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莱芜梆子《儿行千里》艺术创作研讨会在山东省莱芜市召开。这部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廉政教育剧目,已在全国60个城市演出187场,曾荣获“庆祝建国60周年山东省优秀剧本奖”、第九届“精品工程奖”、泰山文艺奖等多个奖项。近日,该剧又喜获全国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千锤百炼,打造文艺精品
《儿行千里》以反腐倡廉为主题,以母爱亲情大爱无疆为主线,共有惊梦、惊魂、惊恐、惊泪四场戏。紧凑的故事情节,集中展示了官员郑耀忠的80岁老母从质疑、警戒儿子的不廉洁行为,到为挽救儿子生命而跪求乡亲借钱还赃款,最后感化儿子迷失心灵的曲折过程。全剧着力塑造了一位深明大义、仁爱严厉、教子廉洁的母亲形象,其可爱、可敬、可信,又让人怜悯同情,揪动心灵。
该剧从创作、加工提升,到全省巡演、进京演出,最后荣获“五个一工程”大奖,前后历时近5年。剧本创作之初,莱芜梆子剧团组建了最优秀的创作团队,选拔最优秀的演员担任主演、最优秀的作曲撰写唱腔。
在巡演过程中,莱芜梆子剧团坚持边演出边修改边提升,先后10多次邀请中央、省专家召开座谈会,对剧本修改调整不下100次,收到的建议达1000条之多。
演职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精心准备,倾情演出。在全省第一次巡演过程中,剧组用25天的时间行程近5000公里,在17地市演出19场,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舞美队在一地演出结束后立即卸台,连夜赶往下一站装台,每天只能在车上或舞台上临时休息三四个小时。
深化改革,激发传统戏曲活力
莱芜梆子,亦名“莱芜讴”,又称“靠山梆子”、“本地梆子”,形成于18世纪末四大“徽戏”班进京演出时期,由安徽著名徽戏班社——老阳春与鲁西南地区广为流传的“梆子腔”融合发展演变而成。
2006年,莱芜梆子入选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山东省严格落实中央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要求,强化扶持、完善机制。莱芜市在院团改革中保留了剧团建制,并划转为莱芜梆子艺术传承中心,解决了演员的后顾之忧和剧团的生产创作难题。
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下,莱芜梆子剧团的内部发展活力得到激发,实现了“一年一台新戏、一年一个台阶”的目标,连续八届荣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今年9月初,《儿行千里》作为山东省的四个剧目之一,参加“讴歌伟大时代、艺术奉献人民——2012年全国优秀剧目展演”汇报演出,这是莱芜梆子剧团继《红柳绿柳》之后,时隔30年再次受文化部邀请进京参加大型剧目调演活动。
据统计,《儿行千里》一剧已在全国60个城市演出187场,先后荣获“庆祝建国60周年山东省优秀剧本奖”、第九届“精品工程奖”、泰山文艺奖等多个奖项。
真情实感,突出山东艺术特点
在研讨会上,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对《儿行千里》取得的艺术成功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中国戏曲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薛若琳认为,反腐倡廉题材的剧目获国家大奖,近十年来非常少见,《儿行千里》塑造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激烈的矛盾冲突,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可。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刘祯表示,《儿行千里》最打动人的地方就是母亲形象的塑造,同时题材抓得好,在艺术表现上没有正面突破,而是从一个家庭和母亲的立场充分展现故事情节。
在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为民看来,《儿行千里》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是文化强省建设狠抓文艺精品的成功体现。作为山东省具有200多年历史的稀有地方剧种,莱芜梆子和全国其他地方剧种一样处于如何发展的历史节点上。《儿行千里》实现了创新表达主题思想和艺术表现形式的统一,让观众感受到了时代精神的感染力,作品也就有了持久的艺术魅力。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儿行千里》主题深刻鲜明,情节生动感人,唱词唱腔优美动听,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警示教育意义,是一部非常难得的廉政教育剧目。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