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一大早,伴随着铿锵的鼓点,一场精彩的东路梆子剧目《江姐》在九户镇西河沟村热闹开场,扣人心弦的剧情,演员娴熟的演技带给群众无尽的欢乐。虽然没有舞台,但是演员演出精彩,观众热情高涨,演员们唱、念、作、打样样精到,博得观众阵阵掌声。
东路梆子岁月长
张森士是西河沟东路梆子戏班的组织者,据他介绍,东路梆子的历史已有三百多年,在明末清初时,由山西艺人传入山东,后来经过艺人们的加工、创造和受当地方言、民间戏曲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地方色彩的戏曲形式,因其多流行于济南以东和东北,为了区别于河北梆子,故称东路梆子。
九户是老齐东地区唱的最好的地方,以刘殿庆为首的刘家寨大班全盛时有130多人,活动区域在章丘、原齐东、邹平西部、周村西部,鼎盛时期达半个多世纪。19世纪20年代,戏班逐渐解散,周边村庄自己开始组织演出,逢年过节,村村搭台唱戏,很是火爆,其中最为兴盛的就是西河沟村。“当时只要村里开唱,周边村里的男女老少搬着马扎都来听戏,人家开玩笑说俺们村里的狗叫都有梆子腔。”张森士说道。
“忘了的不少,想着的不多”
“说起东路梆子,50岁以上的人都有记忆,演唱的内容有说教意义,也与生活相关,他们都喜欢看喜欢听。那时候基本上家家都有会唱的,唱得好的大家都尊称‘先生’。”回忆起当年的情况,张森士很激动。虽然现在周边村里也还有能唱的人,但是非常少,一个村能有一两个就很不错。因为凑不起人来,大戏已经很多年不演了,现在只能唱一些三五个人的小戏。
“现在是忘了的不少,想着的不多,很多曲目已经失传了。”河西沟村原村书记李林华说道。他也是一名东路梆子爱好者,只要有时间,他就与其他成员一起练习。“东路梆子对演出很严格,需要专门的服装和乐器,可是现在我们条件不行,只能在村里清唱。”李林华说,现有的乐器都是大家伙一起凑的,但是距离全盛时期的东路梆子还有差距,这些都使得东路梆子的演出效果大打折扣。
老树也要发新芽,传统文化要传承
流传了百余年的东路梆子和许多民间艺术形式一样,正在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以前家家都有能唱的,可是现在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他们也没兴趣,就剩我们老哥几个还能唱,眼看着咱这梆子就快失传了,很可惜。”73岁的张学楚说道,他在戏班里负责打皮鼓。他告诉记者,现在他们戏班能够参加活动的只有12人,年龄最小的已经67岁,他们都是在十三四岁时跟着村里老一辈学的戏。由于东路梆子的传承主要依靠口传,所以在教授演唱上要下大功夫。
为了能够将东路梆子传承下去,张森士他们也做了很多努力,他们将《沙家浜》等现代京剧改编成了东路梆子,为传统戏曲填充了新鲜血液。近年来,他们在县农村戏剧艺术节上登台亮相,反响热烈。
“东路梆子是我们的宝贵剧种,要传承下去,这也是助力文明城市创建的一项工作。”九户镇宣传委员蔡新勇告诉记者。该镇将成立西河沟东路梆子庄户剧团,为他们提供专门的活动场所和活动乐器,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同时该镇将按照村村有群众性文化团体的目标,积极组建各类文体队伍,深入挖掘群众文化能人,不断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全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增姿添彩。
哪怕是清唱也吸引了许多观众
精彩的剧目吸引的观众目不转睛
闲暇时张森士打着梆子与张学楚练习清唱
在农村戏剧艺术节上表演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