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有形的文化遗产一样,都是人类祖先在历史上创造并遗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创新、和谐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随着遗产概念的不断扩大,博物馆保护的遗产内容也正在日益增加。在今天博物馆的职责不仅局限于保护有形的文化遗产,还扩大到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没有物质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发展迅猛。汉调二黄2006年被列入国务院首批保护名列,是安康的文化瑰宝,紫阳蒿坪作为汉调二黄发祥地,建立汉调二黄博物馆对弘扬、传播汉调二黄在本地的价值主题有着重有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必将成为保护安康国宝汉调二黄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带动本地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

博物馆及博物馆的藏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汉调二黄文化遗产是蒿坪博物馆文化的精髓。史树清先生说:“博物馆即“藏文物、藏图书、藏人才”,成立博物馆的良好时代背景:一安康市委提出振兴汉剧。二目前在史料实证的支持者、物质载体的收藏者、遗产内涵的研究者、教育推广的工作者、文化空间的守护者、遗产项目的整体保护者等方面还有一批艺术人才存活,正是设立博物馆的大好时机。

提案理由:

汉调二黄在汉水一带流传400年,为何能延续直今?起决定意义的是紫阳蒿坪杨家的作为。1805年紫阳县蒿平河首富杨氏家族第六代,杨景泰、杨履泰兄弟二人酷爱戏曲二黄,就近招生,外请名师授徒,在院内修建戏楼,置办戏衣。后支持义子杨金年开办“鸿”、“来”二科班。此后150年间不间断开“永”、“清”、“长”、“福”、“天”、“九”、“协”、“安”、“荣”、“旭”、“玉”、“胜”等字派科班,一直延续到解放后前。自此,在200年的时间里,办班18期,学员无数。学生毕业后往陕西、四川、湖北、甘肃等地演出,不但把二黄戏传播到很多地方,同时安康成为汉调二黄基地。首届毕业生查来松被四川誉为戏剧祖师爷。解放后汉剧团袁胜录、杜建德等众多老艺人是第18代弟子。蒿坪杨家还修建了汉调二黄老郎庙(戏剧界的尊神-—唐玄宗庙)。 在清代蒿坪杨家被艺人奉为圣地,每年专程朝拜,演出的班社如果路径紫阳一定专程去磕头。

蒿坪杨家为传承中华文脉做出巨大贡献。杨家的奉献精神值得传扬。本人建议:在紫阳蒿坪杨家故地建立一个汉调二黄纪念馆。在这个博物馆空间里永久记载着祖祖辈辈的光荣历史,让散居在全国的戏剧后代可在这个平台上了解祖辈光辉业绩及其未竟之业,以此激励后代不断追求和努力奋进。

实施方法:

一、整体恢复清代杨家院子的原貌建筑(包括戏楼、练功场、排练场、老郎庙)

二、展览馆里的物质载体包括相关戏剧工具、实物、场所和对其过程记录的文字、声音、影像资料。这类遗产是指通过唱腔、动作、台词等各种表现形式。收集物质载体(演出服装、道具、乐器等)和相关资料(影音资料、曲谱等)的形式展开的。把动态的、原生态的、活化石定为博物馆最主要的陈列品,并以此作为博物馆的特色。博物馆还重视收藏展示汉调二黄在紫阳蒿坪的历史资料,展现静态价值。手抄本和珍贵脚本,以及文物、实物和资料。

三、清代古戏台,定期展演汉调二黄优秀的传统剧目,这些剧目从剧本、音乐(包括乐队的编制和所用的乐器)、演唱、表演、服饰、化妆到舞台演出形式都基本不做修改,保留古代检场、三面突出舞台、出将入相、一桌二椅等等特点。像活文物一样展览演出。

参考文件: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国办发[2005]18号)《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发[2006]18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