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人们将欣赏到小香玉艺术学校学生表演的歌舞剧《动物狂欢节》。这已是他们连续第六年参加了。小香玉教出的这些学生,个个都管她叫“妈”。

淡出舞台办学校

众所周知,小香玉是豫剧大师常香玉的孙女。奶奶的艺术禀赋遗传给了她,小香玉成名甚早,15岁就因主演《木兰从军》而全国闻名,1992 年更获得第十届中国戏曲“梅花奖”榜首,是豫剧剧种中的首席青年演员。
1994 年,是小香玉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那一年,她从河南省豫剧团调到了山西省豫剧团,遇见了生命中的另一半———王为念。两人很快组成了家庭。1995 年初,夫妻俩创办了一所艺术学校。别人办学校,都招城里孩子,城里孩子聪明伶俐,城里家长舍得投资;可小香玉一开始就有明确的想法,要给贫困的农村孩子全免费学习艺术的机会。于是,小香玉和王为念跑到大山里招生,一批山里的孩子,成为他们学校的第一批学员。小香玉艺术学校,是我国第一所专门招收山里娃和孤儿的希望艺术学校。所谓“一心不能二用”,此话用在小香玉身上分外合适。为了她的学校,她在舞台上的时间缩短了,心血几乎全部投注到了孩子们身上。

是校长更是爹娘

学校开了,而“教学”的难度远远超乎小香玉夫妇的想象。那些来自贫困地区的孩子,不但很多没上过学,有的连最基本的生活常识都没有。一次,小香玉带孩子们去洗澡,没想到洗完后,几个孩子肉都裂开了,赶紧带孩子到医院。大夫一检查,一询问,原来,这些孩子从来就没洗过澡!
面对这样的学生,小香玉心里很沉。她觉得,一样是孩子,他们得到的太少了。她决心要给孩子们尽可能多的爱和照顾。原本养尊处优的小香玉变了,她每天挎着篮子到街上买菜,给孩子们做饭、洗衣服、剪指甲,临睡前还要陪他们玩一会儿。照小香玉的话说,“天天打在一起,二十四小时住在一起”。为了照顾好孩子们,今年38岁的小香玉甚至几次放弃了做母亲的机会。
孩子们的心是水晶做的,你真心对他,他会给你成倍的爱的回应。有一个学生给小香玉写了一封信,信上说,我特别想叫你妈妈,但我觉得自己还不够格,等我将来有本事再叫你妈妈。小香玉说,能不能有本事,那需要你去努力;如果想叫的话就叫吧。谁想到,这个称呼很快就在学校叫开了。

双向融合教学法

小香玉说,目前国内许多中等艺术学校,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比例往往是2∶8 ,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微乎其微,而艺术课的教育尽管占的比例很大,但教学内容没有与实践紧紧相连,导致学生毕业之后,一旦离开艺术领域,对瞬息万变的竞争市场只能束手无策,甚至被无情淘汰。“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就是要通过5∶5 的教学方法,使我校的每一个学生进入市场以后,可以不成为一个艺术家,但决不能成为一个被淘汰的无能者!”
5∶5 双向融合教学法,是将教学时间对半分,50%的时间学文化,50%的时间学专业,并且把一定的文化课内容渗透到专业课当中,把一定的专业课内容融合到文化课里边,以两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以期培养出“有文化素质、有艺术气质并被社会抢着要的人才”。小香玉还充分发挥自己的“名人效应”,聘请全国一批著名艺术专家和名人赵本山、陈佩斯、朱时茂等来学校向孩子们“面授机宜”。

孩子让妈妈骄傲

小香玉将所有的心血与爱倾注到了孩子们身上,孩子们也真诚地爱着他们的校长妈妈。这份爱,体现为他们对于所学知识的认真接受,在舞台上的卖力演出。央视的导演评价这群孩子,说他们听话,守纪律,艺术水准高,排练演出又特别认真,“就是好”!
究竟有多好?龙年元宵节的清晨,长城上气温零下14℃。孩子们与成龙合作拍摄《男儿当自强》。只听导演一声令下,几百个孩子站在风口上,齐刷刷扔掉背心、露出光光的小膀子,小一点的孩子眼含着泪水,却把舞跳得龙腾虎跃,精彩非常。大人穿着羽绒服都在发抖,孩子们经得住吗?小香玉暗暗心疼。没想到,表演结束后,穿羽绒服的大人病倒了几个,几百个孩子竟无一人感冒。小香玉日后每提及此事都会说:“我为他们骄傲!”
办学八年,小香玉艺术学校为我国各大媒体提供了一批高水准的节目;从办学初只有几个农村娃学生发展至今,学校已经有了四百多名学员,一百多名艺术专业和文化专业的教师,学生和教师们来自全国各地。去年,小香玉艺术学校搬到了北京。(记者 吴海云)

(摘自 《解放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