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从诞生那天起,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名角荟萃,人才济济,他们对豫剧的发展、继承、改革、创新都作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著名表演艺术家陈素真就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

陈素真1918年3月20日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官宦人家,父亲王秉璋是陕西富平人,曾在河南的临汝、兰封、洛阳等县任过县长。母亲是贫苦农家的女儿,早年被卖到一位律师家当丫头,受尽人间凄苦,后来,这位律师将她送给王秉璋做妾,生了个女孩儿,王秉璋为她取名王若瑜。

当王若瑜还在襁褓之中时,王秉璋被会道门武装红枪会杀害,其母抱着幼女外逃,在凄风苦雨中巧遇开封近郊的一个戏班,经人撮合,改嫁给豫剧演员陈玉亭为妻。从此,这个叫王若瑜的小姑娘便改名陈素真。但是,也有人说,陈素真的这位母亲并不是她的亲生母亲,而是王秉璋雇用的奶妈,动乱中抱着陈素真跑出王家谎称其生母嫁到陈家的。陈素真本人也弄不清楚自己的这位母亲究竟是生母还是养母。她长大成名以后,常常为此感到悲伤和茫然。

陈玉亭是个非常痴迷豫剧祥符调的“红脸”演员,青年时代已享有盛誉。他的嗓音洪亮,吐字清晰,韵味独特,后来成为当时省城开封和豫东一带有名的“红脸旦”。陈素真来到陈家后,随养父生活在戏班里,住大庙,睡地铺,天天在戏台旁看养父他们演戏,耳濡目染,渐渐成了个小戏迷,常常主动练功学唱。尽管年龄小,不少戏词她却背得滚瓜烂熟,唱起来有板有眼,比划动作时,一招一式也都丝丝入扣。戏班里的叔叔、大爷见了,都说她是个唱戏的材料。

陈素真的童年并不幸福,母亲不疼爱她。尽管她不是个淘气的孩子,但经常遭受母亲的打骂,饥一顿饱一顿,穿得也不成样子,整天像个乞儿似的生活着。她很奇怪,口口声声说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为什么一点儿也不疼爱自己的女儿呢?

陈素真8岁的时候,拜在老艺人孙延德门下学艺。孙延德是豫剧祥符调的著名旦角演员,早在光绪年间便已享誉剧坛,不仅扮相俊美,而且嗓音清脆甜润。在艺术上,他是位全才,生、旦、净、丑,样样精通。可惜,由于同行嫉妒,有人暗中下药毁了他的嗓子。从此,他隐姓埋名,一心扑在培育学生上。清末民初期间,活跃在开封的名角儿,几乎都出自他的门下,名噪一时的“祥符五宋云”(即李剑云、时倩云、闫彩云、林黛云、贾碧云)全是他教出来的学生。尤其令人敬佩的是,他71岁高龄时,又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收了3名女弟子,其中就有陈素真。

陈素真在孙延德师傅的教诲下,起早贪黑,勤学苦练,长进很快。她天生的缺陷是没有一副亮丽的好嗓子。为此,孙师傅非常为她担忧发愁。

1928年的农历二月初二,老百姓称这一天是“龙抬头”,学艺一年半的陈素真选择这个吉日首次登台亮相,地点在开封大相国寺的永乐戏院,演出的剧目是《日月图》,她饰演剧中的小旦胡凤莲。那时坤角极少,海报一贴出,迅速传遍大街小巷,当晚戏院爆满。刚刚10岁的陈素真因个子矮小,舞台上的椅子太高,她坐不上去,来个检场的将她抱到椅子上,逗得观众哈哈大笑。首演虽未出什么差错,但也不十分圆满。因为陈素真嗓音欠佳,再加上她年纪幼小,底气不足,发出的声音又细又弱。事后,孙师傅语重心长地对陈素真说:“孩子,‘种地靠膀子,唱戏靠嗓子’,你一定要下苦功练嗓,把腔喊出来。没有一副好嗓子,戏班里的这碗饭是吃不香的!”

