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爱听戏尤其是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老年人,所以豫剧很流行。办个红白事都要请戏班子来热闹下,红事(包括庆寿)图的是添个喜庆,白事也有另外一番说法,让老人最后享受下人世间的乐趣,也缓解一下哭丧人那悲伤的气氛。不过经过这一番闹腾,喜事添闹, 白事却不白了。有这么忠实的市场,难怪河南的戏曲节目长唱不衰。豫剧演员也涌现了一大批大师级的演员,走出中原名扬全国。但是……
但是问题也一直很明显,而且一直没有解决,到后来干脆彻底放弃。这个问题就是没有创立,更没有优化本土的音韵系统。当然他们有自己当地的读音,但是没有坚持下来的文化自觉意识,不断地在中州韵和北京韵之间来回跳跃,到后来就跳到北京韵那个轨道上不回来了。
通过看早期豫剧电影,我们还可以发现,早期的豫剧演员对于本地音韵既有坚持又有偏执,比如说《朝阳沟》“走一道岭来翻一架山,山沟里空气好实在新鲜”,“新鲜”竟唱作“xin xuan”,而实际上,这两个字都是尖音字,应唱作“sin sian”。他们唱响了唱红了豫剧,但是也走偏了走歪了。原因就在于他们不加审视的继承和之后麻木地统统放弃。他们没有为后来的新人树立语音标准,而把重点仅仅放在了“唱功”上,以至于后来的年轻演员几乎清一色的以普通话为职业用语和生活用语。如此以来,他们再也体会不到也说不出河南味,更不会创造新的河南味。老一代演员不但不去纠正反而跟着年轻后生的语音去学,这就是典型的为老不尊,俗话叫做“老不要脸”。
而放弃本土词汇更是顽劣固执,愚昧无知。河南话是完整的系统,包括声调,语音,词汇和语法完整的四部分。豫剧仅仅保留声调这块最后的遮羞布,从而在文艺左倾的邪路上越走越远。
豫剧演员抓住了历史机遇,打响了个人品牌,也打响了豫剧的牌子。但是由于自身的文化素养,他们大多缺乏宏观的视野,无法进行文化比较和整体构建。他们的悲剧就在于,始于豫剧也止于豫剧。
反观京剧则是另外一番景象。京剧名为“京”,实际上并不“京”,因为它有不同于北京话的音韵。为啥不用北京话的韵,其中固然有其历史原因,但是北京话的音韵系统不好也是重要原因,例如,尖团音不分,平翘舌音混乱,后鼻音消失,“u”和“yu”韵母混淆,入声舒化得更是一塌糊涂!京剧不采用北京话的韵实在是明智之举。京剧是名副其实的国粹!
结论:京剧不京,豫剧不豫,前者成为国粹,后者成为伪省粹的鸡肋。(作者:河南话(鱼共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