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历史剧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如《辕门斩子》、《反徐州》这样的老本传统戏,习惯称它们为传统历史剧;另一类如李树建正在演出的《程婴救孤》、《苏武牧羊》等戏,它们是以历史资料为依据,同时参照一些传统历史剧而另起炉灶,重新编写的剧目,通常称之为新编历史剧。这两类剧目形成互补,交相辉映,像一个人的两条腿那样,支撑起了豫剧历史剧这一块。本文将要说的是豫剧传统历史剧,这算释题,也给本文设定了讨论的范围。
(一)豫剧传统历史剧是历史给河南人的遗留
豫剧二三百年前演出剧目以什么为主导?我想应该是传统历史剧目。
有资料显示,豫剧前八九十年是男性演员的一统天下,当然舞台上的主角多是男性,而女性也要由男性反串。可以想见,整台人都是男子汉,男人唱男人戏,当时以演出传统历史剧为主就不足为怪。这些戏包括列国戏、三国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岳家将戏、瓦岗戏、水浒戏、刘墉戏等,当然戏中主角多为姜子牙、刘邦、项羽、王莽、刘秀、关羽、秦琼、赵匡胤、杨继业、包拯、诸葛亮、关羽、吕布、周瑜、岳飞、秦桧、武松、程咬金、刘墉等一大批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其中也包括由男旦扮演的穆桂英、姜桂枝、樊梨花、刘金定等女中豪杰。
豫剧传统历史剧从行当上来分,全行当戏有所谓《头冀州》、《二冀州》、《对抓钩》、《大江东》、《小江东》、《火烧战船》、《宇宙锋》(全本)等;红脸戏有《辕门斩子》、《骂阎》、《渭水河》、《赵匡胤哭头》、《文王跑坡》、《临潼山》、《黑下山》、《红下山》、《两狼山》等;另外还有以旦角担纲主演的《老征东》、《花打朝》、《对花枪》、《刘金定下南唐》等戏。
豫剧常演大戏也被说成“外八出”(也有说“老八本”的),即所谓“四征四收” :《薛仁贵征东》、《樊梨花征西》、《姚刚征南》、《雷振海征北》,及《收姬昌》、《收吴汉》、《收岑彭》、《收卢俊义》。这里说到的“外八出”版本很多,例如“征东”有人换成了《薛礼征东》或《刘连征东》,“征北”换成了《罗通扫北》或《燕王征北》等等。
以上所列剧目很多年轻人可能不知道,这也不必为怪,其实许多戏早与我们渐行渐远了,其中一些戏像我们上了年纪的戏迷也没看过。
(二)传统历史剧的来源、特征与不足
中国人传承历史,主要靠一些史书记载,其次靠一些在民间流传的传说、古代小说、评书、戏曲等文学作品中的描述。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戏曲中,这些历史剧占了很大分量,它包含了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我国百姓(特别是那些不识字的农民)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正因为如此,传统历史剧曾经很受欢迎,多少年来,从这些戏中获取历史知识,成为老百姓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
从它的来源上说,历史剧就形成了明显的时代特征。一是历史剧虽然来自史料,但主要取自民间传说,所以使历史剧演绎的故事一半是真,一半是虚,常常游离于历史与传说之间。例如,后周世宗皇帝柴荣和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历史上确有其人,戏曲又虚构个一个叫郑恩的结拜为异姓兄弟,并且围绕这三人展开了许多戏曲故事。先是赵匡胤联合他的三弟郑恩,将后来做了后周皇帝的大哥柴荣活活烧死(这出戏叫《烧柴王》)。后来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黄袍加身做了皇帝,花天酒地,沉湎于后宫,刚被任命为北平王的郑恩极力劝谏,不料被赵匡胤酒后错斩了,使赵痛不欲生,抱起三弟的头大哭了一场(这出戏叫《赵匡胤哭头》)。这些戏明显与史不服,可信吗?只能说亦真亦假,你信真就为真,你不信其真就为假,全凭后人去评说。
二是某些传统历史剧中,也有浓重的迷信色彩。京剧《花亭射妖》叙说了这样荒诞不经的故事:“柴荣投郭威(后周第一任皇帝),封为王爵,接赵匡胤至怀庆。弟兄俩在花园中饮酒,池出现鱼妖,赵匡胤搭箭射之。柴荣荐之于郭威,而郭刚做了一个梦,梦见红脸汉射伤其左目,欲斩赵,柴荣求赦……。你说故事情节荒诞不荒诞?在豫剧中有些戏在赵匡胤的唱词里也包含了这个意思,看来各剧种有其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一面。
这些历史剧有以上时代特征,就显示出其先天的不足,主要是:
1、瑕瑜互见,精华与糟粕并存,且有些偏离历史轨迹太远;
2、帝王将相主导舞台,远离百姓生活,远不及那些反映市井百姓生活、家常里短的家庭伦理戏和爱情戏;
3、满台子多是男性演员,女性演员即便有,也占戏份不多,因此舞台色调单一。
上述这些特征与不足,注定了传统历史剧必须要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三)豫剧历史剧的的现状及我见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星斗转移,沧桑变幻,这是无法随人的意志而转移的。于是在建国后,传统历史剧已离我们渐行渐远,许多戏已经消失或濒临消失,只能留在戏曲历史档案中或老年戏迷的头脑里。
建国后豫剧六大名旦渐起,舞台风向标也发生了变化,逐步形成了舞台新的格局,由男性的一统天下走向了“吃包子吃馅,看戏看旦”的时代。近二十年,这种格局又发生了变化,豫剧逐渐由传统戏向现代戏的转化,现代戏开始占据了豫剧的半壁江山,更加缩小了传统历史剧的地盘。但也应看到,那些传统历史剧在百姓中间,特别在农村仍有相当大的市场。君不见诸如《反阳河》、《反徐州》、《辕门斩子》等戏也常有演出,就是那些看好几个晚上才能看完的刘墉系列、杨家将系列,还有《狸猫换太子》、《王莽撵刘秀》等连台本戏也有人看。这足以说明,这些戏仍有它的市场,仍有它存在的必要。问题是如何进行引导?