这次演出之后,陈素真边学艺边演出,由于个子小、嗓音差,只能跑个龙套、扮个丫环什么的。孙师傅也曾试着教她演老生、花脸和丑角,担心她在旦角行当上没什么大的发展。

1930年初夏,永乐戏院的单经理为招徕观众,想让女角挑大梁唱出戏,便决定由陈素真演出《反长安》,饰演剧中主要角色杨贵妃。陈素真很久没有演过正角了,听说后非常高兴,于是提前化装,很早便坐在上场门边等候上场。戏开演了,锣鼓一响,她扮的杨贵妃率领一批人马威风凛凛地登场,头一句唱“杨贵妃出宫来插花系凤”,但她唱得没够上弦,像破锣一样难听,观众哄堂大笑。她心一慌,第二句“带宫娥和彩女齐呐彩声”就更不像样了,台下笑得更凶了。没等第三句唱出,台下便一片倒好声。12岁的陈素真一时不知所措,词也忘了,愣愣地站在台上大哭,最后还是一位师傅把她领下了台。做演员的没有比被轰下台去更羞辱、更难堪了,小小年纪受此打击,怎能抬起头来呢?从此,陈素真常常挂在脸上的笑容没有了,欢蹦乱跳的身影不见了,强烈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创伤,经常独自躲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发呆。

不善言辞的陈玉亭对女儿的悲伤、消沉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不忍心孩子从此一蹶不振,深信嗓子是能够练出来的。为了给女儿一个艺术再生的机会,他和妻子商议,决定举家离汴到杞县去。因为杞县戏班多、名角多,演出实践的机会多,是个锻炼、造就演员的好地方,他决心率领女儿到那里闯荡一番。1930年秋,陈素真跟随父母告别开封去了杞县。

陈素真到杞县不久,就发现这里确实是从事戏曲艺术的风水宝地。居于县城中心的城隍庙,其热闹程度简直可以和开封的大相国寺媲美,摆地摊的、玩杂耍的、唱曲艺的、卖吃食的应有尽有,天天游人如织、成群结队,尽情观赏散心。其中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戏院子,除建于明代的城隍庙大戏楼外,还有北戏院、南戏院和灶君庙戏院,如果走出县城,遍布四乡八壤的古戏楼、土戏院和野台子就更多了。戏院子多,戏班就多,名角儿相应也多。杞县的观众热情好客,相当懂戏,不排外,不拍倒掌,不仅热爱河南梆子(豫剧),对外来的其他剧种也非常欢迎,京剧、曲剧、越调、二夹弦、道情、大平调、河北梆子等,都常有戏班子来这里演出。面对如此繁荣兴盛的戏曲环境,陈素真如鱼得水、欣喜若狂,再加上养父陈玉亭是位颇有影响的名角儿,他们一到杞县就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观众十分踊跃。陈素真心里美滋滋的,嘴里没讲什么,暗中却发誓:“就是脱层皮,我也要把戏学成!”

陈素真所在的戏班名角不少,除了养父陈玉亭外,还有大名鼎鼎的武生刘金亭、花脸冯纪友、青衣花旦朱卫林、红脸李焕章等。这些演员在当时豫剧界都相当有名气,用现在的话来说,全是“大腕儿”,但他们从不摆名角架子,对陈素真非常关怀,有空就热情地为她说戏,辅导练功、教唱,特别是刘金亭,年近半百,却甘愿为一个小姑娘充当配角。

陈素真虽然忙于学戏、演戏,但始终没有忘记在开封被“轰”下台的耻辱,她十分清楚自己最大的弱点是嗓子,“没有一副好嗓子,戏班里的这碗饭是吃不香的”,孙延德师傅的这句话,一直铭刻在她的心里。

旧戏班里学戏练嗓,可不像今日的戏校、戏曲学院,有声乐课、乐理课,有专业教师教发声、教唱腔,那时候一切都靠自己,“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戏班子为了挣钱糊口,演出安排得很紧,每天3场戏,空闲时间极少,陈素真只能忙里偷闲,少睡少玩,抓紧一切空闲时间喊嗓练声。

