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4日晚7时30分,北京长安大戏院内一片欢腾。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精心打造的极具新疆地域特色的大型现代戏《天山之家》从遥远的天山之巅走来,并在现场观众的喝彩声中圆满落下帷幕。根据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组委会“一戏一评”的安排,当晚演出结束后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二楼会议室举行了专家研讨会。

研讨会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副团长谢文主持,文艺界专家凌金玉、赵伟明、李志远、苏丽萍、靳文泰,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河南豫剧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吕青,河南豫剧院办公室(党办)副主任姜菱,河南豫剧院办公室(党办)副主任卢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建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团长徐爱华,主要演员杨广高、汪俊丽、孙小贝、王慧敏、史继业、高飞,中央电视台新闻部、光明日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戏剧》杂志、《魅力中国》杂志社、恒品文化·戏缘等新闻媒体列席了研讨会。

与会专家对该剧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当晚的演出非常成功,得到了现场观众的认可,成功塑造了第三代兵团人面对情感和事业作出艰难抉择的过程,展示出了兵团人的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讴歌了军垦后代传承与坚守兵团精神致力于边疆建设的优秀品德。

专家们也殷切希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能够继续挖掘兵团题材,演绎兵团故事,打造出更多更好有关军垦文化的优秀剧目,让全国人民都能了解几代军垦人“大忠于祖国,大孝于人民”的赤胆忠心。难能可贵的是,专家们也对该剧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便于该剧进一步加工提高。

李树建(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

感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不辞辛苦、长途跋涉晋京参加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活动,并顺利完成演出任务,这让我非常感动。

这部戏整体结构很好,但个别地方需要调整:1、最后一场,南飞燕出车祸截肢回来参加姜北雪和花香兰的婚礼,最后姜北雪与南飞燕重归于好,让人很不舒服,不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2、播放的音乐与现场乐队的结合不够顺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来北京不容易,感谢兵团领导的大力支持!希望各位专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他们进一步加工、提高。

 徐爱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团长)

2016年我们带着《大漠胡杨》晋京参加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今年我们带着《天山人家》又一次晋京参加北京展演月。感谢河南省文化厅、河南豫剧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领导对我们的大力支持。

在我的心目中,河南豫剧院不仅是河南的豫剧院,还是全国的豫剧院,他们组织严密、协调顺畅,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让我们有一种回家的温暖。河南豫剧院有什么活动,都会想起我们兵团豫剧团,这让我们非常感动。

我真诚希望在北京能听到各位专家的宝贵建议,这对我们进一步提高有很大帮助,也能让我们的演职员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
   凌金玉(中国北方昆曲剧院原书记)

一、剧场的气氛,让我非常感动。在李树建院长这一豫剧旗手的率领下,全国豫剧院团齐聚北京演出,唱响京城,显示出豫剧大剧种的气势。豫剧确实在服务大众方面,超过了京剧、昆曲,做得非常好。豫剧人勤奋耕耘、艰苦奋斗的精神,值得学习,令人钦佩!

二、我首次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的演出,非常激动、非常感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是新疆戏剧的一面旗帜,通过《天山人家》这个剧目,宣传了新疆,宣传了兵团,这个剧团扎根边疆,扎根基层演出,且耕耘不辍,我觉得剧团的一批人就是最可爱的人。徐爱华团长的韵腔用气、吐字发声、人物刻画都非常棒,不愧是一个剧团的顶梁柱和带头人。

三、编剧的信息量比较大,有几条线编制在一起,有喜剧元素,活跃了现场的氛围,有情趣。人物虽多,但都个性鲜明,每个演员都能唱能演,老中青结合。演员阵容强大,满台好演员,既宣传了新疆,又展示了剧团,还让观众看到了这种最可爱的人,感受到了最可爱的精神。总之,新疆的稳定就是祖国的稳定,需要我们文艺工作者送去精神食粮,这也是我从心目中认定你们就是最可爱的人。

四、这部戏是丁建英导演的,有想法、有思路,但有的地方粗糙一点,过渡不够连贯。音乐上做得不错,我感觉排现代戏,如果把握不好,就会失去戏剧的原有味道,但有的唱腔不一定都是高腔,也需要有抒情。在把握现代戏创作上,还是要遵循传统,传统是戏剧的魂。戏曲的传承就是口传心授、艺随人走,传承很重要,搞好传承戏曲科学发声的方法,培养年轻演员,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五、这部戏参加了在山东举办的中国艺术节,导演丁建英还获得了“文华导演奖”。能跻身中国豫剧节,就说明了这部戏已经有了一定高度,也付出了很多的艰辛和努力。

