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板桥社区活跃着一支剧团,这是该社区居民自己组建的剧团。他们自编自演的曲目在一些比赛中获得了好名次。在日常的排戏和演出中,他们收获了快乐和友谊。
73岁的袁文庆是板桥豫剧团的团长。他说,在“文革”前,他们那儿就有一支豫剧团,后来解散了。豫剧团虽然解散了,但是居民们爱好戏曲的传统却一直在。当年,河南电视台举办的《梨园春》节目风靡全省,在此影响下,袁文庆和村里十几个爱好戏曲的居民商量,重拾传统,组建豫剧团。
“我一说,他们都很支持,豫剧团就这样成立起来了。”袁文庆说,刚成立的时候,有十七八个人,有乐队,有演员,其中两个演员还在戏校学过。“所以我们豫剧团成立之后,水平不错。”
豫剧团成立前,村里不少人爱打麻将;豫剧团成立后,打麻将的人少了许多,特别是豫剧团的成员。成立之初,他们每天晚上聚在一起排戏,好不热闹。
“我们还根据当时社会风气和身边的事例写出一些剧目,其中一个是《好哥贤嫂》。我们团的好写手贺全生写出来后,我们其他人再在一起讨论、修改。”袁文庆说,他有一个同学,名叫李宗南,会作曲。剧本写好后,他又请李宗南帮他们作曲,对剧本再修改。“当时我们靠着这个自编自演的曲目在几个比赛中获得了不错的名次。”
板桥豫剧团成立之后,受到村里干部和居民的不少支持。“社区专门给我们安排了一个活动室,让我们平日在此排练。以前,我们每次出去参加比赛,社区书记就找车带着我们。”袁文庆说。
如今,为了生计,团里不少人外出打工。不过,只要有演出,大家还是尽量赶回来。“在我们这个豫剧团,大家不仅收获了唱戏的快乐,还收获了友谊。”袁文庆说,团里成员不管谁有了困难,大家都积极帮忙。有个成员骨折住院,大家听说后,一起买些礼物去看望他。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