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倪萍、黄渤等主演、以单县人孟昭良为原型的电影《山东好人》今年10月刚开机,这边单县豫剧团以孟昭良为原型改编的豫剧《山东汉子》已经上演。
“这几天,天天有好戏看,我和老伴可是过足了一把戏瘾。”26日晚,在菏泽大剧院,68岁的张大妈正在看单县豫剧团表演的豫剧《抬花轿》。在看这场戏的同时,她对27日的《山东汉子》也充满期待,希望能再过把瘾。
无论是《抬花轿》还是《山东汉子》,亦或者是前两天的《凤还巢》、《锁麟囊》,都是菏泽市2012年元旦春节文化活动中的一部分。据了解,为了让市民不出家门就能饱享文化盛宴,菏泽市请来了不少名角,举办多场文艺演出,并将持续至2012年1月16日。
据介绍,《山东汉子》主要讲了单县孟少良英勇救人的故事。2001年冬,家庭不幸的湖南土家族妇女韩云为躲避歹徒袭击遭遇车祸,被火车夺去双腿,倒卧在雪中,生命垂危,以蹬三轮为生的单县农民孟少良将其救起,并将其带回家中。
当韩云决定返回湖南老家,家境贫寒的孟少良只带了四百元,脚蹬三轮车,历时三个月,跨越四省,行程三千余里,将韩云从山东送返湖南老家。这是一次两个人的长征,一次历经生死的苦难行程,谱写了一曲惊天动地的生命之歌。
《山东汉子》孟少良的原型是单县人孟昭良,单县豫剧团将其形象搬上豫剧舞台。单县豫剧团是一个只有50多人的小剧团,曾经凭借优美的唱腔、精湛的演技和动人的故事多次打动观众,充分展现出了豫剧艺术的深刻魅力。
在全国从业人数最多的剧种中生存下去需要哪些技能和坚持?又是什么样的动机让单县豫剧团决定将孟昭良的形象搬上豫剧舞台?26日,记者走进单县豫剧团,探索传统豫剧新生和《山东汉子》改编记。
对话单县豫剧团副团长、孟少良扮演者黄启刚
只有跟随时代发展才能长盛不衰
26日下午,菏泽大剧院的后台,单县豫剧团40多名工作人员忙前忙后正在准备装台、彩排、布置音响和道具,准备晚上7点就要表演的《抬花轿》,虽然琐碎事情多,但是这些工作人员忙得有条不紊。
据了解,豫剧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居全国各地方戏曲之首。2006年,国家文化部门统计的国有专业豫剧团体数量为167个,是全国拥有专业戏曲团体和从业人员数量最多的剧种!而单县豫剧团作为一个地方剧团历经几十年而不衰,反而在改编创新中成为豫剧中的一支奇葩。
“我们剧组里面有二十多人都是同一学校毕业的,团结是我们的口号,创新是我们的目标。”单县豫剧团副团长、孟少良扮演者黄启刚说道,他和刘翠芳等人都是1984年从单县戏剧班毕业的学生。
单县豫剧团是由解放前的“四班剧社”演变而来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开放搞活,多元化文化媒体进入百姓家,地方戏曲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很多地方剧团解体。单县豫剧团举步维艰,一度偃旗息鼓。
“除了自己不断创新,单县豫剧团能坚持下去和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黄启刚道,单县把豫剧团作为一张文化名片和艺术品牌倍加呵护,每年从县财政拨出20万元专款为剧团更新设备、排演新剧目。
该团曾把《打金枝》、《杨门斩子》等传统经典剧目重新包装,不但得到了老观众的认可,还吸引了众多新观众。他们凭借优美的唱腔、精湛的演技,一次次赢得掌声,一次次打动观众的心。
“没有新剧目就是自取灭亡,我们在创新的同时还相继编排了新剧目,在赢得观众掌声的同时,也充分展现豫剧艺术的魅力。”黄启刚说,他们相继编排了现代戏《女乡官》、《天下第一汤》等新剧目,久唱不衰,愈演弥新。
《山东汉子》弘扬了咱山东人精神
“我理解的孟少良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遇事很果断。”黄启刚告诉记者,2011年9月份《山东汉子》改编成功后,已经参加大小演出十余场,每次都能引起观众热烈的掌声。
“《山东汉子》弘扬了山东人的精神,是咱山东的骄傲,剧中主角是单县人,由单县人演绎是再好不过了。”菏泽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当时去河南参加中国豫剧节,单县豫剧团对《山东汉子》开头音乐和一些剧情进行改编,在豫北的安阳、内黄等地演出,场场观众爆满,叫好声不断。
据了解,单县豫剧团是第一次在菏泽大剧院为菏泽市民表演《山东汉子》,“希望能够给菏泽市民带来一场文化盛宴”。黄启刚说,“整场演出近两个小时,我们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在剧情的感化下,并随着音乐的递进,相信大家能够看到一个诚实守信、勇敢善良、不图回报的山东汉子的光辉形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