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6日晚7时30分,北京长安大戏院内人山人海、一片欢腾,慕名而来的观众络绎不绝,偌大的戏院内座无虚席。而引发这火爆一幕的则是由西安市豫剧团有限责任公司倾力打造的大型原创现代戏《秦豫情》。两个半小时的精彩演出在全场观众的喝彩声中圆满落下帷幕,根据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组委会“一戏一评”的安排,当晚演出结束后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二楼会议室举行了专家研讨会。

研讨会由西安市豫剧团团长赵鹏主持,文艺界专家薛若琳、黄在敏、温大勇、刘玉琴、范小宁、何玉人、张之薇,河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杨丽萍,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河南豫剧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吕青,河南豫剧院办公室(党办)副主任姜菱,河南豫剧院办公室(党办)副主任卢梅,西安市文广新局局长吴逸伦、西安市豫剧团团长赵鹏、西安市豫剧团党支部书记王凯,主要演员徐俊霞、李鹏飞、孙苗、谷爱民、朱凤英、杨燕、姜召存、王冲、刘强、周玉丽,人民日报、《文化月刊》杂志社、中国艺术报、河南日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信息广播、《剧本》月刊、《魅力中国》杂志社、恒品文化· 戏缘等新闻媒体列席了研讨会。

与会专家高度评价了《秦豫情》,认为该剧成功再现了1942年河南人遭遇天灾人祸外出逃荒,并自强不息、扎根异地的艰苦奋斗历程。着重表现了以河南人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不畏艰苦、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勇于担当、乐观进取的“扁担精神”,也体现了以陕西人为代表的中华大家族相互包容、风雨同担、和谐共生的凝聚力。

专家们殷切希望西安市豫剧团能够再接再厉,打造出更多更好的精彩剧目,为豫剧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研讨会现场,专家们畅所欲言,对该剧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便于该剧进一步加工提高。
  
赵鹏(西安市豫剧团团长)

西安市豫剧团(前身狮吼剧社)1934年成立,从开封出发一路向西到达西安,成立至今,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辉煌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剧团出现了人才匮乏、资金不足等20多年不景气的状况。后来剧团经历西安市文化改革试点,借助改制的特殊政策,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我们重新组建了西安市豫剧团的领导班子。
  
2013年,我和王凯拜师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李院长鼓励我们走出困境,排出好戏,重铸辉煌。因此,我们精心选择了豫剧《秦豫情》,剧本经过四年几易其稿的打磨,这部戏是西安市豫剧团走出低谷、打翻身仗的重要契机,集中了所有的人力、物力进行倾力打造。
  
在剧目创排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河南省文化厅、河南豫剧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不仅有编剧、导演、主演等主创人员的支援,还有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陕西和河南两地戏剧人才的融合,充分体现了“秦豫情”。这部戏能走到今天,并在北京成功上演,实属不易,机会难得。在此,希望能听到各位专家、领导的宝贵意见,以利于剧目的进一步加工、提高。
  
杨丽萍(河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我非常有幸第一次看到西安豫剧团的《秦豫情》,非常激动。豫剧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虽然是地方剧种,但覆盖广、数量多,这是豫剧的特色。除河南外,全国13个省市现有国有专业豫剧团64个,加上河南省的146个,全国共有200多个国有专业豫剧团,此外还有1000多个民营院团,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豫剧不仅有河南的特色,还有中原的特色,更有中国的特色。豫剧是从中华民族广袤而深厚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一枝艺术之花,没有地域的限制,在哪里都能落地生根,体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
  
通过观看豫剧《秦豫情》,我最大的收获是豫剧《秦豫情》不仅是反映陕西和河南两地人民的相互融合,更是表现了中华民族在迁徙、融合、奋斗的过程中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生命抗争。非常感谢西安市文广新局的大力支持,感谢西安市豫剧团带来展示精气神、展示实力的豫剧《秦豫情》!
  
