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安徽宿州演艺集团总经理孟凡科近几年一直在琢磨一件事——十年以后谁来唱戏。集团下属三个剧团即梆子剧团、坠子剧团和泗州戏剧团,均为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专业演出团体,且3个剧种都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我们不能光看眼下日子好过,十年以后怎么办?十年以后我们三个团一百多人还有多少能继续唱戏?”孟凡科说,现在剧团的主力演员平均将近40岁,如果不及时招到新学员,到时很可能会陷入青黄不接的窘境,“地方戏再美、非遗再好,没人会唱了,那不完了吗?”
招生,必须招生!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戏曲专业本身招生就难,地方戏招生格外难。“一是现在很多人家都是一个孩儿,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吃那份儿苦,以前还可以到农村招,现在农村大部分人家也是一个孩子;二是就业问题,地方戏剧团就那么几个,小孩学出来了能进,学不出来钱白花了,还没别的技能。”孟凡科说,招生的想法几年前就有了,可现实的困难却一直难以克服。
有一次,孟凡科去当地一家福利院参观,他突然想到,“条件好的家庭的孩子不好招,那我们招收孤儿和困难家庭的孩子也许能行。”宿州演艺集团常年下乡演出,几乎走遍了安徽的乡村,耳闻目睹不少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一起生活,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都很差。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每次下乡演出,剧团就向看戏的老乡散发一些招生简章。统计下来,大概有五六十个孩子愿意学戏。
2016年9月20日,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及当地政府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宿州演艺集团在安徽宿州技师学院成立了“宿州市地方戏曲非遗传习基地”。看着首批60名学员身着黑色练功服整整齐齐地坐在排练大厅里,孟凡科长舒了一口气。
今年9岁的卢绢绢眉清目秀、身材颀长,一看就是个学戏的好苗子。由于各种变故,卢绢绢现在和爷爷一起生活。她说,是爷爷送她来学戏的,“学校条件比家好,管吃管住,还发衣服。”今年14岁的王青豆家住砀山,也是一个留守儿童,他说:“学戏有意思,我不怕苦,也不怕累。”12岁的蔡悦悦,爸爸是出租车司机,妈妈在商场卖鞋,“我爸说来学戏将来就能进剧团当演员,所以我就来了。”
梆子戏剧团行政团长营辉负责管理孩子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他说基本上首批学员都是家庭困难的儿童、孤儿和留守儿童。4年学习期间,学员免吃、免住、免学费,毕业后还保证安排学员到宿州演艺集团所属院团就业。孟凡科说:“4年下来,集团要为此支出至少200万元。但长远来看,4年以后,这批学员就能毕业,再在剧团里锻炼几年,肯定可以挑大梁。”另一个好处是,2012年转企改制后提前退休的老艺人这次被传习基地返聘回来担任老师,既解决了就业,又发挥了他们的经验特长。
据安徽宿州技师学院院长武平介绍,为保证孩子们业务素质的全面发展,基地同时开设文化课和戏曲表演(唱、念、做、打)、乐理知识、器乐培训等专业课程。其中文化课程由学院老师负责教授,戏曲专业课程由宿州演艺集团专业人员负责教授。4年制学习毕业后,这些学员可以拿到学院颁发的职业教育学历文凭。
“地方戏和非遗项目要实现活态传承,后继有人是关键。”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管理系副主任孙亮说,宿州演艺集团另辟蹊径破解招生难题,对广大地方戏院团具有借鉴价值。(记者 张贺)
(摘自 《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