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研究中心豫剧院送戏下乡演出活动解读之一
10月23日下午5时30分,当郏县李口镇李口舞台上的大幕最后一次闭合的时候,也标志着平顶山市戏剧研究中心豫剧院在郏县的河南省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圆满结束。台下的观众站着不走,依依不舍;有好多人向后台走过去,寻问明天去哪里演出。他们说,这台戏实在是好,李口是个戏窝,一般的戏打不过李口人的眼睛,你们的演出是真功夫,没有糊弄老百姓。明天如果还在附近演出,我们还要撵着看。听着老百姓的面对面的评说,正在卸妆的演员们的心里一阵阵激动。
在郏县的演出是从10月15日开始,先后在王集乡的魏庄、东城,白庙乡的马湾移民新村,渣元乡的东房庄,姚庄乡的民族团结社区和李口镇进行,一共演出17场;其间,还按照河南省文化厅的安排,进行了“向人民汇报——河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优秀舞台剧目展演”,演出传统名剧《大祭桩》(又名:《风雨情缘》)。两个活动交替进行,虽然意义不同,但是实质一样,那就是,把戏剧艺术送给农民,向人民汇报,接受老百姓的检阅和评判。在这些演出活动中,豫剧院得到了比较好的成绩,正如有一句话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豫剧院这次在郏县演出17场,观众渝10万人次。象在李口的情况一样,每次演出结束都让观众依依难舍,给以相当好的评价,为党和政府开展的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和送戏下乡演出活动争了光、添了彩,更让老百姓满意。
豫剧院的前身是平顶山市豫剧团,这个团自1959年成立,到2012年8月并入平顶山市戏剧研究中心,50多年来,累计演出15000余场,在老豫剧团和新豫剧院的人的工作记忆中,这一万多场大部分是在农村演出,豫剧院一代又一代的戏剧工作者与老百姓结下难解之缘,与老百姓最亲,与农民朋友最近,他们始终把戏剧艺术扎根在人民群众的沃土之中,因而,他们的艺术行为接地气,有人气,受到老白姓的欢迎和追捧;也因而早就出了象马莉、孙连久、杨翠兰、徐萍、刘晓燕、楚淑珍、白伟等一批优秀的、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戏剧名家,这是豫剧院的自豪和骄傲。
“作为一个专业戏剧表演团体,我们每一个演职人员都要明确自己在戏剧舞台上应有的责任担当,把职业当事业,进一步巩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和对戏剧艺术的热爱;戏剧艺术是本土艺术,我们的舞台作品说到底就是要为人民群众服务,好的艺术作品它一定有它的普世性、永恒性、现实性,老百姓对戏剧艺术最熟悉,最懂戏、会看戏,我们的舞台艺术必须接地气,要把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长期坚持下去。”平顶山市戏剧研究中心主任刘军阳如是说。
看戏人
中心主任刘军阳(左2)在豫剧院安排部署工作
豫剧院“送戏下乡”郏县行演出《义烈女》
22日上午演出《穆桂英下山》
“向人民汇报——河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优秀舞台剧目展演”豫剧院演出《风雨情缘》
23日演出《泪洒相思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