我认为豫剧传统历史剧中“红脸戏”占了一个大头。豫剧中的红脸就是须生的别称,多指长了胡子的、有些身份的、年龄又不太老的中年男子。红脸又有大红脸和二红脸之分,大红脸又叫红净,专演关公和赵匡胤;二红脸只挂髯口、不勾脸,手里常拿着一条马鞭,属于“有马一族”,演刘墉、秦琼、康茂才等类角色。当然年龄过老的如“三娘教子”中的老薛保,“清风亭”的张元秀,只能列入衰派老生;勾脸的男性,如“张飞滚鼓”中的张飞,“花打朝”中程咬金,都应该归入花脸行当,而决不能与红脸混淆,花脸属于净行,而红脸属于生行。
豫剧传统历史剧中,演员及演出剧目最多,在基层最有群众影响的当属豫东红脸了。其中唐玉成已被观众尊称为“红脸王”,其传人张枝茂、刘新民、洪先礼、索文化、刘忠河、朱坤芳、陈传明、谢庆军等也是著名的红脸,他们的下一代也茁壮成长起来。他们活动地盘包括豫东、鲁西南及苏豫皖交界一带,加起来总人口也占近一个亿。他们唱法各异,但要概括豫东红脸特点的话,可用高亢洪亮,苍劲悲壮,粗犷豪放,刚柔相济等词语来形容。他们善用偷字、抢板、寒韵、嵌字等技巧,似说似唱,旋律丰富多变,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他们演出主要剧目是:《刘公案》(包括1-5部,分别为:铡太师、铡西宫、下南京、会督、双开铡)、《火烧纪信》、《辕门斩子》、《困南顿》、《反徐州》、《反阳河》、《七郎八虎闯幽州》、《两狼山》、《地塘板》、《诸葛亮吊孝》、《司马懿扒墓》、《诸葛亮祭灯》、《取成都》、《刘墉二下南京》、《刘墉回北京》、《八贤王说媒》、《刀劈杨藩》、《崇祯吊死煤山》等,这些剧目还经常上演,深受戏迷喜爱。
小宝尤喜欢豫东红脸戏,我曾写过多篇博文介绍他们。有人说他们的戏太土、太俗,演员嗓子没有几个好的,有的演员唱起了是单凭吆喝,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难怪引不起梨园春及主流媒体的注意。你说它“土”、“俗”都可以接受,改一改就行啦。但要说他们唱法上有问题,我就要说几句了。当前豫剧旦角唱法真需要改一改了,把声音放小一些,不要吼,不要太聒噪人,唱得温柔一些,细腻一些。而当今生行唱腔缺少的那种阳刚之气,红脸唱腔有几声吆喝(即粗犷一些),显示一下男性的威武、刚正和英俊,有什么不好呢?何况红脸唱腔讲究说唱结合的,唱腔里似说似唱,其中起几声高腔倒能唱出红脸的特征。说他们嗓子不好这就强人所难了,听戏听味儿,坏嗓子也能唱出好的韵味,当然这样说不是为他们辩护。
最后归纳一下我的思路:豫剧传统历史剧是老一代艺人留下来的,曾对老百姓学习历史起到积极作用。尽管它有诸多不足,但它植根于民众之中绝不会自行消亡。当然,那些与百姓生活太远的戏,或者戏中糟粕太多的,死就死吧,没有值得惋惜的!当今这些戏的演出基地在豫东及其周边区域,但也伤痕累累,不堪重负,需要给一些扶持。
豫剧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之中,传统历史剧也是这样。千变万变,但有一点似乎是不应该变的,那就是戏曲中所传承的华夏文化基因不能变,因为把那些就丢弃了,就等于丢弃了我们五千年的价值观念,我们就不是中国人了。
本文只谈论了豫剧中的传统历史剧,其实河南地方戏中,像大平调、越调等古老剧种也有不少传统历史剧。众所周知,申凤梅大师就有七部诸葛亮戏传下来,可谓演诸葛亮的专业户,这超出本文的讨论范围,将另文再说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