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娱乐方式的多元和新媒体的普及,传统戏曲正面临着传承发展的严峻考验。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要从支持戏曲剧本创作、支持戏曲演出、改善戏曲生产条件等多个方面加强戏曲保护与传承发展,振兴戏曲艺术、促进戏曲繁荣发展。

戏曲的传承发展面临着观众流失、创作乏力,传承断档、人才紧缺等共性问题。文化部统计数据显示,1983年我国有373个戏曲种类,而到了2012年减少到了286个,30年间,传统戏曲剧种就消亡了近100个。为了应对观众流失和剧种生存危机,我国各地都在出台措施保护和扶持地方戏。本刊从即日起,与迁西县政协文史委员会联合,开办新栏目《艺苑杂谈》,登载当年迁西县河北梆子剧团往事,访谈演职员,为我县今后的文化建设提供一个有益参考。
        
  县梆子团的建立

梆子团自1962年9月归属我县,到1984年7月彻底落下帷幕,中间经历了两起两落。其中不包括“文革”中的红卫兵组团。从本期起,陆续介绍县梆子团两次组建和两次解散的简要过程。

县梆子团的身世 讲述人:王芝民

迁西县梆子团,全称“迁西县河北梆子剧团”。其前身是一个个体演出团体——北京市金镶钻河北梆子剧团。它始建于1954年6月,基地在天津汉沽剧场。

1956年,国家对个体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文化部建议将该团归属河北省通州地区。当时,唐山专区也有收编该团的要求,并把这个意见上报了文化部。文化部最终意见是,根据演员个人意向,愿意留通州地区的原地不动,愿意去唐山专区的另组一团,这样该团一分为二。志愿到唐山专区的演员有15人,其中有盖叫天、王芝民、宋国华、王占亮、王小计、张志久、王福恩、王文友、李福义、董玉林、郭洪奎、董月先、李艳苓、金翠云、郗连贵。其余人全部随“金镶钻”留在了通县组团。

1956年4月始,唐山专区行政公署文化科负责组建“唐山专区河北梆子剧团”。团长韩勇民,副团长盖叫天、张宝山,主演有盖叫天〔工老生〕、王芝华〔工青衣〕、齐再红〔工青衣、花旦〕、赵有禄〔工武生〕、郝文英〔工武生〕。剧目主要有《大破天门阵》、《蝴蝶杯》等十几个,基地在昌黎县城关粮食局旧址。

1957年是剧团比较忙乱的一年。此前的一年,剧团发展迅速,演出队伍扩大很快,单是主演就在原基础上增加了金翠云、金翠霞、张少卿、张桂苓、张美华、郗连贵、刘金霞等7人,加上乐队和其它闲杂人员,总数达到200多人。主演一多,人浮于事的情况就开始出现了,致使演员来去匆匆,流动计200多人次,剧团极不稳定。期间,剧团曾分成两个队下乡巡回演出。以金翠云为领队的第二演出队奔蓟县一带活动,以盖叫天为领队的第一演出队赴遵化一带演出,先后持续6个月。

1958年4月,剧团整体下放到玉田县,更名“唐山专区玉田县河北梆子剧团”。

1959年10月,该团与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青年跃进”剧团、天津市河北梆子剧院“小百花”剧团一道进京,在人民大会堂为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副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首长演出。为此,《人民日报》曾在头版头条发表题为《河北梆子三枝花》的文章。

1960年3月中旬,专区行署文化局举行戏剧汇演,该团参演剧目是《虎丘山》中的“打虎”和《蝴蝶杯》中的“藏舟”、“投县”3折戏,受到广泛好评。同年4月,该团调归唐山市,更名为“唐山市河北梆子剧团”。

1961年,省委决定唐山市河北梆子剧团随河北省人民慰问团赴福建前线慰问,但后来未能成行。然而,此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却大大加强了剧团的实体建设。同年5月,地、市分设,剧团划归唐山专区,名为“唐山专区河北梆子剧团”。

1962年,经唐山专区研究,同意将剧团划归迁西县。同年9月中旬,剧团到达迁西,改称“迁西县河北梆子剧团”。当时演员88人,唐山专署文化局副局长、剧团领队王义安任剧团党支部书记兼团长,赵乃章任副团长,主要演员有盖叫天、王占亮、郝文英、王艳苓、王杏林、何显威等。

