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梆子脱胎于山陕梆子,前人多称作秦腔。因为它在清同、光年盛行于直隶省,故又称直隶梆子。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后,人们仍习惯以秦腔称呼之,简称梆子。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天津代表团将其正式定名为河北梆子。此后,各地同行依此称之,约定俗成至今。本文为行文和阅读方便,不分阶段,一律通称河北梆子,特此说明。
一、 女伶兴起和功绩
河北梆子的女艺人初现于何时,未详。据今人张古愚考订:“清同治元年(1867),上海宝善街南靖远街北横街,由英籍粤商罗逸卿投资,开一新戏场,取名‘满庭芳’,由天津邀来一付梆子班,演员全是女青年。”(见《上海戏曲史料荟萃》第一辑“上海剧场变迁纪要”)该文中还提到,由于天津女艺人唱做极其火炽,先于满庭芳两年开张的另一家戏馆一桂轩,竟因此而一蹶不振。由此可知,天津的河北梆子女艺人早在一百三十多年前即已植根于上海民众中。又据1912年成书的《沈阳菊史》记载,清光绪末年在奉天(今沈阳)作艺的近百名河北梆子女演员,十之八九源出天津。1920年9月20日上海《早报》所刊“女伶之发达”一文也说:“女伶繁衍,盛于津沽。始有男女合演,莫不由津沽输入之文明耳。是以名伶之产著,燕京为佳,女伶之产著,津沽为多。”大量的史料证实,河北梆子女艺人初兴于天津。只是由于初兴时封建势力的限制和舆论的歧视,从业人员还不甚多,也没有造成广泛的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壮大到光绪中、后期,终于形成高潮。
一种戏曲形式的出现和繁衍,决非出自偶然。除声腔剧种自身的因素外,离不开群众需要这个重要的基础条件。河北梆子在天津初兴时期,正是鸦片战争过后。清政府国库亏耗殆尽,统治者将七千万两黄金亏空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繁重的捐税和地租的压榨,以及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加速了农村自然经济的破产。许多在农村破了产的农民大量流入天津,这些人生活贫困悲苦,心中愤懑;而兴起于民间的河北梆子,运用夸张的表演,粗犷的造型激昂慷慨的音乐、唱腔,剽悍的舞蹈,繁难的技巧,独特的脸谱,淳朴易懂的语言,活生生地表现富于反抗精神的通俗故事,所有这一切从思想内容到艺术表现形式,都符合了当时时代北方民族的人民心态和思想情感,从情绪方面引起这部分来自农村的广大群众的共鸣。他们成为河北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