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艳与大型现代梆子戏剧本《渠立强》

(一)

2013年4月23日晚,丰县会议中心礼堂内座无虚席,丰县小凤凰梆子剧团全体演职人员倾力上阵,大型现代戏《渠立强》分五场进行了公演。两个小时的演出,台上,演员们把自己融入到了各自扮演的角色中,或笑或戚,或哭或怒,刻画的入木三分。台下,观众不时掌声雷动,尤其是渠立强回家探望母亲的片段,让台下的几乎所有观众为之动情,有悄然低声泣者,有泪花满面者,有忍不住失态为剧中的渠立强喝彩者,公演大获成功。

如果以感情真挚以及感染力薄厚论,丰县小凤凰剧团的表演是前段时间省梆子戏剧团所演此剧远不能比的,省梆子戏剧团的表演更多的是强调了灯光、场景等舞台效果。不管怎样,两个剧团演出的剧本却是同一个人创作的,她就是李文艳,丰县花山镇文体站站长,一个多年在基层的文化工作者。

虽然有着多年的工作经验,而且我们都是一个系统的同事,但是当李文艳接受采访时,说话时神情依然很腼腆。不过,只要话题提及她编写的《渠立强》剧本,她便激情四射,说话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这就是一个艺术创作者所固有的本质使然。

李文艳1995年毕业于徐州文化艺术学校,毕业后一直在华山镇从事基层文化管理工作。多年来,她踏踏实实工作,无论是作为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或者是后来担任镇文体站站长,她都算得上是全县文化战线中的翘楚。

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有声有色,业余时间她仍没有丢掉自己的爱好,那就是写作。她写作的涉及散文、小说、诗歌、戏曲小品,但她最喜欢的还是编剧。严格说来,对于编剧,她称自己是业余,而实际却是科班。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舞台艺术,通过导演的组织和演员、音乐、舞美各类艺术人员的共同创造,把文学剧本变为与观众直接交流的舞台艺术。戏曲现代戏同样不能忽视戏曲的这一艺术形式的特殊要求。

我们常常看到,有些现代戏剧本可读而不可演,有些剧本虽然排演了,却因缺乏舞台艺术感染力而难以保持艺术生命力。而李文艳对此有自己深切地体会。一个剧本如果不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群众,那就毫无感染力,作者编剧中,应从生活中来,与时代同步,与民众同心,同时必须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符合群众的审美情趣和民族的文化心理需求。最后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要让演员能演出彩来,感动观众,这就是好剧本,李文艳这些都做到了,所以她写的剧本一定能经得起历史考验。

(二)

李文艳把自己的编剧搬上舞台,源自一次深深感动。

渠立强,是丰县农业战线中的标兵人物,他毕业于江苏农业学院,参加工作24年来,辛勤耕耘在土壤肥料和农技推广领域,成为农民喜爱的“土专家”;罹患肾癌双肾切除,仍奔走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种田,靠透析维持生命,依然与时间赛跑,坚持工作。

他坚守平凡、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事迹,深深的感动了同样在基层工作的李文艳。但李文艳从事的正是文化工作,而两个人的老家所在的村落距离仅仅两华里,乡情加上一个文化工作者的责任以及感动,李文艳根据渠立强的事迹中的一个片段,在一个夜晚一气呵成了小戏《立强探母》剧本,并由丰县乡土作家王德朴先生和原文广体局局长、剧作家史先周先生多次修改润色。2012年六月份由县原四平调剧团部分演员搬上舞台,收到观众和领导的一致好评。此举,也给了李文艳创作大型现代戏剧本《渠立强》的信心和决心。

但是剧本的创作过程是艰辛的。首先,李文艳很准确的找到了剧本创作的贯穿线,那就是渠立强在工作的亲民情,生活中的母子情、夫妻情、兄弟情,衬以渠立强执守的平凡以及他病后一如既往的奉献精神,这是常人无法坚守的气节。情节处理上,李文艳采取了以情为主,以最简单的手法处理各种事件,语言上,尽量采用方言俚语,极大彰显了创作的原生态味道。

能否成功塑造人物形象,是现代戏成败的关键所在。李文艳为了最大程度的把渠立强这个人物形象表现的既要生活化,同时又必须艺术化,李文艳把所有能读到的关于渠立强的文章几乎能背下来,然后,她多次到渠立强工作过的地方深入采访,并多次采访渠立强本人。
为了剧本中涉及到农业科技的台词不外行,李文艳一有时间,就到镇农技站、农业合作社以及农业种植能手请教,为了清楚了解肾病以及不摘除肾的痛苦状态,她不厌其烦的打电话问在医院工作的朋友,她一遍遍一次次的问,朋友一遍遍一次次的答,直到她自己都不好意思问了为止。

剧本写作开始了,她把自己关进书房里,关掉手机,停止了与外界的联系。写作过程中,她变成了剧中的每一个人物,她和剧中的每一个人物同悲同喜、同苦同乐。生活中,她是真实的,剧中的人物也是真实的。而在下笔中,她的精神在不知不觉中游离于各个角色之间,文字中,那些个现实中真实生活的人随着定格在李文艳脑海中的一条主线先后出现,剧情也随着李文艳的思维转换,当写道渠立强回家看望母亲为母亲磕头的时候,李文艳终于忍住不哭了,她又成为了现实中的生活者。

剧本终于在眼泪和欢笑中诞生了。初稿经过几次修改后,首先被省梆子戏剧团选用,该团团长燕凌(国家一级演员、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并出演渠立强的妻子角色,2013年4月3日,在丰县会议中成功演出。

(三)

“文章不厌百回改”,公演后,李文艳根据观众的反映剧本,再次修改剧情,这次修改,着重了“情”字的渲染和升华。

小凤凰剧团根据新剧本,重新排练,剧本的完善以及演员的投入,换来的是公演当晚此起彼伏的掌声。这个效果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就连李文艳本人。

李文艳以后会面对更多的新的工作岗位,这样对她以后的创作会有更大的帮助,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舞台。只有创作者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才会创造出具有生活感染力的作品。

我国古典戏曲,用传统的观点看,那种完美成熟的模式,给现代戏剧创作的发展与突破,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一个现代剧作家,如果没有从精神到现代意识的充分准备是很难顶得下来。

对一个中国的现代戏剧家而言,对传统戏的文化历史要继承、要发展。这是完全正确的。但也要学会暂时忘记它、抛弃它,让它冷落一时半会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我们当下缺少的是创新,缺少的是关注现实、紧贴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生活的剧本创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李文艳走的路子是非常对的。

少年得志,固然可喜,但是大器晚成,才能大成。诚然,文艳的文艺创作距离成熟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作为一个业余创作者,难得可贵了。但愿文艳继续将学到的历史以及社会的文化知识放入当下发展的大洪流中消化应用。相信,她的艺术创作才华一定会不断的迸发出来,继续为我们提供真善美的精神食粮。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