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20日,文化部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获奖作品表彰会在北京举行。省河北梆子剧院创演的河北梆子《宝莲灯》和京剧《杨门女将》、昆曲《十五贯》、黄梅戏《天仙配》等20部深受观众喜爱、久演不衰的作品荣获大奖。这也是继2009年河北梆子《钟馗》获得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之后,我省剧目再次获得这一殊荣。
河北梆子《宝莲灯》凭什么获得这项荣誉?省河北梆子剧院院长王晓英说,河北梆子《宝莲灯》是一部经得起时间、观众和市场检验的真正的艺术精品,它主题积极、内容健康、表演上乘,广受老少观众热捧,“从1960年首演至今,河北梆子《宝莲灯》已经演出了1400余场。50多年来,它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演遍了大江南北。现在,很多台口点戏,《宝莲灯》仍是首选。”
河北梆子《宝莲灯》在新中国舞台艺术史上留下了色彩斑斓的一页。探析河北梆子《宝莲灯》的成功经验,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对推动我省艺术创作持续繁荣发展,推动文化强省建设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实至名归,演出足迹遍及全国上百城市
“文化部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的评选,参评标准高、含金量高。”王晓英介绍说,2009年,文化部举办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评选,评选标准是:1978年之后创演,演出场次400场以上的“叫好又叫座”的舞台艺术精品。河北梆子《钟馗》等18台剧目获奖。“与首届不同,第二届对评选办法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王晓英说,一是扩大了参评作品范围,把剧目创作时间由改革开放以来向前推至新中国成立以来。二是对演出场次提出了更高要求,规定1949年以后首演的剧目应达到1000场以上。所有剧目在改革开放以后的演出场次应达到400场以上,近3年的演出场次必须达到60场以上。“获奖剧目都是‘百里挑一’。”“在这之前,河北梆子《宝莲灯》尽管没有获得过什么全国性大奖,但它在中国戏曲舞台稳站了50多年,演出1400余场。它得到的是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这就是最高的奖赏。”曾在河北梆子《宝莲灯》中扮演三圣母的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齐花坦说,“1960年4月,河北梆子《宝莲灯》在天津全国青少年汇演中一炮打响,到现在,它的演出足迹已经遍及全国上百个城市。”“首演成功后,我们赴福建进行慰问演出。回来时路过上海,准备在当地演几场。但一开始,上海方面顾虑重重,说观众不认河北梆子,担心演出效果。再三争取后,他们决定让我们先演一场,看看情况再说。”在《宝莲灯》中扮演白猿的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张志奎回忆起当年在上海演出时的情景,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演出过程中,整个剧场里静悄悄的,大家心里都没有底,但演出一结束,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结果,我们一气儿在上海演出了20多天,场场爆满。很多观众想看却买不上票,每天在剧场门口等退票的人就有一大堆,不少观众给剧场写信要求加场。”
河北梆子《宝莲灯》在上海走红后,剧团应邀到北京、南京、武汉、郑州等地演出,所到之处,迅速掀起了一股河北梆子热。此后,剧团又多次进京演出,受到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1976年,河北梆子《宝莲灯》被拍成戏曲电影,随后在全国公映。
“河北梆子伴随我走过了美好的孩童时期,印象最深的是由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出、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宝莲灯》。我拎着小马扎走街串村,也不知看了多少遍,那个时候除了觉得电影神奇,也领略到了河北梆子的魅力,很长一段时间,它占据着我的精神生活。”提起河北梆子《宝莲灯》,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主持人白燕升记忆犹新。
“1979年,河北梆子《宝莲灯》作为我省第一部开禁的传统戏,在石家庄公演。观众像开了闸的洪流涌向剧场。”齐花坦回忆说,河北梆子《宝莲灯》在石家庄连续演出了两个月,场场爆满。观众每天凌晨三四点就来排队买票,有人甚至带着铺盖、板凳,排成长龙静等的场面让人震撼。
上世纪80年代,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裴艳玲携河北梆子《宝莲灯》赴新加坡等地演出,大获成功。
“保留剧目是一个戏剧院团的旗帜和标杆。有没有保留剧目、有多少保留剧目是衡量一个戏剧院团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王晓英说,在前辈们的努力下,省河北梆子剧院创演了一批优秀保留剧目,为燕赵戏剧百花园增添了光彩。
百炼成钢,艺术精品的诞生靠精雕细琢
“河北梆子《宝莲灯》的久演不衰充分证明了艺术决策的重要性。”省艺术研究所所长周大明认为,进行艺术生产时,要进行科学决策,要把能不能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当作一项重要的指标来考量。