整部戏的编剧、导演、演员、灯光、舞美等各方面都有很好的呈现,但艺无止境,一定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恳请各位专家给这部戏出谋划策,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共同期待更好的《秦豫情》。
  
李树建(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

看过《秦豫情》,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非常激动!2013年赵鹏、王凯拜我为师,他们一个是团长、一个是书记,我对他们很有信心。当时赵鹏介绍说,西安市豫剧团已经没有能力排演大戏,我鼓励他们一定要守好豫剧的西大门,一定要排演好剧目,重振西安市豫剧团的辉煌。
  
在排演过程中,赵鹏说他们缺少演员,我们就安排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河南豫剧院二团国家一级演员徐俊霞过去担纲领衔主演,我们支持河南的剧作家杨林、著名导演李利宏组成主创团队,通过河南豫剧院的帮扶和他们自身的努力,经过两年的打磨,终于呈现在舞台上,我感到非常欣慰。
  
这几天我一直为他们联系专家、领导观看演出和研讨。恳请各位专家为剧目把脉问诊、不吝赐教,以便进一步的修改和提高,希望他们不负厚望,争取打造成为精品剧目。
  
薛若琳(中国剧协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

豫剧《秦豫情》是西安市豫剧团和河南豫剧院共同倾力打造的一部优秀现代剧目。这部戏很激情,又厚重;既写实,又夸张。河南人民与命运的抗争,生命的挣扎,就是要好好活着!到西安,陕西人民伸出援救之手,接纳了河南灾民,从碰撞到融合再到情深意长,表现两地人民水乳交融的感情,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和优秀品质,这部戏是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好戏,非常感动!
  
豫剧《秦豫情》不仅是西安和河南人民的深情,还有河南人自己的深情。比如灾民刚到西安,小勤和他爹为争夺生存空间与其他灾民产生内斗,是艰苦的生活环境把他们凝聚起来,他们互相护佑、互相帮衬,表现了河南人之间的情谊,也表现了西安人对河南人的情谊。
  
这部戏矛盾贯穿线索非常清晰,矛盾突出,人物性格鲜明,女主角小勤性格泼辣、野性,是在生活逼迫下的艰难挣扎,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表现得非常激进。后来,小勤与张大邂逅相遇,产生了感情,她是一个敢做敢爱的人,为争夺有限的生存空间,她与人争斗,但看到盲人马虎后,顿生怜悯之情,把自己抢来的位置让给盲人,非常清晰地表现了小勤向善的品质。
  
在当时恶劣情况下,可谓是高风亮节,小勤与张大从相遇、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中,两地人民经过撞击到最后的融合,这部戏在情的抒发和抒情表演上,是很深刻的。小勤的形象是充沛、饱满的,这部戏写出了精神,写出了我们民族遇到困难时拼搏向上的精神,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时代精神。
  
建议:
  
一、这部戏还需要进一步加工打磨,尤其是陕西人民对河南灾民的关爱,只体现了张大和张大娘的关爱,应该有陕西人民应该有更大的关爱。这部戏的格局还有点小,有点局限,两地人民的情感需要放大,需要宏大地展开,还得落实到人物身上。
  
二、情节有点多,从小勤与难民争夺生存空间,见到瞎子给他让位,小勤与张大相识相爱,张大娘捣乱,小勤挺着大肚子卖胡辣汤,到西安解放,情节多,戏有点长,前面很精彩,后面可以精简一些。
  
三、河南妇女吕嫂为生活所迫卖身为生,虽然后来也转变向好,在西安人民的帮助下告别过去不光彩的生活,重新从良向善。
  
总之,这部戏写情,让观众动情,非常可贵!最后祝贺演出圆满成功!
  
黄在敏(中国导演学会会长)

一、这部戏让人感动,非常好看!
  
二、这部戏有很深刻的思想,表现了一个极端社会状况下,我们民族顽强的生命力。支撑顽强的生命力就是人的美德,就是人性美、人情美。
  
三、在二度创作上,采用一种独特的带有卡通式的表演方式,给我一个新的启示。在极端的社会生存条件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和外部形态在重压下发生的极端呈现,是变形扭曲的思想、情感在表演形态上的选择。
  
这种形态在不断的故事发展过程中,变成了正常的行为动作和情感表达,这种形态是导演匠心的体现。这是一种自觉的艺术创造,希望剧中后来的扭曲和变形削弱一些,这样就有了思想,有了内涵。
  
四、在表演上,很注重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每个人都有鲜明的人物性格,又带有地域的人文性格。张大的性格善良、憨厚,小勤的热情、直爽,就连瞎子都体现了河南人的人文性格。该剧对人物的地域人文性格进行高度提炼,这种提炼更加表现了他们从冲突走向融合的独特过程。
  
在表现这些性格提炼当中,既有鲜明的戏曲性,又感觉力度太强,和演员的表演有关,力度过大,就会过于卡通化,使得人物性格在高度提炼时,容易失真,这一点上,需要再把握分寸。否则,就会让深刻的内涵变得平庸。
  
