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梆子团存续的17年间,演出队伍不断充实新鲜血液,一批批演艺出色、深得观众喜爱的演员脱颖而出。他们为繁荣山区戏剧事业、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付出过很多心血,功不可没。但因相隔时间久远,已很难做到对每个演员都一一记载了,故本文仅据个人印象,结合当事人的口述资料,对所能记起的演职员进行简单记述。排列先后大致依进团早晚为序。

1.盖叫天。女,1910年生,本名步兰云,艺名金秀婷,高级知识分子,天津市北塘镇人。幼时随父移居天津市区,家境贫寒,从未读过书,13岁即走大姐步青云求生之路,入梨园学艺,主攻花旦。学艺刻苦,吐字、声腔极见功力,16岁即崭露头角,颇受同行认可。1929年拜老艺人纪金亭为师,改习胡生,艺技更有进步,四功(唱、做、念、打)、五法(手、脚、身、法、步)运用精道,喷音吐字亦有独自特色。所发之音,响如洪钟,字字入耳,堪称一绝。她为人狷介,从不向恶势力低头,所以解放前只是迫于生计才偶尔登台,直到建国后才如沐春风,焕发艺术青春。1951年进入天津市移风河北梆子剧团,与著名表演艺术家韩俊卿、金香水、张美华、新钢钻等同台演出,艺技与银达子、小翠云、云笑天等齐名。1955年入金镶钻河北梆子剧团,1956年文化部将该团一分为二,她带队来到唐山,成立唐山地区河北梆子剧团并任副团长,1962年9月随团赴迁西,仍任副团长。在迁西县梆子团期间,她考虑个人工资过高,曾四次主动提出降级,上级批准三次:第一次从300元降到240元,第二次(1964年)又降到120元。她待人宽厚,从艺严谨,口碑极佳,一直为同行所尊敬和爱戴。1963年当选为第五届县人大代表,任期至1967年。1966年7月“文革”初期,被打成“反动艺术权威”、“文艺黑店的祖师奶奶”,遭到严重迫害。1967年4月剧团解散后返回天津。之后,因身体状况和其他原因,1972年剧团恢复时未再回团。1976年底病逝,享年66岁。她一生成功塑造了许多艺术形象,如《芦花计》中的员外、《辕门斩子》中的杨六郎、《南北合》中的杨八郎、《四郎探母》中的杨四郎、《杨门女将》中的杨延昭、《潘杨讼》中的杨继业、《蝴蝶杯》中的田云山、《杜鹃山》中的雷刚、《宝莲灯》中的刘彦昌、《红灯记》中的李玉和、《打金枝》中的唐王等,在广大观众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是众所公认的好演员、好团长。

附.盖叫天传略(2005年董玉林撰)

盖叫天,女,原名步兰云,曾用艺名金秀婷,著名河北梆子演员,爱国艺人,生于1910年,卒于1976年。

盖叫天,祖居天津市北塘镇,后随父迁居天津市区。父亲打鱼为业,家境贫寒。盖叫天幼年常捕蟹,拣煤核儿来添补家计,从未入过学校大门。姐妹三人,无兄无弟,大姐步青云幼入梨园,艺名金秀波,是个艺术高超的河北梆子演员。盖叫天十三岁从姐学艺,攻花旦。其姐授益甚严,每逢教唱,总是手拿竹筷闭目击板,要她肃立垂手目不斜视地练唱,严格要求板眼规范,吐字清脆,不得有丝毫苟且。大姐说:“吐字犹如珍珠落于盘,字字要清脆悦耳。”所以要她苦练口劲,稍有差错就顺手拿筷照嘴打去,常打得唇肿血流。一次用力过猛,竟打掉了一颗门牙。大姐又是悔恨,又是疼爱,眼泪不禁夺眶而出。事后领着妹妹镶了一颗金牙。这颗金牙不是她爱美的装饰,而是一个成名艺人刻苦学艺的见证。

由于姐姐尽心授艺健儿自己苦学苦练,盖叫天进步很快,随姐姐取艺名“金秀婷”。她16岁初登艺坛即崭露头角,博得梨园前辈的赞许。基于她天资聪颖,且嗓音宽厚洪亮,同行多劝她改学老生。1929年盖叫天拜前辈纪金亭为师改学老生。1932年出师后,首次在天津红桥区天桂戏院登台,饰《南北合》中的杨八郎。出场前在幕后先唱尖板,唱音未落,台下观众就爆发出轰雷般的掌声和喝彩声。《城下》一场为全剧高潮,其中的唱段是高潮中的激浪。为了表达杨八郎这一特定人物的复杂感情,她一上场,竟破格地先唱半句小安板,紧接急转半句快二六,使得战场上的气氛和杨八郎的思想性格充分表现出来。她唱得字正腔圆,高亢洪亮,抑扬得法,感情奔放。观众喝彩不绝,有的竟脱口喊出“盖了天啦”(意为盖过当时著名河北梆子老生云笑天)。下场后,老艺人李奎生向她祝贺说:“你嗓子好,音质甜,方才台下有人高喊‘盖了天了’,你就改叫‘盖叫天’吧!”她欣然谢过,自此改艺名金秀婷为“盖叫天”。

