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慧生大师在世时,听人说他原来是唱“河北梆子”的,当场纠正说,他唱的是梆子,不叫河北梆子。在他们看来,把北京的梆子叫“京梆子”,剧团叫“北京梆子剧团”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河北梆子”而不是“京梆子”成为北京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难以融入北京文化,更难以深入北京人的心。北京梆子要发展,必须先正名!

我自1958年在京学艺京梆子,至今50年了。近20年来,我赢得过许多称号,如“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河北梆子皇后”、“京津冀河北梆子领军人物”、“著名京梆子表演艺术家”等。但我最爱听和最愿接受的是“京梆子当今代表人物”或“京梆子代表人物”。我的恩师李桂云是京梆子老一辈代表人物,京梆子一代宗师,为梆子在北京地区的生存和发展奉献了一生。我作为李老师的弟子,理所当然地也要为振兴京梆子奋斗一生。

“河北梆子”是1952年的人为命名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愈来愈痛切地感到,要想振兴北京的梆子,使梆子在北京有更自由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首先要为它正名,把“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正名为“北京梆子剧团(院)”,并把北京的梆子名正言顺地叫作“京梆子”。

山陕梆子最早进入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大约是在明末清初。明清两代,无论从地域或行政区划看,都找不到“河北”这个概念。据《辞海》,唐代曾有过“河北道”,宋代曾有过“河北路”,两者都包括了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域。而明清两代,甚至连类似这样的笼统地域概念也未曾有过。京师,即北京,作为明清朝廷所在地从不隶属任何地区。相反,围绕北京的今天的河北省和天津市当时都直隶于京师,清代干脆就叫直隶省。直至1928年,直隶省才改名为河北省。这是近现代中国第一次出现地理上的“河北”概念。新中国建立之时,京津冀三地的梆子仍未有正式的统一名称,1952年才人为地被统称为河北梆子。

概念误用的消极后果

我一向认为,这种概念的误用如果不引起严重的误解和消极后果,将错就错也就罢了。可惜,“河北梆子”一经确定为京津冀三地梆子的统称,其中的“河北”则立即在事实上被理解为只是河北省。一些不甚了解三地梆子形成史的人,索性认为它只是或主要是河北省的地方戏和家乡戏。这种误解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可说是立竿见影:1956年北京市进行戏曲改革,就因为梆子剧团已经被改称为“河北梆子剧团”,有关领导部门遂决定把剧团并到河北省,赶出北京城。只是经过恩师李桂云的四处奔走,特别是老一辈革命家彭真的直接干预,梆子团才得以留在北京,但已元气大伤。而至今仍留下不改的“河北”二字,则始终难以将梆子融入北京文化,以致于河北和天津都有自己培养梆子人材的基地,惟独北京停止了“成龙配套”地培养梆子人材。

难怪马少波老在北京梆子剧团建团35周年时感慨万分地说:“那时我们如果胆子大些,叫了京梆子,可能就会少许多麻烦!”

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一次京津冀三地梆子名家演唱会上,有议论说,来自北京和天津的名家不少是从河北过去的,河北真是三地河北梆子的基地!我听了禁不住叹息,议论者显然不知道,北京梆子剧团从1954年起就在李桂云带领下举办学员班,“成龙配套地”自己培养梆子人材。后来,北京戏校也曾设过梆子班。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直到世纪之交的近半个世纪里,北京梆子舞台上的领衔主演、四梁八柱以至文武场面绝大部分是北京自己培养的。前四届梅花奖,北京梆子得奖的就有刘玉玲、王凤芝和李二娥三人,我们都是学员班出来的。恰恰因为受了“河北”二字之累,北京从70年代后期才停止自己培养梆子人材,到世纪之交自然人材断档,只好从河北调人。这种现象不是什么好现象,完全不值得让河北感到“自豪”,也绝不说明三地梆子应当统称为河北梆子或以河北为基地,而恰恰说明,有关方面应当尽快为京梆子正名,并立即让北京恢复自己培养梆子人材的机制!
“北京河北梆子”的尴尬

2004年,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了红红火火的中国文化年,其中包括一个北京文化周。在这期间,我接到文化周组织单位的电话,问我会不会唱京剧戏歌《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但以后却没了下文。大概人家认为我刘玉玲这个艺术家足以代表北京,但唱的梆子不足以代表北京吧!

是啊,“河北”梆子怎能参加“北京”文化周呢?我们剧团一位女演员在北京妇产医院分娩,医生看到登记表上“河北梆子剧团”,奇怪地问,“你是河北的,怎么还要来北京分娩?”让这位演员哭笑不得!

要是在巴黎举行河北文化周,我总能去参加了吧?更不能了,因为我属于北京!谁让“您”那么贪心,自称“北京河北梆子”,占了两个“北”,所以就落得个北京不认“您”是北京的,河北也不认“您”是河北的,北京和河北的文化周“您”都参加不了!

马少波、李桂云和我刘玉玲,比谁都深知京梆子的甘苦和冷暖。我们为京梆子正名提出的主张和建议,希望有关方面能按照“求真务实”精神——今天更应该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予以重视和思考:把北京的梆子叫做“河北梆子”是否科学?是否有利于北京梆子的发展?

我们的主张和建议表面看似乎只是为了北京,表现了强烈的“北京情结”,其实,这背后却反映了我们更加强烈的“梆子情结”。我们的心是向着梆子的,是为了京津冀三地的梆子都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是为梆子而争,而非为地区而争,更非为名称而争。三地梆子一荣皆荣,一枯皆枯,让三地梆子都能分别为北京、河北、天津三地所接受,不比只能被河北一地接受要强得多吗?北京是首都,全国的文化中心,梆子在首都有更自由的发展空间,自然是三地共有的利益和福音,是三地应当共同担负起来的重任。但愿京津冀三地的梆子人、梆子迷和有关方面能把目光放得更远些,问题看得更深些,一起来理解、支持和促进北京梆子的正名!

不叫“京梆子”,就无法融入北京文化

其实,认同北京的梆子应当去掉“河北”二字的专家大有人在。我就曾当面请教过比较熟悉当年北京城里“京梆不分家”情景的老专家刘厚生、袁世海、梅葆玖、杜近芳、钮骠等老师。他们心目中的“梆”,就叫“梆子”或“梆子腔”,哪有“河北”二字?钮骠老师还告诉我,荀慧生大师在世时,听人说他原来是唱“河北梆子”的,当场纠正说,他唱的是梆子,不叫河北梆子。在他们看来,把北京的梆子叫“京梆子”,剧团叫“北京梆子剧团”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近芳老师还明确表态,如请她参加专家论证,她一定参加,还要代表已故的袁大师发言。

最近,北京的梆子被正式批准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予以保护,我也被提名为传承人,我感到非常高兴。但是,我又感到十分惋惜,因为上报的剧种名仍是“河北梆子”而不是“京梆子”。“河北梆子”而不是“京梆子”成为北京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难以融入北京文化,更难以深入北京人的心,使他们感到喜悦和自豪,相反,还会使他们感到不解和奇怪!梆子在北京的“尴尬”处境仍将继续下去,难以根本改善!

从艺京梆子五十周年述怀,本可以说些别的事,却偏要再提“正名”之事,因为我坚信:北京梆子要发展,必须先正名!尽管我知道仍然难有结果,我还是要说;我不说,谁说?有话不说违背艺术良心,说了,至少可以留给历史去考察,去判断。(作者为北京梆子剧团团长)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