五、音乐非常出色。豫剧与秦腔的过渡很顺畅,很亲切,非常到位。秦腔中有豫剧,豫剧中有秦腔,秦豫结合得水乳交融。
  
六、舞台美术给我的视觉冲击很大,值得称道。但舞美有点繁琐,可以再简化。
  
刘玉琴(《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

一、这部戏的最大特点是有戏,大题材、大背景,小落点,小中见大,又很容易接受的形式,具有冲突性、戏曲性,都很抓人心,情绪、内容、情节高潮迭起,剧场效果非常好,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融合。这部戏在导向性和内容上,充满了正能量,体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对未来抱有一种坚定的信念,与现在提倡的时代精神相照应,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链条式的传承。
  
二、总体故事情节起伏跌宕,非常吸引观众。在表演上,动作的夸张和变形比以前淡化一些,更加贴近观众的审美需求,这可能与剧情的特质差异有很大关系。
  
三、这部戏的舞台呈现、两个省份的艺术人才的融合,是中国戏曲的一个范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无论是历史题材,还是现代题材上,都是很大的空间,
  
建议:
  
一、音响有点问题,有点太噪了。
  
二、吕嫂的出场和设计很好,还有她的语言,有点太慷慨激昂,可以更含蓄一些。把这个人的言行举止放得那么高大,与她这个人物的特性有很大的出入,比较脱节,应该保持一致。
  
三、有的动作和舞蹈的夸张,可以再打磨一下。小勤出场摆了那个姿势停顿很长时间,还有三嫂在自家门帘做的动作,不知是为什么?应该有表意性,应该更清晰地传递出一种想要表达的意思。群舞动作可以更精彩一些,可以在程式上和动作造型上处理得更有特点。
  
四、舞台美术有点沉重,可以简洁、空灵一些,更写意、传神一点,这样相互托举,可以在表情和达意上相互印证。
  
温大勇(《剧本》月刊原主编、编审)

我第一次看西安市豫剧团的戏,演出非常成功,为你们高兴!
  
一、这部戏带有明显杨林的风格,编剧对细节的追求、唱词、台词的推敲很讲究,作品为李利宏导演提供了很大的二度创作空间,这部戏可以算是他的代表作品。
  
二、满台演员呈现都非常好!对感情的投入,对塑造人物的刻意追求,展现了各种风采,让沉寂多年的西安市豫剧团终于破茧化蝶。
  
建议:
  
一、在情节的安排、导演处理、舞台装置上,也许是剧作的内容、情节多、人多、景多,给人感觉都有点燥。再加上音乐的噪,更加重了这种感觉。
  
二、张大的家庭背景怎样?张大娘和堂兄弟们的化妆、服装,有点像黑社会的感觉。需要细细推敲。
  
三、吕嫂一上场就躺下,与三叔有个交流,然后小勤爹站在她的前面,这种舞台调度不太合适,姿态也不好看。
  
四、一部戏试图通过一个人物,体现太多的精神,其实一个人承担不了这么多的社会责任。这样创作不是自然流淌,不是酿造,而是勾兑。如果不是这样,戏就会更好看一些。这种创作倾向,值得注意。
  
何玉人(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研究员)

我看了这部戏感觉特别亲切,因为我以前就在陕西省剧协工作。这个团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戏剧史不得不提起的院团,曾经涌现了樊粹庭、常警惕、常香玉、马金凤等一大批的艺术家,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不仅为豫剧锻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艺术家,更为豫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河南自古以来就是多灾多难,黄河每年都泛滥,人们每年都会逃荒,西安成为河南难民聚集的地方,从生活的艰辛和某些细节,基本上反映出河南人在陕西生存的状况和河南人的性格。
  
一、剧本主题写出了半个世纪前的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写出了河南人在西安的生存状况,写出来“河南担”精神,塑造了中原人民的性格,体现了河南人坚韧不拔求生存的精神,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值得提倡。
  
二、导演手法上,没有分场,采用传统戏曲的分场体制和现代戏的表现手法相结合,把话剧的理念和戏曲的理念相结合,在变形和夸张与人物的性格、处境相结合,从艺术上提出了新的思维角度,这种动作讲的是一种雕塑感,这种呈现方式打开了新的思维方式。
  
三、演员的唱腔上把秦腔与豫剧的对唱,既有地域风格,又有人物身份的风格。搭配的非常好。演员表演上,王凯塑造的张大,特别具备陕西汉子的善良、憨厚、傻的特点,徐俊霞塑造的小勤,两个人表演的脱衣动作非常好。
  
