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在台湾艺术界能有一席之地,有两个人功不可没,一个是当年把豫剧带到台湾的台湾豫剧“皇太后”张岫云,另一个就是从张岫云手中接棒的王海玲。中国戏剧梅花奖艺术团台湾行期间,记者在南屏别院的排练厅见到了王海玲。朴素的装扮、谦和的表情,欣然接受记者采访的王海玲说起如何在台湾传承推广豫剧时,一下子变得眉飞色舞起来。

王海玲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小时候喜欢的是歌仔戏,8岁开始学习豫剧时连一句河南话也不会说,满口的闽南话。50多年过去了,王海玲说现在倒反而不会说闽南话了。团里有广东人、客家人、台湾少数民族等等来自各地的演员,只单单没有河南人,唯有王海玲的女儿、在剧团中演小生的刘建华因为父亲是河南人,所以算是有了个河南籍。正因为剧团中的演员都不是河南人,而如今台湾的观众对河南方言也少有了解,所以台湾豫剧虽然还保留了河南乡音,但一些台湾观众难以理解的河南土话都不再出现了,唱腔也少了些豫剧特有的气势和力度,变得比较温婉抒情。这样的变化,被王海玲看做是“入乡随俗”。

戏曲演员往往有副好嗓子就重唱轻表,有武功身段就不注重唱功的加强。可王海玲双管齐下,唱表并重。王海玲身段工架基础比较扎实,举手投足“边式”规范,握刀顺枪得心应手,尤其有武戏铺底,肢体更加敏捷矫健,机动灵活,手眼身法步和谐流畅,随心所欲,有着较强的可塑性、适应性和表现力。她一到舞台上就显得神气十足,武戏中的“把子”、“出手”既能做到干净利落,又同中求异,突出个性形象。王海玲善于根据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性格,赋予各自的行为特征和思想情感,在相似之间找出差异,避免给人“千人一面”的似曾相识感。同属刀马旦,她演出了穆桂英的三分野气,七分英武;同是武生也各有侧重,王海玲突出岳云的忠勇果断,强调陆文龙的刚毅傲岸;同是彩旦,《包公坐监》中的伙夫婆,王海玲在一惊一乍、一张一弛、一颦一笑的舞台行动和语言交流之中,活脱脱地再现既正直和善又粗俗狡黠的下层民妇形象;同是花旦,王海玲在《红娘》中饰演的红娘不甘于模仿京剧、豫剧名家,但求“中得心源”,凸显红娘的纯真可爱,把一个善良热情、单纯伶俐的小姑娘演得灵动轻巧、朴素可人。特别是对声音的处理,用腔的变化,形体动作的设计,一个人物一个样,很少有重复自己的地方。不仅如此,如果你看过她演的《少年齐桓公》中的姜小白,根据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改编的《约/束》中的夏洛克,王海玲竟然反串扮演了这两个角色。而夏洛克可以说是生、丑、净行当的合成品。“那一个眼神,一个撩袍,一个甩袖,尽在人物之中,尽是心灵的外化。”此时此刻,你完全忘记了她曾是一个旦角演员,正所谓胆大来自艺高,艺高源于苦功的真谛。

豫剧在台湾经营了50多年,一路走来,从昔日的慰藉乡愁到今天纯粹的艺术欣赏;观众从以河南籍乡亲为主到今天的以年轻的大专院校学生为主。说起豫剧在台湾的现状,她说:“台湾观众根本不看传统戏,为了争得一席之地,豫剧团不得不努力提高技艺。我们虽然有官方支持,但每场必须有商演的成分,因为只有票卖得出去,才能证明剧团存在的价值。”王海玲说,在台湾演出戏票都是一张一张卖出去的,所以剧团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为了适应观众的需求,台湾豫剧团平均一年要排3个新戏,光王海玲主演过的戏就已经有近150部了。

“只有演员,没有观众,传统戏剧就只有进博物馆。”王海玲说,台湾豫剧团很多年前就开始发力“笼络”年轻观众。他们把豫剧讲座搬进校园,用幻灯片向大中小学生们展示豫剧传统和“唱念做打”的真功夫,朴实俏皮的河南话通常会拉近他们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们乐意买票走进剧场。“在台湾,我们经常会排一些适合年轻人口味的新戏、跨不同文化背景的豫剧、不同形式的豫剧,只要年轻人喜欢,我们都会去尝试。有时也会排演一些儿童豫剧,增加孩子喜欢的元素吸引小观众。”她举例说:“像我们排演的《钱要搬家》这部儿童豫剧,就是将钱拟人化,通过金子、铜板、台币、美元等不同种类的钱,串起一个故事,告诉小孩子应该怎样用钱,既有教育意义,孩子们也很喜欢。我们还借用了卡通片《樱桃小丸子》中的音乐,加入了一些口头语和流行语,使形式变得更活泼。”

据王海玲介绍,他们同时也改编了一些莎士比亚的喜剧,叫做“豫莎剧”。“当豫剧遭遇莎士比亚,这是一个很新的形式,这种跨文化的演出,也受到了大家的欢迎。《约/束》是根据《威尼斯商人》改编,夏洛克的角色是由我来演绎的,在夏洛克到处要账的时候,我是用花脸演绎的;而后夏洛克以为一定可以要到的时候,我用小丑诠释他的内心;最后的时刻则用武生来表现他内心世界的扭曲和挣扎。”王海玲说,豫剧要想更好地生存、发展,就需要在社会中寻找观众。既要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也要得到学者专家的肯定。因此,在商业场次中售票,他们除了保证首先要有好的作品外,更要从营销的角度切入,争取好的票房。王海玲称,台湾豫剧团采用一系列现代化的营销法,使其剧场内年轻观众的比例一直保持在60%到70%。

“最大的遗憾还是在传承。”王海玲表示,现在台湾的艺校里已经没有豫剧科系,后续人才的培养很是艰难,等于说把我们的根给砍掉了。她有一个学生叫张轩婷,是学京剧出身的,后来转投豫剧,但因为剧种之间的声腔是千差万别的,发音的特点、位置都有不同,她是费了很多年的功夫才慢慢转过来。“不需要再转一道手。”王海玲呼吁,希望在台北艺校开设专门的豫剧科,或者恢复到以前一样叫京剧科(含豫剧),从小训练培养专门的豫剧幼苗。今年已经年过六旬的王海玲坦言,“愿作好一片绿叶,衬出簇簇新蕊红花,不遗余力推动台湾豫剧传承发展。”

王海玲出演豫剧《清风亭》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