盖叫天基本攻坚实,四功(唱、做、念、打)、五法(手、脚、身、法、步)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她善于把唱、念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念中有唱,唱念和谐。她主张“戏是依情动人,唱要依声传情,声情并茂,才能感人”,意思是演员要深入理解剧情,刻意体会人物性格,唱、念、做、打都要体现出典型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典型性,不能手法刻板,千人一面。她常说“唱戏不解意,不算会唱戏。”所以她对每句唱词,每段唱腔都要仔细推敲,深入揣摸,稍有不懂,就请人为她讲解。由于人物性格和具体情节不同,即使板式相同,她唱腔也总是同中有异,富于变化。她力求表现典型人物与剧情人物与剧情的相对真实,以期达到生动感人、潜移默化的目的。

她的喷音吐字也有独到之处。演员发音主张力在丹田,她为掌握这项基本功,曾夏季以口对井,冬季以口对冰,苦练发音,所以在“野台子”上演出,一般演员的声音听不清,她的唱白则声如洪钟,字字入耳。其功底之深,甚称一绝。

她在声腔上也有新的探索。如在《芦花计》和《辕门斩子》等剧目中,她大胆揉进“西河大鼓”的某些韵味,给观众增添了新的艺术享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盖派唱腔”。

1932年,盖叫天应原“吉利班”十四红(吉关)的邀请,搭班去烟台、大连、长春、沈阳、哈尔滨、牡丹江等地演出,技艺得到了广泛的交流与实践,艺术造诣更趋精。《南北合》、《辕门斩子》、《四郎探母》、《芦花计》、《杨门女将》、《潘杨讼》、《蝴蝶杯》等剧目都是她拿手戏。

1937年,盖叫天29岁那年,她应霸县民间艺人王海山的邀请,去胜芳一带演出。当地常有土匪凭借水泊为非做歹,官府都俱之三分。一天夜晚,演出刚刚结束,后台突然闯进两个人来,声言是土匪头子黄金彪的亲随,奉命来请盖叫天去陪同打牌。盖叫天知道他们不怀好意,就婉言谢绝道:“请多关照,我不会打牌”。土匪说:“别兜圈子,你们不就是为的钱吗?只要把我们司令伺候好了,钱,有的是,比你唱戏不强多了?走吧!”边说边动手拉人。盖叫天情急胆壮,大声说:“干什么?我们卖艺不卖身。”一个匪徒把脸一沉,骂道:“臭戏子,装什么算!别说是你,就是县长,咱们黄司令不叫他当也当不成。走!跟我们走!”说着又去拉她,盖叫天再次闪开。这个土匪恼羞成怒,拔枪要打。另一个假惺惺地拦住道:“别打,打了见司令不好交待。走吧,叫她多活会儿。她飞不了,蹦不了。”土匪走后,大家见她就要大祸临头,劝她赶快逃走。盖叫天坚定的说:“往哪儿走?好汉做事好汉当。”她当即弄乱头发挠破脸,怀里揣上一把剪子,准备以死相拼。

不一会儿,黄金彪气势汹汹地带人闯进台后。当他猛然看到盖叫天这副拼命的架势倒愣住了,两眼直勾勾地瞪着盖叫天。当时气氛紧张异常,大家暗暗地为她捏着一把汗。不料黄金彪却一反常态,突然绽开铁青的面孔。纵声大笑起来,接着“啪”的一拍大腿,伸出大拇指说:“好样的!在下佩服。”回头对手下人说:“回去!”扭头就走。其他土匪立即跟了出去。盖叫天估量他们不会就此罢休,连夜雇了一只小船回了天津。此后多年,她不再登台,只靠丈夫吴长玉摆摊卖铝制品的微薄收入,勉强维持生活。

1945年,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过去了。盖叫天舒出了一口闷气,重返舞台,再度从艺。不料中国人民才出水火,又进深渊。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废墟上又发动了全面内战,把苦难的人们重新投入战火之中。盖叫天大失所望,她终日心灰意冷,沉默寡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高高升起。伟大的党给亿万人民带来了和煦的春风,也吹开了盖叫天的心扉,焕发了她的艺术青春。

1951年,盖叫天带病参加了天津市移风河北梆子剧团,开始了她新的艺术旅程。在此期间,她常与河北梆子著名青衣韩俊卿、金香水、张美华、新钢钻等同台演出,与著名老生银达子、小翠云、云笑天、王玉磐等竞相媲美。盖叫天的艺术成就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偶尔因病不能登台,乘兴而来的观众都会引为遗憾。

