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转型、文化转型的新的转折点上,中原豫剧有可能伴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崛起,再有一个十年的强劲发展。在下一个十年的发展之际,我希望豫剧界的朋友们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更加自觉地走进现代生活。我们人虽身处现代,但是我们的剧场意识、舞台意识、人文意识和价值取向,都要更加自觉地跟上现代的进程。比如,有些剧目的内容总是让弱势群体成为道德的承担者,让弱势的人背负起过于沉重的道德使命,通常把歌颂人物的高尚行为与最基本的人性或最普通的情感对立起来,因而缺少现代人对普遍情感和普通人个体生命的尊重。无论现代戏或古装戏的创作,这个倾向都是显而易见的。这是现代意识的缺乏。
第二,更加自觉地走进都市剧场,这也是近年来看河南豫剧的体会。我们的演出已经走进了现代剧场甚至豪华的剧场,可是我们的意识还停留在广场上,演出时声音太大,这培养不出观众真正的剧场意识。所谓剧场艺术的精品,靠的就是细节、细微之处的精心展示,而粗糙的情感、粗糙的视听,何谈精品?现在我们已经对舞台技术制造的生活幻觉习以为常了,还那么依赖音效,不遗余力地对都市剧场、都市观众进行音量轰炸,甚至更有甚者无视表演艺术而滥用科技,滥搞大制作,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第三,更加自觉地培养票房意识。河南人进剧场看豫剧,为什么普遍没有买票的意识?应该自觉培养城市的票房制,戏曲观众没有买票意识,是因为真正的票务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观众还停留在赶集看热闹的阶段。精品剧目,首先要带头培养票务市场,带头建立票务意识。中原豫剧的崛起,包括票务意识的健全,这也是全国戏曲演出普遍面对的局面,如果从河南做起,从豫剧做起,从郑州市做起,那么豫剧又在全国带了一个好头。
豫剧的发展危机也必须引起重视。现在我们国家正处在城市化、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河南是农业大省,大面积保留着农业区域,也大面积保存着农业趣味的老百姓。豫剧发展的趋势是,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新生代的趣味也会发生改变,价值取向、审美趣味不可避免地会变化,如何在这些变化的过程中依然守住传统的趣味、传统的表演方式,这是对豫剧从业人员的一种考验。我们一方面要保留我们现有的水土,不要让水土流失,另一方面要能够满足城市环境中新生代的日常生活方式的需要,这是豫剧发展的方向。我们要与时代同行,但不等同于大制作、非豫剧化的歌舞等表面的现代化。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