四、“担子”贯穿全剧,开始的担子是穷苦的担子,后来的担子是致富的担子,很好地弘扬了“河南担”的精神。
  
建议:
一、张大娘的出场太凶狠,不能代表陕西人温文、敦厚的形象。服装看不出身份,需要调整。

二、在主题开掘上,如何把主题开掘得深刻,更广一些,不仅是两家人的融合,而应该是民族的融合,是中华民族的“秦豫情”。

三、舞美上的城墙突出了现代感,缺少历史感。过去城墙是土城墙,不是砖砌的城墙。

四、生孩子的场面有点长,瞎子睁眼的表现,应该放在其他场合。
  
张之薇(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我看过四次李利宏执导的戏剧作品,通过他执导的《常香玉》《香魂女》《玄奘》《愚公》,看到了现代戏的希望,有代表性、创作性,半个世纪以来,探索现代戏的创新,这个戏做得非常好!河南现代戏在样式研究上值得关注。
  
李利宏是一流的导演,作品有话剧舞台导演手法的借鉴和运用,歌队的变形、群舞的处理,在戏中是贯穿的,团块式的演员调度和单一的演员形成了舞台调度,非常有话剧的特点,如洗纱舞、棒槌舞,是具有戏曲程式的群舞,表现环境的变化、人物的性格,非常戏曲化,衔接流畅、行云流水,棒槌舞没有音乐伴奏,单靠棒槌捶响节奏与人物的吆喝相配合非常好。
  
小勤和张大互诉衷肠非常戏曲化,虽然只有两个人与一条板凳,但通过演员的表演和唱腔,表达了鲜活的情感。小勤因为爱表现出来的怨、娇嗔和泼辣,张大因为爱表现出来的憨、傻、楞、笨拙,表现了人物情感和人物塑造都非常充沛。李利宏注重把话剧运用到了戏曲,具有自己的风格,与众不同。这是单纯戏曲导演很难具备的。
  
小勤生孩子的情节处理,床板竖立在舞台上,这也是话剧表演的形式,很有冲击力。中国戏曲现代戏不能完全因循守旧,应该对舞台样式不断突破,这种话剧的导演手法运用,不会损伤戏曲的时空感。
  
建议:
  
一、演员的表演上,用劲太猛,太硬,没有张弛,没有刚柔并济的感觉。小勤与张大一起说“不管生和死永远在一起”的话,太硬、太使劲。我认为,此时应该是温柔地说。吕嫂这一边缘人物的刻画,让人看出她的无奈和善良。没有大时代的饥荒作为前景,而是作为背景,所有创作都是以人为前景的。
  
二、文本上情节过多、过重、过满,应该更空灵一些,有抒情的空间,更虚实结合一些,可以为演员提供更多的表演空间。
  
范小宁(《剧本》杂志社主编)

听到剧团的情况,我非常感动。剧名从”河南担—长安梦—秦豫情”就能看出编剧文本上情感的变化,讲述了河南人在陕西生存、扎根的故事。剧本几易其稿,非常不容易,今天剧目精彩的呈现,感到以前所受的苦都是值得的。这部戏讲了一个好故事,激情、真诚地塑造了一批河南人的形象。既有宏大叙事的气势,又有个体生命的展现。
  
建议:
  
一、给人感觉整体太满,舞台满、演员满,剧情满,表演力度大,更加深了这种“满”的感觉,有压迫感。
  
二、人物性格的差异不大,有点一顺,都是强悍,人物塑造没有张弛。
  
三、戏曲需要表现人民性,但不能过分强调。主题立意已经融入人物的性格,不用刻意强调。
  
吴逸伦(西安市文广新局局长)

感谢各位专家在深夜精彩点评,感谢河南省文化厅杨厅长的支持,感谢河南豫剧院李院长的帮助,正是各方面的努力,让这部戏越来越接近我们的期望。西安市豫剧团不是在演戏,他们是在演自己,他们有闯劲、有干劲、有韧劲,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西安市豫剧团还“活着”!
  
我们非常幸运得到了河南省文化厅、河南豫剧院和西安市各级领导的支持,主题早已经超越了地方戏秦豫情,多难兴邦,经历苦难,体现了人性的光辉,对当今社会起到启示作用。听到各位专家的宝贵意见,对剧团创作和发展有启示作用。我相信经过进一步的打磨,这部戏一定会更加精美。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