1952年抗美援朝中,盖叫天出于爱国激情,把自己一副金耳环和准备治病积攒的三百元钱捐献给国家。

1954年,盖叫天因病回家休养。1955年病有所好转又参加了金镶钻河北梆子剧团。1956年该团一分为二,一半去通县,盖叫天带另一半来唐山地区,是为“唐山地区河北梆子剧团”,盖叫天任副团长。

到唐山地区后,她腹中肿瘤逐渐增大,但她仍坚持演出,从不托病应付。1957年去乐亭演出,观众要求看她的《走雪山》。剧中盖叫天饰的曹福需腰扎大带,这对她来说已感到十分困难。着装时剧务王福恩劝她说:“你身体这样,这出戏能演吗?”她说:“观众提出来的愿意看我演这出戏,这是给脸,不演不好。”王福恩又说:“那你可别走‘屁股坐子’呀!”盖叫天感激地笑了笑,上场时她还是一丝不苟地做了这个动作。一下场,大家心痛地抱怨她,她说:“戏里有这个动作就得做,当演员最要紧的是戏德呀!”

1957年,盖叫天病情恶化,严重危及生命。唐山地区党政领导非常关心她的健康,责成地区文化科主管领导送她到天津就医。医生从她腹中取出一个12斤重的良性肿瘤,使她获得了第二次生命。这位饱经忧患的戏剧演员亲眼看到新中国的巨大变化,亲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她两眼泪流下了幸福的热泪,把党的恩情铭记心怀,永志不忘。

病愈,她立即回到原剧团参加工作。当时她每月工资300元,就主动向地区领导要求降低工资。地区领导见她态度诚恳、坚决,同意将她的工资降到每月240元。

1958年党的整风运动中,她第二次提出降低工资的要求,领导同意再给她降到170元。

1962年,唐山地区将该团划归迁西县,名为“迁西县河北梆子剧团”。

1964年她以工资高于县委领导为由,第三次要求降低工资,经批准又降为120元。

她一面几次要求降薪,一面更加努力工作。只要有任务,不论矿山水库等施工现场,也不管跋山涉水路途遥远,她都和年轻人一样不辞辛苦地赶去演出。她虽然年事已高,且又患有支气管炎,在搭台演出时她总是同演员一样,运杆子,搬道具,挟行李,卸台装车,毫不特殊。

1965年冬,剧团去喜峰口演出。那天寒风刺骨,雪花纷扬。后台虽然生了火盆,演员换装时还是冻得直打寒战。服装组的同志劝盖叫天:“天太冷,你就别脱棉衣了。”她含笑地摇了摇头,仍按要求脱掉棉衣换装。

台下等待的观众冷得“啪啪”地跺着脚。

大幕拉开,《杜鹃山》开演了。台下不时地传出跺脚声。待盖叫天扮演的杜妈妈一上场,台下顿时鸦雀无声,每一位观众都被她单薄的着装和精湛的技艺慑服了。

盖叫天于1958年在昌黎会演的《芦花计》和1959年在蓟县会演的《幸福之花》两个剧目均获优秀演员奖。唐山市主管部门承认她为高级知识分子。1960年她当选为人大代表,1962年到迁西后仍当选为县人大代表,直到1966年。

1966年,盖叫天向迁西县领导第四次提出降薪。她说儿子已经考上艺校,自已一个人每月有70元就够了。但是,这一次县领导还没有来得及给她答复,史无前列的十年动乱就开始了。

“文革”伊始,盖叫天就被打成“反动艺术权威”、“黑祖师爷”,每月只发给生活费12元。1967年剧团解散,盖叫天被解除了公职,戴着“黑帮”帽子返回原籍。

1971年,她含冤病逝于天津,时年61岁。

盖叫天一生清白,不争名利,洁身自好,道德高尚;为人耿直,缄默寡言,是非分明,不畏强暴;一生追求艺术,造诣精深,面向群众,勇于创新;衷心拥护共产党,热爱新社会。她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爱国艺人。(选自1995年12月印刷的迁西县文史资料第3辑《古塞撷丛》)

2.王福恩。男,1927年5月生,河北霸县人。1954年入北京市金镶钻河北梆子剧团,1956年调唐山专区河北梆子剧团,继而随团调玉田县、唐山市和唐山专区河北梆子剧团,1962年9月随团调迁西县,1982年5月退休返籍,艺龄49年,团龄17年,为县梆子团中元老派演员。他自幼学戏,工三花脸,功底很深,其他行当也颇通晓。为人诚实,心直口快,只字不识,所会戏文全靠耳听心记。1958年曾因言语不慎被打成“右派”,“文革”开始后又被划为“黑帮”“铁杆右派”遭到审查和批斗。其间,后背曾被人缝上一块白布,上写“黑帮分子”“反党分子”“铁杆右派”,经常被红卫兵拳脚相加。一次,一个红卫兵要他背诵“老三篇”,只字不识的他当然背不下来,结果挨了一顿胖揍,事后经人告诉才知道“老三篇”就是《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三篇文章的合称。当时剧团里有13个“有问题”的人,他是受冲击最严重的一位。