尤其是丁建英去新疆排演,从不讲报酬,我觉得河南豫剧院挺可爱的,是全国豫剧的家,有困难就找河南豫剧院。相比而言,北京的院团有经济实力,只要有好的项目,政府都会支持,资金上没有问题。但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排出跟上时代又接地气的作品。

我每次看其他剧种的作品,都会被感动。我觉得应该让北京的院团下去看看,受点教育,受点启迪。衷心希望豫剧在李树建院长的带领下唱响北京、唱响全国,早日成立中国豫剧院。

苏丽萍(光明日报高级主编)

一、这部戏让我感到很亲切,有现代感,剧中有恋爱、网恋,反映了边疆人民的精神面貌。现代青年的生活、感情,反映的特别真实、生动。

二、这部戏很有情趣,喜剧人物的设置很有乡土气息,有草根性,与豫剧的亲民性契合,引起了大众的情绪,调节了戏剧气氛。现在的戏剧都特别正,严肃的主题演绎得很沉重,这部戏中喜剧场次的安排,活跃了气氛。“地主”蔡宝与摘棉工花香兰,应该在摘棉花的过程中有戏、有交流,这会让他们的关系有基础,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别扭。

三、演员阵容特别整齐,徐爱华的唱功好、非常有实力,唱得特别过瘾。音乐中不露痕迹地融入了新疆音乐元素,很有特色。唱腔设计是根据演员的嗓音条件设计的,高副政委的高腔,男主角姜北雪的几个唱段很流畅,有柔有刚,张弛有度。

建议:
  一、姜北雪回疆工作的理由不够充分,应该是新疆这个地域更有利于他的专业对口发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所以他才会放弃内地回疆发展的。

二、柳春江去新疆发展,应该有原因,是什么吸引他回到新疆,需要充分的理由。

三、结尾南飞燕有什么脸再回去?不可理解。她不应该再回来,回来的理由太不充分。事业和爱情的选择不是那么随意的,剧中她的离开和回来都给人感觉太随意。摘棉工又和“地主”蔡宝好,非常别扭。

四、办婚礼时,贴双喜字不能分开贴,双喜字分开贴,在民间是不可能的。剧中尽量避免。演出结束后,演员为观众加清唱,又给了我一次惊喜。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的兵团戏来北京演出。

赵伟明(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

天山人家,亚克西!新疆豫剧,亚克西!

一、新疆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守住了祖国的西北大门。兵团人开疆辟土、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开发西部,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文化建设上,兵团豫剧团不仅为当地兵团做文化服务,也成为边疆少数民族和内地文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这个意义特别重大,兵团的豫剧唱响了北京,唱响了全国。

二、编剧的大手笔,有妙笔。描写了三对恋人、一个家三代人,用喜剧场次来调节戏剧气氛。姜春柳在火车站接到柳春江后,不应该在车站久留,应该边走边谈,沿途看看新疆的风景,通过交谈和观赏,让柳春江爱上新疆,同时两个人也培养出了感情。

最后,南飞燕断腿后不应该去参加姜北雪的婚礼。正常人性的追求是可以理解的,摘棉工为他献肾,姜北雪处于感恩愿意和她在一起,但南飞燕出车祸断腿后再来找他,而姜北雪又愿意和她破镜重圆。这是不可理解的,不要让人物成为伦理道德的木偶。
  三、导演有想法,有办法。在车站广场上,观众的走走停停,让画面很有动感。

四、音乐、唱腔揉进新疆地域音乐的元素,唱腔优美、清新、抒情、高亢、激昂。

五、演员扮相好、嗓音好,表演好,把兵团的整个阵容都展示了出来,可以看出兵团很有后劲。

建议:
  一、剧中有个情节,听说男主角得了尿毒症,全家人都陷入惊慌失措之中。其实在医院工作的妹妹姜春柳和久经沙场的父亲应该镇定自若,不应该太慌乱。

二、编剧给每个人都设计有戏。但戏份太均匀,每个人都有一段唱,铺排太均匀,戏显得不太集中。摘棉工花兰香一出场,她这个毫不相干的人来捐肾,没有充足的理由。花兰香与这个家庭应该有紧密的关联,这样才能为她后来为姜北雪捐肾打好基础。