“《宝莲灯》是一部在民间流传甚广的传统戏,自清代以来就有演出,并成为京剧、舞剧和一些地方戏的保留剧目。省河北梆子剧院对传统戏《宝莲灯》成功地进行了改编,在全国引起轰动。”周大明说,1959年,省河北梆子剧院的前身河北省青年跃进剧团挂牌成立,团员都是从全省选拔的尖子演员,这为河北梆子《宝莲灯》的排演提供了人才支撑。
“白天读剧本,晚上看演出,为剧院制定剧目规划……折子戏经过加工后,确定《杜十娘》《挡马》《陈三两》《投县》《穆桂英挂帅》赴京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同时选定《宝莲灯》为重点加工剧目,明确提出要力求出新,使之成为一出载歌载舞的神话剧。”河北梆子《宝莲灯》编剧王昌言在回忆文章中写道。
河北梆子《宝莲灯》是在传统剧目《劈山救母》的基础上,参照了舞剧《宝莲灯》改编而成。“这是一出全新的《宝莲灯》。”曾在剧中扮演刘彦昌的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田春鸟说,新版《宝莲灯》与原传统剧目相比,主题更加鲜明,剧情更为集中、合理。剧中还吸收了舞剧中的红绸舞、扇子舞、孔雀舞表演,又从武术中化用了舞剑。音乐设计突破了传统唱腔板式,吸收了昆曲及民歌旋律,使河北梆子的高亢悲壮中增添了缠绵、欢快的成分。“我们还派人专门到江西学习,借鉴了赣剧的伴唱声腔和表演;设置了河北梆子传统戏所没有的伴唱、主题歌,由已经成名的张淑敏、张惠云等演员到幕后领唱。《宝莲灯》排成后,大家都很兴奋,觉得这个戏让人耳目一新。”
“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独特的艺术语言方式。”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庞彦强认为,河北梆子《宝莲灯》之所以好看,就是因为它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起来,唱得精彩、念得精致、做得逼真、打得给力。在戏剧结构上,文与武、静与动、起承转合、虚实浓淡,处理得错落有致、井井有条,使得戏剧欣赏既轻松愉悦又赏心悦目,观众在此起彼伏、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中与戏剧人物共同经历喜悦与悲苦、激愤与欢畅,尽情体验艺术鉴赏的愉悦,完成一次集体的情感体验。
“如果说省河北梆子剧院靠《杜十娘》、《挡马》、《陈三两》等剧目起家,那么,它的发家剧目非《宝莲灯》莫属。如果说前者以继承为主,那么,后者则以创新为主。”庞彦强认为,该剧在创作中坚持了“推陈出新”的方针,是戏曲艺术各个门类高度综合的结果。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裴艳玲、齐花坦、田春鸟、张志奎以及幕后领唱张淑敏、张惠云等,都是当时河北梆子演员中的顶尖人才。“可以说,戏中没有配角,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亮点,哪怕一个仙女的扮演者都要经过层层挑选。演员的举手投足、一笑一颦都要经过反复排练。”张志奎用“精雕细琢”来形容该剧的创作过程,从剧本到音乐,从唱腔到动作,都经过了反复锤炼。“就拿我们武戏演员来说,既要求打出人物,打出感情,又要亮出绝活。”他回忆说,在白猿盗灯时一排“小翻”拔地而起,然后“满子顶”落在两米高的椅背上,这舞台上短短的几十秒钟却凝聚着自己台下不知道多少遍的苦练。
“我们有一个‘掌声记录’制度,每场演出都要统计观众掌声次数并上报。多一次少一次都要搞清楚原因。”齐花坦回忆,在最初演出时,他们就是通过观众反响来摸索经验、探寻得失。
“一出戏不经锤炼,很难在舞台上立足,《宝莲灯》的成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谈到当今戏曲剧目的创排,周大明认为,要坚决杜绝一蹴而就,急功近利,排演时间短等现象,不要戏一演出,就一锤定音,而是要进行反复加工修改。
全国巡演,优秀剧目更需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
据王晓英介绍,目前,剧院正在筹划河北梆子《宝莲灯》全国百场巡演,将在北京、天津、上海、山东、甘肃、四川等15个省市进行演出,预计明年初正式启动。王晓英表示,“我们可以借此进一步开拓国内演出市场,实现河北梆子振兴的梦想。”“获奖不是终点。优秀保留剧目只有在不断演出中才能体现自身的艺术价值,才能进一步得到打磨、提高。通过此次巡演,可以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宝莲灯》的精彩演出,感受河北梆子特有的舞台魅力。”王晓英认为,要充分发挥优秀保留剧目的示范作用,必须着眼于市场,着眼于传承,在实践中接受时间和观众的检验。“地方剧种要在外地受欢迎非常不容易,我们要通过这次巡演扩大河北梆子的影响力,让河北梆子为更多的观众接受和喜爱。”
省河北梆子剧院演出部主任李平芳介绍说,2010年7月至10月,省河北梆子剧院举办河北梆子《钟馗》全国巡演活动,先后为北京、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天津等8个省市的10万余名观众演出60多场。“一路演下来,《钟馗》不仅迷倒了老戏迷,也赢得了年轻观众的喜爱。”
一位名为“乐不思蜀”的网友在博文中写道:“我从未看过河北梆子,对它的唱腔并不熟悉,但河北梆子《钟馗》让我度过了一个兴奋的夜晚。我原本以为自己就是看看热闹,没指望能看进去,更没指望能喜欢上河北梆子,可今天我真的看进去了……”“传统戏曲走向衰落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原因:一是青年观众缺失,一是戏曲后备人才缺乏。”庞彦强认为,除了培育观众群,优秀保留剧目的巡演也为艺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机遇。在巡演中,许多青年演员担纲主要角色,这大大加快了他们的成长步伐。同时,巡演使演员们从真实的生活中吸取了养分,密切了他们与观众的血肉联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