3.董玉林。男,1927年8月生,河北雄县人,原迁西县河北梆子剧团导演,河北戏剧家协会会员,文艺十级。幼年拜师钟宝善,1952年参加天津市移风河北梆子剧团,工文武小生。1954年进北京市金镶钻河北梆子剧团。1956年入唐山专区河北梆子剧团,期间曾参加过天津市导演培训班,毕业后任剧团专职导演。1958年被保送到中央在抚宁开办的艺术大学创作系学习,结业后回迁西县梆子团任编导室主任。曾导演过《柳毅传书》、《刘介梅》、《还我台湾》、《双蝴蝶》、《红楼梦》、《春草闯堂》、《夺印》、《朝阳沟》、《潘杨讼》、《宝莲灯》、《杨门女将》、《奇袭白虎团》、《霓虹灯下的哨兵》、《小二黑结婚》、《雷锋与红领巾》、《青天吏》等20余出剧目。改编并导演的连本戏有《济公传》、《狸猫换太子》、《王华买父》等。创作并导演的剧目有《如姬夫人》、《虎丘山》、《紫金镯》、《椰林烽火》、《临津江的战斗》、《幸福之花》、《戚继光》等。其中,《宝莲灯》、《杨门女将》、《青天吏》等剧目曾长演不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红卫兵划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贩卖资产阶级黑货的大经理”,遭到审查和批斗,一直审查到1967年4月县梆子团第一次解散,是当时被确定为“有问题”的13个演职人员中解放最晚的一个。关禁审查期间工资扣发,每月只给12元生活费。1972年3月恢复剧团后继续担任编导,直至1984年7月退休。现居迁西县赵燕洲村。

4.谢宏义。男,出生年月不详,河北南宫人。自幼学艺,习老生,出师后为黑子老生,嗓音宽厚,吐字清晰,做功规范精准。饰演的主要角色有《秦香莲》中的陈世美、《走雪山》中的曹富、《辕门斩子》中的八贤王、《打金枝》中的唐王,为剧团早期演员。1967年4月县梆子团第一次解散后回原籍,后未再回迁西。

5.王芝民。男,1927年5月生,河北任丘人,1956年入北京市金镶钻河北梆子剧团,工小生、二花脸,后从事舞台管理,继而担任演出队队长。1956年4月随盖叫天到唐山专区河北梆子剧团,1958年4月随团调玉田县河北梆子剧团,1960年调唐山市河北梆子剧团,1961年5月调唐山地区河北梆子剧团。1962年9月随团调迁西县,任舞台队队长,1965年9月任代团长。1972年3月剧团恢复时回团,任剧团副团长。1982年5月退休回原籍。长期的演艺生涯使他对剧团的内部事物非常通晓,精于舞台管理,对剧本的创作亦颇有研究,写过许多小型剧本。与董玉林合作创作的《雷锋与红领巾》《青天吏》,为剧团创造了可观的票房收入。为剧团元老派功勋人物。

6.王德顺。男,1936年2月生,河北保定满城人。10岁从艺,工老生,后因“倒仓”(嗓子变音)改习武戏。初在满城剧团,1958年到玉田县河北梆子剧团,1962年9月随团到迁西县。1967年县梆子团解散后与妻子王淑芳一起去往兴隆县某剧团,1978年4月又被接回迁西。他多才多艺,既精于表演,又通锣鼓经,以传带学员为主职,兼做导演,工作兢兢业业,从艺四十八年培养学员近百人,为剧团造就了很多后续人才。《佘赛花》为其导演的代表剧作。1982年3月任副团长,分管演员及演出工作。1984年7月剧团解散时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定居迁西县城关,2002年11月病逝。

7.王淑芳。女,1936年2月生,保定满城人。1953年从艺,始习旦角,后工青衣。1958年到玉田剧团,1962年9月随团调迁西县。1967年4月剧团第一次解散后随丈夫王德顺去兴隆县某剧团,1978年返回迁西,1982年5月退休。她造诣精深,唱做俱佳,曾在《王宝钏》中饰演过王宝钏、《三娘教子》中饰演过三娘、《胡延庆打擂》中饰演过胡母,很受观众称赞。现居迁西县城关。

