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按:把这篇大河报上写柳兰芳和朱超伦的也收进来,他俩的媒人是马琳。喜欢柳兰芳老师《刘胡兰》里的那段慢板“有我们群众在就有伤员在”。4年前在卧龙岗现场看过柳老师的演唱。祝他们健康长寿。
“拉二胡的土包子”追上了女主演
张晓东
核心提示 河南豫剧界有一对老夫妻,朱超伦,作曲家、戏剧评论家,柳兰芳,豫剧表演艺术家。夫妻俩相濡以沫近60年,即将步入“钻石婚”。都说人生如戏,两位老人的婚姻就如同一部精彩的豫剧大戏,正步入夕阳红的最美时刻。
团里
结婚照
走进朱超伦老师的家,屋内简朴而整洁,客厅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彩色婚纱照。“这是今年6月拍的,现在不都流行老年人补拍婚纱照纪念下嘛,我们就去拍了一套。”朱超伦又拿出一张老照片,“这个是我们结婚时照的,拍的时候是黑白的,后来找人上了彩色。”
59年前的结婚照,夫妻二人脸上洋溢着新婚的喜庆;59年后的婚纱照,尽管岁月的年轮刻上了他们的额头,但依旧神采飞扬。
夫妻俩都生于1935年6月,朱超伦比柳兰芳大8天。更巧合的是,俩人都是1950年参加的工作,而且都是1953年进入省歌剧团(豫剧三团前身)。当时,柳兰芳是团里的主演,追求者中不乏干部、飞行员等,而他只是个“拉二胡的土包子,怎么着也排不上号”,朱超伦笑着说。
但关键时刻,剧团领导的一个“土政策”帮了朱超伦。“当时团里有个土政策,叫‘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几个女主演必须找本单位的男同事结婚。”谈起当年,朱超伦笑得合不拢嘴,“领导并不是要包办婚姻,主要是为了剧团的事业发展才这样做的。”培养一个好演员不容易,为了留住人才的这个“土政策”让朱超伦等团里的小伙子们心里乐开了花。
“土政策”只是提供了可能,要让这种可能开花结果,还需要“贵人相助”。对于朱超伦来说,这个贵人就是豫剧表演艺术家马琳。“因为有一个节目马琳和我一起演,所以接触得比较多。”朱超伦说。
柳兰芳回忆说,有一次团里开会,乐队的发言人正好是朱超伦,一向能说会道的朱超伦在会上滔滔不绝。会散了,马琳极力把朱超伦给好姐妹柳兰芳撮合:“你觉得这孩咋样?”柳兰芳的回答就四个字:“看着还中。”
这就有戏!在上世纪50年代,谈恋爱还不是一件正大光明的事。朱超伦和柳兰芳通过马琳传递字条,约好见面时间和地点,电线杆下碰了头,两个人他走马路这边,她走马路那边,装作不认识,遇到熟人还吓得躲躲藏藏。
有情人终成眷属,1956年7月,朱超伦和柳兰芳结婚了,常香玉、杨兰春……当时豫剧界的知名人物悉数到场祝贺。婚礼很隆重,但招待大家的“喜宴”绝对让现在的人想不到:每人一根冰棍。“那时候冰棍可是好东西。那种上面铺着小棉被的冰棍箱,买了两三箱。”回忆起结婚的场景,两位老人脸上写满了喜悦。
展示婚纱照(李康摄影)
相伴相守近60年,夫妻俩“妇唱夫随”
在相伴相守近60年的日子里,朱超伦和柳兰芳“妇唱夫随”,相濡以沫。“矛盾有时候也有,但我内向,遇到他跟我吵,我就不搭理他,干脆拿着钱和粮票上外面吃去。”柳兰芳说,“团里的人只要一看我们俩分开吃饭,就知道我们闹矛盾了。”
矛盾最后怎么解决呢?“我道歉啊!我是赔礼道歉专业户。”朱超伦接过话笑着说,“我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柳老师不说话!”
当然,柳兰芳也不是没有发脾气的时候。有一次,老伴朱超伦就被她狠狠“训斥”了一顿。“大概是1961年,当时因为她是主演,一个月有四张餐券补贴,用这个餐券到饭店不仅可以不要粮票吃饭,还可以打包带走。”朱超伦回忆说,有一个周末,双方的老人、小孩在家都聚齐了,准备到饭店大吃一顿,临走时他却发现餐券找不到了,“我习惯把钱、粮票这些东西夹在书里,那一次不知道咋回事死活就是找不到了。”这一下子把老好人柳兰芳惹恼了,气得连声指责:“平时看把你能的,现在咋样,连个餐券都保管不住……”
“这个事确实是我错了。”朱超伦回忆起往事还有点惋惜,“1961年啊,那个时候餐券多珍贵啊……唉!”
在两位老人的记忆中,最开心的事当数第一个儿子出生。“1957年12月,大儿子朱军出生,家里人非常高兴,尤其是老人特别盼孙子。”朱超伦说,“因为我是三代单传,所以这是当时家里最大的喜事!”
如今已经80岁的两位老人身体很硬朗,而且享受着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作为豫剧界很有影响力的艺术家,朱超伦和柳兰芳经常还会去参加一些演出或者研讨活动。“我有两条口头禅:第一不累着,第二不闲着。”朱超伦笑着说。除了这些,他们的好身体还得益于健康的饮食和休息。柳兰芳说:“第一要有充足的睡眠,晚上10点多他给我念念报,就休息;第二要有良好心态;第三要适当运动;第四要有合理膳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