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喜云(1909-1981) 长治县桑梓村人,后移居荫城。上党梆子须生演员,兼演老旦。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山西省分会理事。晋东南地区上党梆子剧团工会主席。
温喜云幼年失去双亲,由姐姐养大。1922年他13岁时,投奔平顺县三乐班(王曲戏)拜段二淼为师学戏。段二淼既要教戏,也要教人,有如严父慈母;温喜云不怕吃苦,尊敬老师,进步很快。启蒙戏《清河桥》,温喜云扮演楚庄王,博得观众赞赏。都说是名师出高徒。
温喜云住过平顺三乐班、长子三义班、高平三乐意班、南呈三乐班等班社。1944年与师父段二淼一起参加太南胜利剧团。1954年随着胜利剧团的改组,入长治专区人民剧团第一分团(后改名为山西省上党梆子剧团,晋东南地区上党梆子剧团)。1974年退休。
温喜云擅长用本嗓演唱,唱得流畅自如,声情并茂。5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他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象传统戏《东门会》中幽默风趣的陈文子,《苦肉计》中宽厚忠诚的鲁肃,《打金枝》中通情达理的唐代宗,《秦香莲》中老迈龙钟的王延龄,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中蛮横阴险的崔二爷,《李双双》中平易近人的老支书,《武大妈》中胆小如鼠的维持会长,都性格鲜明,朴实无华,深为观众称赞。
《三关排宴》1956年在北京演出和以后几年的加工,都由温喜云扮演佘太君。这个戏参加了山西省第二、三届戏剧会演和福建前线劳军,深受观众好评。二届戏剧会演温喜云曾获演员奖。戏中,当杨宗保在金殿上跪下为伯父四郎求情时,佘太君一把将孙儿搂在怀里,抚摸着他的头,含着眼泪如泣如诉地说:“宗保,孙儿哇,你是我杨门忠臣孝子,传留后世,忠孝只有儿一人了哇!”活画出一个老奶奶的慈爱心理;但斥责叛子杨四郎的念白,又是斩钉截铁,“好像一个严正的法官,代表祖国在审判这个背国投敌的叛徒”(见黄克保:《上党戏〈三关排宴〉的导演处理》一文):“四郎,非是为娘不看君王、千岁、众大人之面,不念母子骨肉之情,苦苦要儿性命,想你兄长胞弟一个个为国身死,你父年迈苍苍,粉身碎骨,宁死不降。畜生你竟敢背了君父之命,苟且偷生,背国求荣……还有何面目活于人世!”最后杨四郎碰死金殿,她又大笑三声。但笑得勉强,笑得哽咽,笑得泣不成声。观众看到此处,无不热泪盈眶,深受感动。赞誉演员的出色表演。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