8.刘桂珍。女,1944年11月生,河北玉田人。因家庭生活拮据,1958年高小未读完便考入玉田县河北梆子剧团,后随团转入唐山市梆子团、唐山专区梆子团,1962年9月随团调迁西县。从艺伊始,拜师王福恩,习靠架刀马旦。因刻苦好学,深懂“玉不琢不成器,功不深难学戏”的道理,加之有一定的艺术天分,17岁即崭露头角,首次登台饰演《三关排宴》中的北国公主受到普遍好评。扮相英俊潇洒,嗓音宽厚宏亮。饰演的主要角色有《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中的穆桂英、《杨八姐游春》中的杨八姐、《佘赛花》中的佘赛花、《杨排风》中的杨排风、《拾玉镯》中的孙玉娇、《打焦赞》中的杨排风等。1984年5月离团,调县经委。团龄12年。现居迁西县城关。

9.何显威。男,1942年7月生,河北蠡县人。14岁入河北职业艺术学院深造,是县梆子团唯一国家公立戏剧专业学校的毕业生,曾得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老先生的亲授。20世纪六十年代在省河北梆子剧院期间,曾拜“尚小云班”表演艺术家时荣章先生为师,曾与奚小伯、裴艳玲、张惠云、田春鸟等著名艺术家同台多次为中央首长演出。最早工老生,后工花、丑行,主要扮演的角色有《十五贯》中的娄阿鼠、《陈三两》中的魏鹏、《杜十娘》中的李甲、《金玉奴》中的金松、《三女抢板》中的贺三郎、《杜鹃山》中的温其久、《沙家浜》中的刁德一、《海岛女民兵》中的龙二狗、《蝴蝶杯》中的卢世宽等。他以演丑角闻名,特别是塑造的娄阿鼠,惟妙惟肖,出神入化,为山区老幼所熟知。1968至1969年间,他主办了两期全县各村剧团演员参加的戏剧表演学习班,培养了一大批戏剧人才。1978年,唐山地区文化局举办为期40天的文化馆群艺干部评剧艺术学习班,他曾任教学组长,很得评剧表演艺术家洪影的认可。出于对戏剧事业的挚爱,县梆子团第二次解散后曾一度个人组建剧团,活跃在广大农村。2002年退休后仍从事戏剧演出活动,为各地剧团搭桥引路,帮助艺术表演团体开展演出活动。1962年9月随团调迁西时曾任演出队队长、共青团书记等职,1972年3月任剧团副团长,1975年调县文教局文化股,1983年再任剧团副团长,任期至1984年剧团解散。

10.王占亮。男,出生年月不详,河北省文安县兴隆宫村人。12岁学戏,初在北京市金镶钻河北梆子剧团从艺,行当为小生、架子生、老生、胡生,嗓音洪亮,浑身有戏,能文能武,戏路颇宽。饰演的角色主要有《宝莲灯》中的胡生刘彦昌、《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中的胡生杨六郎、《王宝钏》中的胡生薛平贵、《蝴蝶杯》中的小生田玉川(有时也扮演田玉川之父胡生田云山)、《十五贯》中的胡生匡忠、现代戏《朝阳沟》中的拴保、《红灯记》中的李玉和等,是不可多得的全才演员,在河北省戏曲界享有盛誉,为当时剧团里的台柱子。他从艺严谨,虽为名角,但对来自各方面的意见都能虚心接受。一次演出之后,一位同团职员对他说:“王老师,你在台词中有一个字的读音好像不准确。”他一听,急切地问:“哪个字?”那位职员说:“就是‘他’字。你在念白中总把tā念成tǎ,保定味忒浓,我觉得还是应该说普通话。”他一听,觉得非常有道理,上前握住这位职员的手说:“对,对对,你提得非常好。”果然,以后登台演出时再未听他把tā念成tǎ了。除了担负演出任务,他还担任过演出队队长。1976年1月明确为剧团副团长,直至1982年离团去蓟县。在县梆子团供职17年,属元老派演员。2000年病逝。

11.金世波。男,1927年5月生,天津蓟县人,出身艺术世家,自幼随父在北京京剧院作乐队成员,工挠钹。后被请到唐山地区评剧团,1962年9月随团到迁西。其父曾给著名表演艺术家马连良打鼓。因自小受父辈影响,学艺刻苦,求知若渴,造诣极深,在剧团中颇受敬重。来迁西后,北京京剧院又多次前来请他,他都没有答应,一直干到1982年退休,后返回原籍。团龄15年,为剧团中老字辈职员。

12.孙丽云。女,1946年1月生,河北玉田人。1958年考入玉田县河北梆子剧团,1960年随团调唐山市河北梆子剧团,1962年9月随团调迁西县,拜剧团副团长盖叫天为师,习须生、小生。扮相端庄,作戏沉稳,嗓音宏亮,先后饰演过《王宝钏》中的薛平贵、《辕门斩子》中的杨六郎、《打金枝》中的唐王、《红灯记》中的李奶奶、《龙江颂》中的盼水妈、《铁流战士》中的向华、《宝莲灯》中的刘彦昌等30多个角色。历任演出队队长、团支部委员、副团长等职。1984年5月调县体委,1996年退休,现居迁西县城关。

