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曾经在中国大地上家喻户晓的名字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胡耀邦、李瑞环等;领导同志曾评价说她是时代典型,对全国人民起到了很大的精神鼓励作用,她叫吕玉兰。
“一树玉兰一树花,根扎厚土出农家……”昨晚,由邢台市河北梆子剧团打造的全新升级版河北梆子《吕玉兰》在邢台市冶金俱乐部进行首次公演。当吕玉兰灿烂笑容的头像出现在舞台中央时,现场的观众鸦雀无声,全神贯注观看演出,仿佛走进了那艰苦的岁月。随着剧情的一步步展开,观众被吕玉兰公而忘私、任劳任怨、艰苦奋斗的公仆情怀和忘我精神,深深震撼,留下了感动的眼泪。
此次全新创作的河北梆子《吕玉兰》,打破了原有模式,不仅仅讲述吕玉兰15岁高小毕业回村在家乡带领群众造林治沙、兴修水利的故事,而从内容上增添了几段吕玉兰一生中的重要转折事件。本剧从吕玉兰15岁演到她53岁病逝,通过一件件真实事件的再现,展现了吕玉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当吕玉兰从省委副书记被降到正定县当县委副书记时,她内心的独白说到“我怎么面对父老乡亲们,怎么面对我的亲人”不禁让现场的观众内心揪疼起来。
吕玉兰走访农村刘老顺家,面对着刘老顺家徒四壁,以及进内屋时刘老顺的极力阻拦,她内心震惊不已。得知刘老顺的难言之隐后,吕玉兰拿出仅有的几十元钱让刘老顺去买药给女儿看病,刘老顺两次跪地拜别的感人场景,打动人心,令现场观众潸然泪下。彭蕙蘅与雷保春两位戏骨的精彩对戏,将整场演出推向了最高潮。
“爹娘,我想家了”,这是多么朴素的告白。当彭蕙蘅饰演的吕玉兰躬身于父老乡亲面前时,在场的每一人都满含热泪,仿佛看到那个一生心系百姓的吕玉兰活了;仿佛吕玉兰就在我们身边,不曾离去;仿佛时间就定格在这一刻,谁都不想让它落幕。现场观众都还想再和吕玉兰说说话,看看她那灿烂的笑。
全国劳动模范吕玉兰的名字曾经家喻户晓。她的事迹,整整影响了一代人。然而,将一位现实生活中响当当的模范人物搬上舞台,并非易事。因为越是有熟悉的生活原型,创作的空间越是受到局限。任何偏离、拔高,或者尺度太大的虚构,都会因“失真”而得不到观众的认可、支持。而河北梆子《吕玉兰》从生活中撷取的真故事,让观众认可《吕玉兰》,剧本所传达的真实情感,所描摹的人性人情之美,让观众喜欢《吕玉兰》。而观众的支持和喜爱,最终取决于所有演职人员精彩美妙的舞台呈现。
“一树玉兰一树花,根扎厚土出农家……”吕玉兰,用催人泪下的公仆情怀和感天动地的忘我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风范。时代呼唤吕玉兰,观众需要《吕玉兰》。相信河北梆子《吕玉兰》,经过不断打磨、提高,一定会成为一部常唱不衰的艺术精品。
当晚演出后,来自北京、石家庄等地的数位专家以及河北梆子《吕玉兰》的主创人员连夜进行了研讨会。专家们对这出戏给予了高度评价。
图(右):赵景勃,图(左):彭蕙蘅
中国戏曲学院知名教授、著名学者、戏曲教育家赵景勃:写好人好事,劳动模范是不好创作的,而河北梆子《吕玉兰》这出戏却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接民气、说真话、办实事,这种立意在这出戏中表现得很好,所以我觉得这出戏在细节方面虽然还需打磨,但立意立住了,它就是成功了。
河北文联副主席柴志华:我看完河北梆子《吕玉兰》之后被深深感动,彭蕙蘅和雷保春两位名角的强强联合,让这出戏更加彰显色彩。我建议,吕玉兰和刘老顺的那场戏可以再深挖人物心理戏,让它更丰满,力争让它成为河北梆子的精品剧目。
图(左一):贾吉庆,图(中):柴志华,图(右一):雷保春
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贾吉庆:我没有想到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河北梆子《吕玉兰》在排练条件这么艰苦的情况下,完成的如此精彩,太让我感到意外和惊喜。尤其剧中吕玉兰的唱腔设计很好听,很有河北梆子的特点,我想这么好听的唱腔一定会广为传唱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