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茜 6月2日,北路梆子《宁武关》研讨会在山西忻州举行。姚欣、龚和德、周育德、秦华生、周传家、万素等专家学者,与山西省、忻州市宣传、文化部门的有关领导,以及该剧主创、演职人员济济一堂,对忻州市梅琳北路梆子剧团有限公司最近首演的《宁武关》进行研讨,分析其创作得失。

该剧由剧作家曲润海改编自京剧剧本,由赵景勃艺术指导、夏松生导演,主演杨仲义。故事取材自发生在山西忻州的真实历史事件,讲述的是明末李自成进兵山西,所向披靡,山西总兵周遇吉在宁武关拼死抵抗,拒绝李自成与明降将数次劝降,重创闯军,因寡不敌众最终失败,与母亲、妻女一同牺牲的故事。该故事在山西当地广泛流传,在清康熙年间就被搬上舞台,曾有京剧、昆曲、晋剧、蒲剧多个版本,如《铁冠图》、《表忠记》及《别母乱箭》、《对刀步战》等折子戏。由于这一传统剧目过往宣扬愚忠,丑化农民起义军,所以新中国成立后销声匿迹于戏曲舞台近70年。

作为传统剧目,依据历史真实故事,再次被改编创作得到与会者的充分认同。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周育德认为,保护戏曲应该是动态的、活态的保护。传统剧目实际上是一个大的宝库,以前各方面不是很重视,最近情况好转,传统剧目的改编得到了重视。山西省文化厅原副厅长郭士星认为,这部戏剧传播了历史文化,很多观众并不了解那段真实历史,现在能让观众增长知识,促进宁武的文化旅游业,扩大当地知名度。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龚和德认为,《宁武关》以周遇吉为主角,是思想解放的成果,同时又没有丑化、妖魔化李自成,对李自成的形象作了“保护”,如李自成非常欣赏周遇吉,希望劝降,最后用周遇吉的自杀替代了历史上被乱箭射死的惨烈。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刘玉玲表示,在戏曲武戏行当式微的大环境下,该剧为北路梆子这一地方剧种的剧目和人才建设具有特殊意义,为锻炼、考验、检验传承人有重要价值,如果青年演员能演出此剧,北路梆子在戏曲百花园中就能开得茂盛。该剧导演夏松生说,“剧团以前武戏偏弱。排戏从训练基本功开始,但是演员都很用心,也给了我信心。”

该传统剧改编虽然有重大意义,但难度巨大。由于主人公周遇吉站在农民起义的对立面,效忠垂死的明王朝,清代出于其统治立场,宣扬其“忠孝”,歪曲农民起义,该剧得以流传,但新中国成立后肯定了农民起义对历史推动的意义,肯定了李自成作为农民起义的领袖形象,该剧长时间停演也在情理之中。如何处理周遇吉与李自成的形象,如何对待农民起义与忠于明王朝的行为,是此次改编成功与否最关键的问题。编剧曲润海坚持唯物史观,剧末的幕后帮唱:“宁武大战多悲壮,守军义军败亦伤。休说遇吉愚忠孝,李闯为人做嫁妆”点明该剧主题。创作者这种理解和阐释,令改编本耳目一新:对李自成与周遇吉双方不做先行的主观评价,只做客观情节描述。

编剧的这种处理方法,得到了与会者的认同。文化部原艺术局副局长、巡视员姚欣认为,《宁武关》是一出传统剧目推陈出新的好戏,以历史评价与道德评价为主。剧中直接表现李自成农民军反抗封建政权的起义,这是历史评价。剧目重点表现了周遇吉的忠勇殉国和周家一门忠烈,这是对人物的道德评价。所以这出戏在政治上是立得住的。

“这个戏是一个真正的历史悲剧,虚化成分少,很大程度地避开了对人物的主观判断,而是进行客观表现。”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何玉人说。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万素说:“ 传统戏《铁冠图》等都将李自成农民军妖魔化了,因此这些剧目一度绝迹于戏曲舞台。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思想意识的进步,以唯物史观加以评价,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

“客观性”“真实性”特点使该剧在一定程度展露了封建乱世的悲剧性,给人们以历史镜鉴、启迪。周育德说,这个故事现在再演,经过了时代精神过滤,在舞台上用刀和剑向我们展示了两种价值观念的对抗。梅兰芳纪念馆馆长秦华生认为该剧特点是双雄并立,主要人物周遇吉和李自成的性格都很鲜明,苍凉悲壮的美感很强烈。

该剧在题旨开掘与戏剧结构、宏观整体把握与微观细节表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人物性格刻画与事件情节的铺叙方面,都做出了可贵的探索。传统戏周夫人是青衣行当,改编本改为刀马旦,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历史记载周夫人能上阵前带兵与闯军拼杀;在代州与监军矛盾的处理,每当周遇吉要坚守关口易守难攻,不出战时,监军便举起尚方宝剑,很有戏剧性。主演杨仲义是梅花奖演员,功架优美,动作爽利,无论扬鞭、抽缰、甩发、劈叉、对枪,都能传情指事,刻划人物。

与会者也提出该剧进一步可打磨之处,如加强以情动人,现实意义与主题立意应该再强调。李自成兵围宁武关,应该有老百姓、军营将士等人的不同反应,演出时间过长,前半场应该压缩、更加凝练。

堪称北剧里程碑,恢弘震撼《宁武关》

礼敬《宁武关》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