13.闫景花。女,出生年月不详,保定文安人,自幼学艺,工青衣、花旦,技艺精湛,做功规范,嗓音清亮,音域宽广(有人说,论音域,她堪居剧团之首)。饰演过的主要角色有《蝴蝶杯》中的胡凤莲、《陈三两》中的陈三两、《三上轿》中的李十娘。原为省跃进河北梆子剧团演员,1961年来唐山协助演出,之后留在了唐山。1962年9月随团调迁西县,为剧团早期演员,团龄6年。

14.陈章富。又名陈志,男,1947年5月生,河北文安人。9岁入梨园拜师学艺,工武丑。1958年4月入玉田县河北梆子剧团,1960年随团转到唐山市河北梆子剧团,1961年5月随团调唐山专区河北梆子剧团,1962年9月随团调迁西县。1967年4月迁西县梆子团第一次解散后调廊坊市河北梆子剧团,1972年3月迁西县梆子团恢复时又被招回。1984年7月迁西县梆子团再次解散后调迁西县物资局,直至退休。团龄15年。现已返回原籍。从艺40年一直主演武戏丑角。他身材瘦小,武功极佳,翻、转、腾、挪、运、展利落到位,有“猴子”之雅称。曾主演《宝莲灯》中的少年沉香、《呼延庆打擂》中的呼延庆、《火焰山》中的孙悟空、《闹龙宫》中的孙悟空、《秦英征西》中的秦英,所演角色无不博得观众喝彩。当年唱戏时,其本名知者甚少,但“猴子”大名远扬,为县梆子团中颇有影响的演员。

15.高胜山。男,1941年12月生,山东陵县人,出身武术世家。7岁从艺,随山东临沂县“星光三大块”(京剧、评剧、河北梆子)剧团学习,工武生。1956年入唐山杂技团,1957年入唐山专区河北梆子剧团。他功底深厚,动作干净利落,倒翻高度可达2米。饰演的主要角色有《五虎夺昆仑》中的五虎之一、《水帘洞》中的孙悟空、《收秦明》中的秦明、《花蝴蝶》中的蒋志云、《挡马》中的焦光普、《三岔口》中的刘立华。他事业心强,戏德高尚。1977年4月上旬剧团应邀去旧城公社演出,和往常一样,这次演出动用的交通工具仍是小双轮车。当他拉车进公社大院时不小心碰到了墙角上,左手小指撞开一个大口子,换了几次纱布才把血止住,但他没有因此而影响工作,依旧没事一样忙活舞台布置。下午演的是《渡口》,这是一出独幕折子戏,主要表现的是一个小姑娘生性机警,遇事不慌,在渡口与企图搞破坏的坏分子周旋,最后在父亲的协助下终将坏分子制服的情节。剧中,父亲(武生)由赵志军饰演,女儿(刀马旦)由高凤英饰演,坏分子(武生)由高胜山饰演。上演前有人劝他休息,可他仍坚持上场。当演到捉拿坏分子一节时,他带着伤以右手做单手翻和空翻,顺利地把戏演完,给当时的武打场面平添了几分精彩。

16.郝文英。男,出生年月不详,河北安新人,自幼学艺,工武行。1956年4月入唐山专区河北梆子剧团,1962年9月随团调入迁西县,为元老派演员,县梆子团有名的大武生。饰演的主要角色有《挑滑车》中的高冲、《伐子都》中的子都。《伐子都》是穿大靠服饰的武生戏,也叫靠架戏,极为难演,但他做打精熟,身架厚重,把子都的威武形象表现得极其逼真。他饰演《奇袭白虎团》中的严伟才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1981年秋离团。

17.王杏林。男,出生年月不详,保定博野人。10岁从艺,工武生,功底扎实,做功甚佳。成名角色有《界排关》中的罗成、《三岔口》中的任堂会。1957年入唐山专区河北梆子剧团,后随团调玉田县河北梆子剧团、唐山市河北梆子剧团,1962年随团调迁西县。1967年4月剧团解散时回原籍,1972年3月剧团恢复时回团,1980年离团。为剧团早期演员,团龄14年。

18.王艳苓。女,出生年月不详,北京通州人。自幼从艺,工青衣,嗓音圆润清亮,做功沉稳到位,颇受观众欢迎。成名角色有《三娘教子》中的三娘、《牧羊圈》中的赵君棠、《三上轿》中的李十娘。与丈夫王杏林同时加入唐山专区河北梆子剧团,属剧团早期演员,团龄14年。

19.黎丽华。女,出生年月不详,天津人,盖叫天(步兰云)儿媳。自幼步入戏剧界,初在天津市戏院从师学艺,工刀马、花旦。唱腔脱俗,功底扎实,路宽活儿全,在《蝴蝶杯》(饰胡凤莲)、《铁流战士》(饰向华)和《挡马》(饰杨八姐)等剧目中均有出色表现。1972年入迁西县河北梆子剧团,一直担当主演。1984年7月剧团解散时调迁西县粮食局,退休后回原籍。团龄13年。

