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举行的老年节暨“庄户剧团”汇报演出中,县老龄办、县文广新局联合评定出10个庄户剧团并进行授牌,崔寨镇路寨村的东路梆子民艺剧团和崔寨群芳剧团名列其中。虽然已经过去大半月,但每每提及此事,路寨村的村支部书记路法亮还是难掩激动之情……

回顾历史 源远流长

路法亮 书记介绍说,我们村的东路梆子,又叫梆子腔,至今已经有200余年的历史了,从大人到小孩,都能唱上几句。过去的老人们虽然不会识谱,但通过心口相传,我们村的东路梆子得以流传至今。我们村庄户剧团的繁荣,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那时,村里爱好戏剧的路庆忠、路延美、路长坤等人专门到临邑县四音剧团学习了四年的戏剧表演,回村后又指导乡亲们演出,尽管还是演唱东路梆子,但村民的唱腔和演技都上了一大台阶。剧团成员白天劳动,晚上演出,人们还给它起了个响亮的名字—“民艺”剧团,这一称呼充分表现出人们对剧团的广泛认可。剧团演出也不再局限于本村,而是走村串巷,哪里邀请哪里唱,剧团所到之处,“锣鼓一响,观众熙攘;梆腔一唱,喝彩满场”。文革前,排演的剧目多是《铡美案》、《桃花庵》、《三娘教子》等老戏,文革期间,又排演了《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新戏。

乡镇扶持 焕发新春

近年来,崔寨镇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以“文化活动惠民”为出发点,结合本地特色,着力培育和扶持庄户剧团发展,有效促进了全镇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

工作中,该镇出台了《关于加快庄户剧团发展的意见》,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对表现突出的庄户剧团予以音响器材、演出服装等资助奖励。实施庄户剧团辅导工程,邀请表演艺术家举办专题培训班,对全镇40多个庄户剧团进行专业指导,剧团的演出形式更加新颖多元,演出剧目更加丰富。并加大宣传,使得年轻人对传统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投身到艺术表演中来。

为推动文化活动全面开展,该镇充分利用“唱响济阳”、“欢乐济阳行”等大型文化活动,开展庄户剧团展演、巡演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扩大庄户剧团影响力。去年以来,结合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创建省级文明镇等中心工作,在镇村开展庄户剧团巡演50余场,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宣传了党委政府的惠民政策,扩大了庄户剧团的影响力。

“这几年,镇里先后投资近万元,为我们村购买了唢呐、锣鼓、扇子和演出服装等设备,每年还对剧团给予奖励。我们村结合计划生育工作,自编自演了新戏《妯娌俩》,在县剧院演出中,获得了二等奖。”路书记开心的说“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村的民艺剧团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也有年轻人参与进来。我们利用农闲时间悉心排练,春节期间为周围四邻八乡演出,既丰富了乡亲们的文化生活,也赢得了极好的口碑!”

经费不足 制约发展

由于缺少经费,农村庄户剧团普遍出现了难以为继的尴尬局面,许多历史久远的庄户剧团都默默的解散了。特别是受到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文化形式的挤压,庄户剧团的生存空间也变得十分狭窄。说到这里,一股忧虑涌上了路书记的心头:“现在制约剧团发展的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经费不足,二是后继乏人。”

“庄户剧团在运营中必然发生一定的费用,如误工补贴、服装道具、交通费用等,但除了种地外,演员们基本上都没有其他收入来源,这大大制约了剧团发展。目前庄户剧团多以老年力量为主,年轻人或者缺乏参与热情,或者缺乏参与时间,剧团普遍面临人员老化、后继乏人的困境。”更让路书记发愁的是“现在年轻人喜欢梆子腔的很少,自己的孩子也不喜欢”他告诉笔者“剧团里年纪最大的演员80多岁了,最年轻的也有50几岁,等我们这辈人唱不动了,这个剧团怎么办?”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