初来时的欢迎午宴 讲述人:何显威 孙丽云

1962年7月下旬,应迁西县委的要求,地委研究认为,迁西县经济相对落后,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初步同意将剧团调归迁西。8月下旬剧团归属问题确定了下来,9月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姜启文、县文教局副局长曾继汉去唐山办理了有关手续,9月中旬剧团到达迁西。

当时来迁西的并不是剧团全班人马。剧团原有120人,听说剧团要划归迁西,有些人就离开了。剧团当时人员变动比较随便,还没有严格地讲究什么正式工、集体工,也不存在什么合同工、副业工,剧团领导看上的就录用,看不上的就走人。按专区领导意见,该团只限建团时的老同志和省调来的演员必须留用,其他人留去自由。这样,除阎金花、冯喜阳、董玉林、郗连贵、范翠云、张志久、吕会生等十几个知名演职员走了之外,实到迁西的演职员共有88人。

剧团到迁西当天,县委、县政府在县联社大会议室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出席欢迎仪式的有县委书记张逸生,副书记李玉山、李子仕,副县长林祥,宣传部长崔会新,文教卫生局局长吴振兴、副局长曾继汉。午宴时,县委书记张逸生作了简短而热情的讲话。大意是,为活跃迁西群众文化生活,剧团的同志们远离家乡和亲人,很不简单;希望同志们将迁西当作自己的家,以主人翁的姿态,充分发挥专长,把迁西建设好。言语不多,但亲切感人,博得大家阵阵掌声。午宴在热情洋溢的气氛中结束。

首场演出 讲述人:刘桂珍

1962年10月中旬,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剧团就开始下乡演出了。第一个台口〔也称“台点”,即演出地点〕是县领导出面安排的,在南观公社所在地。常务副县长李玉山、县文教卫生局副局长曾继汉,曾亲临演出现场过问演职人员的生活安排情况,并观看了演出。因为是第一个台口,又是首场戏,演员非常卖力,质量高,效果好,领导和观众都很满意。这次的演出形式是包场,每场400元,统由公社支付。剧团推出的剧目是《穆桂英挂帅》《秦英征西》《杨家将》《胡延庆打擂》《挑滑车》《南北合》《四郎探母》《秦香莲》《王宝钏》《万花船》《宝莲灯》《陈三两》《挡马》《收秦明》。演出持续了6天。

初期的演出高潮 讲述人:何显威 刘桂珍

剧团到迁西两个多月后,工作基本步入正轨。1963年初,团长王义安、吴澜认为已经完成了领带任务,准备返回原单位〔地区文化局〕。因此,县委、县政府对剧团及领导班子成员做了新的定级和选派:剧团按局级单位对待,党支部书记由县委组织部门选派,团长由县政府任命;姜启文任党支部书记,赵乃章由副团长提任为团长,王汉卿〔原剧团秘书〕、盖叫天二同志任副团长。内部机制也做了相应调整。首先明确了各队负责人:演出队队长何显威、副队长郝文英,舞台队队长王芝民,乐队队长马冠营,总务股股长温玉丰,学员组组长郑小旺、王德顺,编导室主任董玉林〔1963年受邀入团〕。同时成立了团委会,以便研究决定演员流动、演出计划、演出路线、剧目生产等。

剧团党支部在团县委的支持下适时抓了共青团建设。团支部成员团结一心,积极开展工作,要求团员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团外青年积极向团组织靠拢,团组织迅速发展壮大。截止1963年底,40多名青年演员中有15人加入了共青团,团员总数从原来的9名增加到24名,占剧团总人数的28%。团支部被团县委选定为共青团建设模范点。团县委书记徐树庭、组织部长朱长欣、副部长樊树生、宣传部长崔会新、副部长郑如凯等多次到剧团考察工作。

剧团每到一处,都组织青年演职员为当地群众做好事。如搞“三净一满”〔屋子净、院子净、门外净、水缸满〕,慰问军烈属和敬老院的老人等。在滦南县演出时,剧团青年的公益活动引起了滦南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委宣传部部长和团县委书记亲自到剧团看望了演职人员,并赠送了一面锦旗,还通过县广播站和地区电台、报刊进行了多次报道。

  1963年下半年,剧团曾赴东北演出,历时两个多月。后又到绥中、秦皇岛、唐山等地演出,9月份返回迁西。先后演出700余场,观众80多万人次,收入12万多元。演出的剧目主要是《雷锋与红领巾》、《霓虹灯下的哨兵》〔移植〕。此次演出大大提高了剧团在全国戏剧界的声望,是剧团演出史上的一个高峰。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