三、通过姜北雪和摘棉工,讲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发展情况,有点不太合适,应该由见证了兵团建设历程的奶奶或父亲讲述,这样才更有说服力。

感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能带来具有新疆地域风格的剧目到北京演出,既展示了兵团的风采,又开阔了视野,也希望能排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剧目奉献给广大观众。

靳文泰(《中国戏剧》杂志副编审)

一、感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不远千里来到北京,为我们献上精彩的演出。新疆的豫剧是全国戏剧版图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反映建设兵团精神的现代戏,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我在2016年中国豫剧北京展演月中第一次看兵团戏《大漠胡杨》,第二次就是《天山人家》。《大漠胡杨》反映了上世纪50年代第一代兵团人垦荒戍边的故事,《天山人家》体现了第三代兵团人自觉回归的故事。两个故事加在一起,为我们拉开了兵团人前赴后继、建设边疆的魅力画卷,而且彰显了第一代兵团人与新生兵团人的兵团精神坚守的一种风姿。

三、我认为,该剧实现了两个回归。一个是实现了兵团人乡土上的回归。随着时间的流失,会慢慢淡化本色,只有在一次次回归中保持自我、与时俱进,这是一种自觉的回归。另一种是自然的回归,实现了兵团精神的回归,精神的回归构成了生产建设兵团的精神实质;另一方面,新疆兵团豫剧团的每一次艺术创作都离不开河南豫剧院的支持和帮助,他们的援助为新疆的豫剧打上了一种本色,是一种对远离故土豫剧的精神支援。

四、表演上男主角姜北雪的形象好、嗓子好,有点“小贾文龙”的感觉。奶奶的扮演者徐爱华本人就是第三代兵团人,她是用生命来演绎奶奶这个角色,演绎兵团人的精神。满台演员生机勃勃。

五、舞美有风俗化,非常写意。唱腔在情绪的掌控上拿捏得非常准确。
  建议 :
  从舞台呈现上,还有一定的距离。戏有点匀,人物的典型性没有出来,转折不流畅,蔡宝的戏份太多,应点到即止。这就涉及到戏剧的风格样式的把握,如何区别喜剧和正剧,正剧应该是一种对崇高思想追求的戏剧,过于追求喜剧效果,会削减了原作的现实主义底蕴。

剧中开头和结尾都有新疆舞蹈的运用,中间也需要有新疆维族的元素,这样就更有新疆的特色。男主角姜北雪在病愈后应该安排一段生命感悟式的唱段,这样就能对拔高人物有帮助,凸显出生命的轨迹。

李志远(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副研究员)

一、全国豫剧院团在李树建院长的带领下在北京展演一个月的举措,在戏剧界是一个罕见的文化现象,这就是豫剧现象,需要深刻思索和挖掘。

二、戏曲要看戏,就是看演员,特别是文戏,如果演员的表演不到位,就会让观众失望。新疆兵团豫剧团演员的把控能力有待提高。这部戏有很大打磨提升的空间,应该在质量上有提升。这部戏是在讲什么?无厘头的结局。主题表达不明确,怎样体现兵团精神?剧中的人物呼之即来,需要删人物剪枝节,才能提升。演员在唱念时,应注意演员互相搭戏,要有眼神、情感的交流,有些唱词需要修改。

三、舞台美术上,把双喜字贴在门上,应该有双喜到分开的过程。服装上,父母在婚礼上应该换服装,或增加一些喜庆色彩。唱念做舞,身段上有点僵硬,有时身段与情绪不符合。

李建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我是第一次以兵团人的身份参加这种活动,感谢河南豫剧院为我们搭建这样的平台,给我们提供展示新疆兵团人风采的机会。感谢各位专家操心费神为我们兵团豫剧团的《天山人家》提出金玉良言,有利于剧目的进一步改进和升华。我相信,这部戏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打造成精品剧目。

感谢徐爱华团长带领全体演职员千里迢迢晋京演出,他们连夜出发、连夜装台非常辛苦,体现了兵团精神。兵团人有很多故事可以挖掘,希望今后能排出更多更好的兵团戏奉献给大家。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