20.白士俊。男,1935年6月生,儿时起即在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从艺,后转入唐山评剧团。1971年到迁西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执教,1972年随队编入县梆子团,工净行,唱功深厚,做功扎实,深受观众喜爱。饰演过的主要角色有《龙江颂》中的大队长、《红灯记》中的鸠山、《苗岭风雷》中的苗王等。因生性好强,自小练功刻苦,成年后又不知体恤自己,年届四十就累出了心脏病。患病期间从未修养过,一直带病坚持演出。1980年剧团去新集演出,当时他正在床上躺着,病情十分严重,团长不忍心叫他去,可当他听说剧团已装车前去演出时,爬起来就追,硬是坚持了7天演出。期间,他像往常一样上舞台、回宿舍,由宿舍去舞台,只是比以前揉抚胸部的动作明显增多了。演出结束后倒下了,半年后去世,那一年他只有45岁。在县梆子团里被称作“硬汉子”。

21.何仿瑞。女,1939年9月生,河北蠡县人,14岁从艺,工青衣。她求知若渴,学艺刻苦,功底深厚,艺业精深,属不可多得的演艺人才。1972年3月编入县梆子团,饰演的主要角色有《杨门女将》中的穆桂英(此一角色曾得上海老一辈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亲授)、《秦香莲》中的秦香莲、《王宝钏》中的王宝钏、《龙江颂》中的江水英。嗓音清亮甜润,刻画人物细腻,很受观众推崇,在河北省戏曲界享有很高威望。1981年秋离团,现居唐山市。

22.李小凤。女,1956年2月生,河北省迁西县人。1971年入迁西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2年3月参加县梆子团,工青衣、花旦。扮相俊俏,身段优美,嗓音圆润,唱腔清脆,饰演的主要角色有《窦娥冤》中的窦娥、《蝴蝶杯》中的胡凤莲、《打金枝》中的金枝、《王宝钏》中的王宝钏、《红灯记》中的李铁梅。《窦娥冤》为其代表剧目。她生性聪颖,学艺刻苦,悟性极强,入戏很快,戏路颇宽,入团不久即崭露头角,成为剧团主要演员。1974年下半年一个偶然机会,唐山地区戏校的刘慧芹老师发现了她,准备选送她去深造,可她硬是舍不得离开剧团。同年,38军招文艺兵,部队文工团的老师也相中了她,要她应征入伍,和上次一样,她还是婉言回绝了。1980年1月4日,《唐山劳动日报》三版头条曾以《戏坛新秀》为题报道过她的事迹。1984年7月剧团解散时调县二中,后又调县文化馆,继续从事群艺工作。

23.王留群。男,1956年12月生,保定雄县人。1972年1月入县梆子团,工武戏,亦通丑行,曾担任过武戏队长。身段标准,武功高超,翻跃腾挪干净利落,倒翻可达2米,表演丑行功夫到位,为武戏群英之首。在《十五贯》、《窦娥冤》中饰演的娄阿鼠、张驴儿非常成功,能将“腰包”(腰围白色围裙的三花脸)的奸、巧、猾三大突出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很受同行认可,并因此名闻乡里、红极一时。现居迁西县城关。

24.王素兰。女,出生年月不详,河北河间人,毕业于河北艺术学校。1972年3月迁西县河北梆子剧团恢复时入团,工旦角,扮相俊俏,唱功极佳。饰演的主要角色有《蝴蝶杯》中的胡凤莲、《杜鹃山》中的柯湘、《红灯记》中的李铁梅、《海岛女民兵》中的女队长。演技深得观众赏识,属河北省戏剧界有影响的演员。1984年剧团解散时离团,团龄13年。

25.赵连英。女,出生年月不详,天津蓟县人。10岁从艺,工刀马旦。她爱岗敬业,练功刻苦,基本功扎实,颇受同行及观众赏识。她戏路很宽,扮演的角色几乎无戏不有。其中,最为出色的当属在传统戏《胡延庆打擂》中饰演的卢凤英、《宝莲灯》中饰演的三圣母、《喜荣归》中饰演的崔秀英。为剧团主要演员,团龄12年。