“为求一声新,苦咏千百遍”,两年后,陈素真年满14岁的时候,她终于喊出了一副好嗓子,唱出的声音,清新亮丽,甜脆悦耳。整个戏班都为她高兴,陈玉亭也笑了。

那个时候,农村的演出条件极差,演员很苦很累,每天早、中、晚3场戏一场不能少,4天换一个台口,每场最少演3个小时,等观众走完,已经是下半夜了。紧接着打行李、捆箱、装车、赶路……次日上午,还必须在新台口按时开演,几乎没什么休息时间。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最大的好处是演出实践的机会多。陈素真聪明勤快,有角儿就上,从不挑肥拣瘦,几乎每场戏都登台。因此,她学会的戏最多。大约又过了两年,陈素真在戏班里的地位变了,在社会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了,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挂头牌,每天上演的戏都是以她为主角的剧目,如《樊梨花征西》、《穆桂英征东》、《秦英征西》、《大祭桩》、《抱琵琶》、《梅花驴》、《老羊山》、《刀劈杨藩》、《黄桂香哭墓》等,她不仅在艺术上越来越得心应手,而且变成了一位相当标致的大姑娘了。无论在县城,还是在乡下,提起陈素真,没有不知道的。

陈素真在艺术上日臻成熟之后,推出了以唱功称著的《三上轿》。这本是一出平淡无奇的“送客戏”。所谓“送客戏”,是当时的一种老习俗,即夜晚正戏演完,不宣布演出结束,而是加演一出无关紧要的戏,观众听着无味、看着瞌睡,便自动散去。《三上轿》这出戏,节奏变化不大,故事情节也比较简单,几乎是一个人死板板地唱,不是站着唱,就是坐着唱,唱得人心烦,要不怎么叫“送客戏”呢?陈素真觉得,既然是戏,就应该让观众喜欢。于是,她决心将戏里平淡死板的唱腔进行一番更新改造。可是,创新唱腔谈何容易,因为在当时,所有的唱段都是师傅口授的,既没有曲谱,也没有专职的音乐设计,而自己没有什么文化,不懂乐理知识,只能凭着悟性在传统唱腔上边哼边改,有时为了让一句唱腔出新,需要几天才能哼成。这简直是“蚂蚁啃骨头”。她像着了魔,坐车唱,走路也唱,不分昼夜,不顾环境,有空就哼,甚至在梦中也“咿咿、嗨嗨”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她完成了《三上轿》全部唱腔的创新。

创新后的《三上轿》首场演出是在杞县城隍庙的北戏院,当她演唱“两家爱好结下了丝罗”这一段时,第一句就获得满堂好,接下来是唱一句一个好,凡是有创新之处,句句都有好,一个多小时的戏,居然获满堂好20多次。演出结束后,陈玉亭和戏班里的其他演员都高兴得合不上嘴,纷纷夸她改得好,称赞她把“送客戏”唱成了“留客戏”,陈素真自己也兴奋得一夜没睡好觉。几天后,“两家爱好结下了丝罗”的唱段,就像今日的流行歌曲一样在城隍庙里和县城大街上传唱起来。

《三上轿》创新的成功,给陈素真带来极大喜悦,同时也给她留下一个新的启发,那就是对老的、传统的唱腔和表演形式,该革新的一定要革新,决不能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后来,陈素真演出的许多剧目,之所以受到群众的欢迎并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其原因就在这里。这是她对继承和发展豫剧祥符调艺术的一大贡献。

1934年9月,也就是陈素真在开封永乐戏院因唱砸被“轰”下舞台的4年之后,她随养父陈玉亭“杀”回开封。仍然是永乐戏院,仍然是那出《反长安》,仍然是那句“杨贵妃出宫来插花系凤”,观众席上雷鸣般的掌声、喝彩声洗刷了她4年前的羞辱,陈素真以自己独特的演唱艺术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心。在这里,她接连演出了许多精彩的剧目,轰动了整个开封,名声大振,一时间成为剧坛上光彩照人的头等名角儿,被广大观众誉为“河南的梅兰芳”、“豫剧的程派”。没过多久,她又获得“豫剧皇后”的美称。此时的她,年仅16岁。带伤的雏燕,终于凌空展翅、翱翔云端。

1988年初春,陈素真故地重游,回到杞县住了10多天,并度过了她的70岁生日。正巧,当时我正在杞县写作戏曲剧本《红薯泥传奇》(该剧本发表于《河南戏剧》第四期),有幸多次与陈素真老师在一起长时间交谈,话题相当广泛,本文即是从她诸多谈话中摘取整理出来的极小一部分。

陈素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