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奖“粤剧新戏班底选‘过江龙’还是‘本地姜’”的话题(详见羊城晚报6月4日A10版)引起热议,热心读者纷纷致电羊城晚报表示,“困扰行业多年的问题终于拿出来说了”,“只有引起社会足够重视,才有可能找到解决的方法”,不少人认为,光呼吁“政府支助”已不是解决困局的万能法宝,在政府越来越重视粤剧等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之际,“政府该如何支助”是关键。羊城晚报记者专访原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广东省文史馆馆员、知名剧作家、文艺批评家陈中秋,从老领导眼中再看“政府扶持文化”。

利益让评奖变复杂

羊城晚报:最近看了政府扶持项目推出的几部新编粤剧,行内外的观众都认为粤剧发展存在不少问题,您如何看待?

陈中秋:这不仅是粤剧的问题,还是整个戏曲界的问题,更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承传与发展的问题。早在1982年,中国戏曲的观众市场就开始走下坡,说大一点但也是实在的一点,这与大时代的变革密切相关,因为社会环境变了,人的生活、思想、观念、价值标准都发生了变化。娱乐方式多样化,传统的东西成了“土”的代名词,粤剧的城市观众不断减少。从1988年起,省政府开始对文艺界推出扶持政策,每演出一场补助不同的金额,例如粤剧是4000元/场,话剧是4000元/场,交响乐是7000元/场,歌舞剧是8000元/场。这种扶持可以说是开全国先河。政府扶持的初衷是好的,政府也不是粤剧问题的根源。

羊城晚报:有人认为,正因为政府出资,才让剧本或带有政治色彩,或因“奔奖”而盲目请外援来编导,让粤剧变了味。

陈中秋:作为一种推动行业发展的手段,评奖是全世界都有的激励机制。设奖本身是很纯粹的,每一个奖,对参选作品有一定倾向性也是无可厚非的。很简单,譬如你有钱设立一个奖,会让获奖人说反对自己的话吗?但是,由于获奖后牵涉到很多利益点,这就让评奖变得复杂起来。参评变成“跑奖”,更多时候成了一种玩“应试技巧”的游戏,就像每年狂热的高考前猜题。外援,很多时候就等于猜题老师,获过奖的编导在粤剧参评同类奖项时更受青睐。

羊城晚报:政府扶持和激励的初衷都很好,只是执行时往往变了样。

陈中秋:是的,都是利益作祟。

掌权人不要急功近利

羊城晚报:在市场逐渐缩小的现实下,粤剧要如何走下去?

陈中秋:首先,掌权人要认识到粤剧的重要性,不要那么急功近利,不要认为这个东西没有票房,没有人看,就没有价值了,就说我们不做了。现在很多剧团改革把剧团解散了,包括本人当团长的那个剧团,没错,是要改革,但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是发展它,而不是消灭它,现在很多改革都是形式主义。

羊城晚报:掌权人认识到粤剧的重要性很重要,懂得引导粤剧发展更重要吧?

陈中秋:是。邓小平提出干部要“四化”,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但在当下,很多干部都不重视专业化。更糟糕的是,不懂还要管得细,包括剧本的题材、内容、选角等都要过问,这是不妥的。

羊城晚报:香港的粤剧发展不错,在政府扶持这块有没有值得我们借鉴的?

陈中秋:香港特区政府成立专门基金,对粤剧演出拨款。近来,香港特区政府对粤剧扶持的一项最瞩目的举动是兴建西九龙综合性文娱中心。在这个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方案中,把戏曲放在首位,不仅有千人大剧场、两个中型剧场、两个可供小型演出的休闲场所,还有交流、研究、展示和从事社会教育的场地。此外,香港还通过活化古建筑等增加粤剧演出场地。这很值得我们借鉴,政府多提供低廉的、交通便利的演出场地,就是对粤剧的最大支持。

从小要种下这个根

羊城晚报:除了多建场地、给资金,政府还可以做哪些助推?

陈中秋:目前,要解决中国戏曲等传统文化发展的问题,还得要大环境改变才行。中国有很多人既不看戏剧,又不研究戏剧,还在那里大发牢骚,说这落后,应该淘汰,不如去看美国大片。这是很浅薄的,圈内人都很焦急。

如果小朋友从小就接触戏曲等传统文化,以后情况会不一样。改变大环境,就要改变教育模式,从基础教育抓起,包括现在的乡土文化教材,从小要种下这个根!让小孩子在学校里玩玩粤剧,学点诗词、书法,是很有必要的。不然,把根拔起了,是很难扶起来的。在过去的一定时期里,我们国家落后,没有文化自信,什么都以西方为标准,现在应该清醒了。每一个民族要增强凝聚力,都要从教育抓起。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