺过那段艰难时期后,剧团也面临重大抉择,“当时像东莞、顺德的剧团,散了就再也聚不回来,就算地方财政有钱”,“后来顺德抛来橄榄枝,要整个剧团过去,我们找了一直支持剧团的老市长黎子流”,“黎老说,我是顺德人,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站在五邑侨乡的立场,黎老还是建议我们坚守阵地”,余阳丽说,包括她个人都曾受到各种条件优越的邀约,但最终还是决定留下来。
坚守阵地的包括原来的团长,现在的党委书记严泽芳。他告诉记者,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是市粤剧团最辉煌的岁月,“记得台期最多的一年是1987年,全年共有248场演出,1万多观众看一场戏。无论是演出场次,还是演出收入,在全省地市级专业团体中,我们都是名列前茅,声望颇高。”
但是,1992年成为一个重要的分水岭。“1986年至1991年间,我们平均每年有200多场演出,1992年到现在一直维持在100多场左右,2003年因为‘非典’锐减到90场。”一蹶不振,演出锐减,剧团开始陷入市场困局。
每年,市粤剧团都靠自己找市场,剧团领导既要熟悉各地的演出“旦期”(即各地农村的民俗节日),又要与各地的“戏牙”(中介)建立稳定的关系。“我们剧团没有固定的演出点,完全是靠自己找市场。一年到头,我们都要四处奔波联系演出点。现在粤剧市场主要是在农村,有些演出点是靠乡亲的关系,有些是靠中介介绍,我们现在主要以东莞、中山、顺德、南海为主,那里的乡村经常有地方庆典、民俗节日等。当然,这些地点也不是固定的,要靠自己常去沟通,稍微不留神,就会被竞争对手抢走。”冼仲汉说。
目前,江门粤剧团的从业人员平均每月工资总收入为两千元。余阳丽说,较低的工资使得粤剧团的“角儿”一度流失。2010年6月,剧团刚从香港演出回来,几年前从省粤剧学校毕业来团工作了多年的8位演员,知道剧团将要改制,成为企业单位,突然提出辞职离团,“其中有两个演员也是经过我团老演员呕心沥血、千锤百炼培养起来、马上就可以挑大梁。对剧团的打击可大了。”到目前,因为改制走了11个,剧团又不得不招入新人重新培养。
“目前剧团还是事业单位,剧团的收入由政府差额补助、市场经营和企业支持构成。”“我们在不久前召开的文艺调研会上提出,把剧团的三类改制推向二类,这样剧团能支配自有资金,积极性才能相应提高”,余阳丽说,“现在还能够养活剧团的一帮人,但是要想提升整体的艺术水平,还需要有更多资金,因为艺术的创作和创新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
举措:培养新一代粤剧观众
“从当前的粤剧演出市场来分析,观众老化、年轻观众跟不上,是粤剧市场陷入困局的主要原因。”严泽芳说,“尽管如此,但我坚信粤剧是不会灭亡的。”
这些年,为了做深做透粤剧文化,扩大粤剧文化在年轻一代观众中的影响力,市粤剧团和五邑大学签订了“粤剧文化交流与研究合作计划书”,粤剧团骨干演员将到邑大给学生们讲学、表演,双方共同整理研究传统剧目。积极探索新戏、尝试新唱腔和新曲已列入市粤剧团的议事日程,市粤剧团每年排的新戏都倾向于找一些适合年轻人口味的新唱腔,安排的剧情相对精炼而紧凑。
“当前粤剧缺少年轻观众,并不是因为年轻人不喜欢,而是他们对这门艺术缺乏最基本的了解,而重视粤剧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和发扬,对于粤剧今后的传承和发展至关重要。”余阳丽说,除了舞台上表演的演员,还需要有长期固定的观众,对粤剧感兴趣的人多了,粤剧的繁荣与振兴才指日可待。
余阳丽说,在培养新一代粤剧观众这个问题上,香港的经验值得借鉴。香港的中学有粤剧课程,除了基础知识外,孩子们都喜欢学习粤剧。小学也有粤曲课程,香港演艺学院有粤剧专业。“希望我们的政府、我们的教育部门也能在中小学校中开辟出一块粤剧教育或粤剧欣赏的园地。”
教育部门回应说,目前,江门市各中小学校都统一采用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的音乐教材,此教材各阶段的音乐文化都渗透有岭南音乐欣赏、粤剧欣赏和岭南音乐文化知识等。下一步,江门将坚持以引导、激励为主,激发广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粤剧文化的兴趣和热情,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粤剧文化素养。
市教育局表示,将加强文化部和教育部门等的合作,组织市粤剧专业演员到学校进行粤剧知识讲座或课余互动,增强中小学生学习粤剧的兴趣。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