26.姜敬昌。男,廊坊霸县杨庄村人,1936年12月生。8岁上学,12岁退学回乡学戏,1957年1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天津复兴河北梆子剧团、内蒙古戏曲剧院梆子团、饶阳河北梆子剧团、廊坊市河北梆子剧团担当主演,1982年9月调迁西县河北梆子剧团。因属科班出身,功底非常扎实,调迁西县河北梆子剧团后虽只演了三出戏,但场场赢得喝彩。此三出戏是《寇准背靴》(饰寇准)、《花烛恨》(饰王大人)、《薛刚反唐》(饰徐策)。当时正逢县梆子团渐入低谷,此三出戏的上演使剧团一下子活跃起来。跑棚演出时四里八村的人闻风传告,争相观看;走剧场时观众座无虚席,满堂喝彩,连剧团业务都明显感觉台口好安排了。他的嗓子并不是太好,但他得周信芳的弟子沈金波亲授,注重唱、念、做、打的有机结合,表演略带麒派特色;唱腔极富情感,挺拔苍劲,气出丹田;咬字顿挫有致,念白清晰,讲究喷口,尤其吐字收声和润腔之技非一般演员所能企及。表演时身段活脱,做功沉稳,准确生动,洗练顺畅,有难得的张扬气势,感染力极强,膛蟒、摔袖、抖髯、颤翅等功夫极为到家,全无程式化的卖弄,这一点在饰演《徐策跑城》中的徐策时表现尤为充分,是不可多得的艺术英才。1984年7月县梆子团解散时调迁西县进校,1985年10月突发半身不遂病休,1986年5月退休回原籍,2009年4月病逝,享年73岁。

27.张小燕。女,1959年2月生,迁西县南团汀人。12岁上小学时被县文教局抽调集训,参加地区举办的“金秋板栗颂”会演,由于表现出众,会演结束后被县梆子团留用,专习曲艺,直到成为一名优秀演员。剧团分成两个队时她是主演,所通剧目较多,技艺全面,为下乡演出时的重要演员。1984年7月分配到三屯营瓷板厂,后调入县文化馆,直至退休。现居迁西县城关。

28.罗小飞。男,1956年8月生,迁西县兴城镇台头村人,曾任县实小教师。因有美术特长,1975年3月经县文化馆副馆长关真全介绍调入剧团。他勤奋好学,业务过硬,场内工作做得非常出色,业内人评论他是不可多得的艺业人才。1980年5月剧团在承德剧场演出,第二天晚上要演《蝴蝶杯》。事前团长赵乃章找他说:“《蝴蝶杯》这出戏原来的景片太老了,画面效果不好。明天晚上承德市委市政府领导、市文化局领导以及咱们的老局长吴振兴都要临场观看,你必须提前把景片换新的。”罗小飞接到任务后把原景片仔细看了一阵,觉得景片尽管不算太老,但构图不是很理想,可又认不准具体差在哪儿。冥思苦想中突然眼前一亮,想起昨天游览的水心榭。几经对照,发现原来景片的毛病是:具象不协调,缺少整体美。于是,他又到水心榭池边对着实景仔细揣摩,最终拿出了一个满意的草图,回去后关起门扎在屋子里精心绘制起来,完成后拿给赵团长审查,赵团长很满意。晚上演出开始,随着音乐声起,顶灯慢慢熄灭,景灯强度徐徐增大,观众眼前立现一域世外仙境:近处岸柳戏蝶,渔翁垂钓;湖中波光涟漪,芙蓉吐艳;远处亭榭掩映,山峦飘霭。台下观众恍如置身其间,心旷神怡,立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开头已是先声夺人。演出结束,大幕落下又徐徐拉开,各级领导一齐登台表示祝贺。其间,他们特别提到了制景水平的高超,说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蝴蝶杯》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承德”。送走了市领导,剧团召开全体会。本来会议只有两项内容:一是吴振兴局长慰问讲话,二是王占亮传达省艺术家会议精神。可是,赵乃章团长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会议伊始先把罗小飞表扬了一通,等吴局长、王占亮讲完,又把话题转到了罗小飞为剧团办的这件风光事儿上。他说:“省里的会议精神,就是要成名艺术家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唱好自己的戏,齐心协力促进戏剧事业的繁荣。青年演员怎么办?就是要刻苦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资本,像罗小飞那样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如果大家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那整个剧团的工作不就上去了么?咱们大家都要鼓起劲,来真格的,干风光事,为剧团添光彩,为剧团壮声威。”1981年6月,因工作需要,罗小飞由剧团调去县一中专事美术教学。现居迁西县城关。

29.齐振林。男,1948年10月生,迁西县潵河桥镇一村人。1981年5月从县文化馆美术服务部调到县剧团任美工,负责舞台背景设计、绘制、布置等事项。业务纯熟,为人忠厚,事业心强,是舞台队的骨干。因当时剧团美工少,没有替手换脚的,所以每有演出必须场场盯班守岗。1982年9月下旬在迁安演出时闹起痢疾,腹痛剧烈,但一直坚持跟班作业,几顿饭没吃也没影响工作。迁安演出完毕后剧团又前往遵化,途中团领导将他强行送往县医院检查,结果为小肠坏死,但医治已晚,两天后病逝,年仅34岁。

(选自2011年7月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迁西县文史资料第7辑《艺苑杂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